-
公开(公告)号:CN1103188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617193.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五角星形冲击孔的帽罩前缘内部通道防冰结构,在前缘冲击内腔的冲击孔板上设置以中心轴线对称的五角星形冲击孔,冲击孔板与五角星形通道固连,冲击孔板周向侧壁与帽罩前缘壁面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五角星形冲击孔冲击喷射,经过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冲击内腔换热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由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通过热气通道环形热气出口流出。该防冰结构在不增加冲击孔出流量的前提下,增强了帽罩前缘与热气通道冲击区壁面的整体换热效果,缓解了热气通道壁面换热不均的情况。将冲击孔型截面设计为五角星状,增加了热气出流冲击射流在周向上的分布,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52925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910617172.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导流式航空发动机帽罩单孔冲击换热结构,在冲击内腔侧的冲击孔板上设置有圆弧形导流板结构;整流帽罩防冰传热结构由内外两层薄壁组合而成,两层薄壁中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冲击孔喷射经过带有圆弧形导流板的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内腔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通过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由热气环形出口流出。该冲击换热结构通过前凸的圆弧形导流板将帽罩前缘内腔中形成的滚转流场向前挤压,使得冲击前缘区壁面的气流的流速更高,从而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导流板可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加工实施性,可应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整流帽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52925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17172.6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弧导流式航空发动机帽罩单孔冲击换热结构,在冲击内腔侧的冲击孔板上设置有圆弧形导流板结构;整流帽罩防冰传热结构由内外两层薄壁组合而成,两层薄壁中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冲击孔喷射经过带有圆弧形导流板的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内腔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通过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由热气环形出口流出。该冲击换热结构通过前凸的圆弧形导流板将帽罩前缘内腔中形成的滚转流场向前挤压,使得冲击前缘区壁面的气流的流速更高,从而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导流板可提高帽罩前缘壁面区域的冲击换热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加工实施性,可应用于各种航空发动机整流帽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3188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17193.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五角星形冲击孔的帽罩前缘内部通道防冰结构,在前缘冲击内腔的冲击孔板上设置以中心轴线对称的五角星形冲击孔,冲击孔板与五角星形通道固连,冲击孔板周向侧壁与帽罩前缘壁面间形成换热通道,从压气机引入的热气从五角星形冲击孔冲击喷射,经过冲击孔板流动至前缘冲击内腔换热区域,冲击至帽罩前缘壁面,由热气通道向前缘壁面周向流动,通过热气通道环形热气出口流出。该防冰结构在不增加冲击孔出流量的前提下,增强了帽罩前缘与热气通道冲击区壁面的整体换热效果,缓解了热气通道壁面换热不均的情况。将冲击孔型截面设计为五角星状,增加了热气出流冲击射流在周向上的分布,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12130558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710288.2
申请日:2020-05-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截断肋的尾缘半劈缝的涡轮叶片结构,包括叶片前缘,叶片吸力面,叶片压力面,尾缘半劈缝表面,分隔肋和唇板;在叶片尾缘区域切除部分压力侧壁面,保留叶片尾缘区域吸力侧壁面,并与分隔肋形成多个尾缘半劈缝结构;在尾缘半劈缝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截断肋,截断肋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低温气体来流方向;沿截断肋长度方向,由若干截断肋构成一排截断肋;单个截断肋的长度为冷气矩形出口宽度的1/4~1/3,截断肋的高度为冷气矩形出口高度的1/5~1/2;沿低温气体来流方向,相邻两排截断肋之间的间距与截断肋度比值为4~10。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叶片压力侧与吸力侧在尾缘处的表面温度,实现了提高尾缘半劈缝冷却结构综合冷却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2130559U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20714140.6
申请日:2020-05-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1D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异型圆造型的非平整半劈缝表面的尾缘冷却结构,包括叶片前缘,叶片吸力面,叶片压力面,尾缘半劈缝表面,分隔肋,唇板;在叶片尾缘区域切除部分压力侧壁面,保留叶片尾缘区域吸力侧壁面,并与分隔肋形成多个尾缘半劈缝结构;在尾缘半劈缝壁面上设置有若干异型圆结构;所述异型圆结构为椭球形结构或水滴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的降低了叶片压力侧与吸力侧在尾缘处的表面温度,最终实现了提高尾缘半劈缝冷却结构的综合冷却效果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