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联合多功能玻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5329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839376.7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联合多功能玻璃装置,属于太阳能器件领域,包括太阳能聚光模块和套设在太阳能聚光模块外围的边框;太阳能聚光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盖板、SEH聚光阵列、光伏电池阵列、平板热交换器及下层玻璃盖板;光伏电池阵列包括多个与四方体聚能单元配合的光伏电池散片,每个四方体聚能单元的下表面黏贴有一块光伏电池散片,相邻两块光伏电池散片用导线焊接;上层玻璃盖板与SEH聚光阵列采用一体化成型加工或透明硅胶封装,平板热交换器通过高导热胶封装在光伏电池阵列底部,下层玻璃盖板与平板热交换器采用高导热的透明胶封装。该模块具有透光、隔热、同时提供电能和热源的多重功能,用于建筑玻璃及汽车天窗等领域。

    一种热电联合多功能玻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532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39376.7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联合多功能玻璃装置,属于太阳能器件领域,包括太阳能聚光模块和套设在太阳能聚光模块外围的边框;太阳能聚光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盖板、SEH聚光阵列、光伏电池阵列、平板热交换器及下层玻璃盖板;光伏电池阵列包括多个与四方体聚能单元配合的光伏电池散片,每个四方体聚能单元的下表面黏贴有一块光伏电池散片,相邻两块光伏电池散片用导线焊接;上层玻璃盖板与SEH聚光阵列采用一体化成型加工或透明硅胶封装,平板热交换器通过高导热胶封装在光伏电池阵列底部,下层玻璃盖板与平板热交换器采用高导热的透明胶封装。该模块具有透光、隔热、同时提供电能和热源的多重功能,用于建筑玻璃及汽车天窗等领域。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07049.2

    申请日:2025-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轴向力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调节方法,包括:构建初始高压涡轮盘腔模型;对初始高压涡轮盘腔模型进行高压涡轮盘腔进行流场仿真计算;获得高压涡轮盘腔的初始轴向力;获取每次调整后的高压涡轮盘腔模型;确定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向力。本发明在结构不进行大幅改动且用气量不变的前提下,避免了传统的调节方法的调节能力不足,实现将轴向力调节到满足要求的轴向力。

    一种隔热屏的热分析方法、系统与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689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034817.0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屏的热分析方法、系统与计算机设备,涉及热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构建具有隔热屏的排气系统模型,对排气系统模型进行流场获取,获得腔体壁面的温度场分布,以及腔体内部流体的压力、温度和组分浓度信息;通过蒙特卡洛法计算辐射传递方程,获得隔热屏热辐射源项表面的红外辐射强度,通过红外辐射强度获得热分析结果。本发明对模型进行流场获取,获得温度场分布和流体信息,对排气系统内的辐射考虑充足,了解了排气系统内辐射分布情况,对于后续热辐射源项的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采用蒙特卡洛法来获得隔热屏的辐射源项,基于此辐射源项能更好地分析隔热屏的温度分布情况,提高部件可靠性来保护发动机壁面。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热辐射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435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4512.2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热辐射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发动机热防护技术领域,通过获得温度场信息,对几何模型进行非结构化三角形和四面体体网格划分,并提取三角形面网格和四面体体网格的网格信息;将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壁面发射率、介质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每个网格发射的光线数目导入提取的网格信息中,基于路径长度的蒙特卡洛算法,对各个网格发射光线进行光线追踪,通过统计网格发射的光线能量在各网格的分配比例,计算辐射传递因子;根据温度场和辐射传递因子,通过能量守恒方程求解壁面辐射热流密度,获得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辐射效应分析结果。该方法能够提高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辐射效应分析结果准确度。

    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及气膜形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398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0808177.4

    申请日:2021-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多面体桁架式结构隔热屏,包括气膜孔板和冲击孔板,所述气膜孔板内侧为燃烧室主燃气涵道,所述冲击孔板与燃烧室的外壁面共同构成冷气外涵道;在所述气膜孔板与冲击孔板之间设有矩阵排列的多个多面体桁架;在所述的气膜孔板上设有气膜孔;在所述冲击孔板上设有冲击孔;冷却气流通过冲击孔进入气膜孔板和冲击孔板之间的空腔,在空腔内形成的混合气流进入气膜孔形成气流射流,形成了气膜板上的气膜覆盖,阻隔燃气与发动机承力结构的直接接触,强化内部的对流换热,降低冷气利用量,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增强了双层壁隔热屏结构性能,提高燃烧室的寿命和可靠性。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热辐射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43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074512.2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热辐射效应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发动机热防护技术领域,通过获得温度场信息,对几何模型进行非结构化三角形和四面体体网格划分,并提取三角形面网格和四面体体网格的网格信息;将发动机排气系统的壁面发射率、介质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每个网格发射的光线数目导入提取的网格信息中,基于路径长度的蒙特卡洛算法,对各个网格发射光线进行光线追踪,通过统计网格发射的光线能量在各网格的分配比例,计算辐射传递因子;根据温度场和辐射传递因子,通过能量守恒方程求解壁面辐射热流密度,获得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辐射效应分析结果。该方法能够提高发动机排气系统的热辐射效应分析结果准确度。

    一种冷却结构综合冷效模化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7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0787.7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结构综合冷效模化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通过对辐射影响下冷却结构的热端部件综合冷却效果进行模拟,获得综合冷效表达式并对其进行分解,获得绝热冷却效率和辐射当量换热系数比,采用玻尔兹曼数与布格尔数共同匹配辐射项,获得匹配后的冷却结构的绝热冷却效率和综合冷效表达式,得到模型的压力和辐射等效光学厚度;定义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模型尺寸比并进行尺寸调整,通过改变两种不同工况下的辐射等效光学厚度,对冷却结构的玻尔兹曼数进行匹配;通过调整两种不同工况下的模型的压力数据,对冷却结构的布格尔数进行匹配。该方法能够深入反应真实的辐射对流耦合下的传热机理,提高匹配精度。

    一种用于流场测量的探针测点布局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32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89709.7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流场测量的探针测点布局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流场测量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当前测点处的粗测速度和当前相邻测点处的粗测速度,以及当前测点与当前相邻测点间的距离,确定当前判断参数;根据当前判断参数更新上一次迭代时的测点序列,得到本次迭代时的测点序列;将当前相邻测点作为当前测点,并返回迭代上述步骤直至遍历所有测点,确定最后次迭代时的测点序列为待测流场的最优探针测点布局。本发明能够优化流场测量时的探针测点布局,进而提高流场测量的精度。

    具有隔板夹芯结构的双层壁隔热屏及隔热气膜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6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47082.4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隔板夹芯结构的双层壁隔热屏,双层壁隔热屏是气膜孔板和冲击孔板及扰流隔档结构共同构成了所述的双层壁隔热屏;扰流隔档结构包括固连并垂直设置在气膜孔板上的第一螺旋隔板和第二螺旋隔板,两个隔板相互交叉围成了多个分隔扰流空间;气膜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隔板和第二螺旋隔板在气膜孔板上形成的多个交叉点处;本发明还提供所述隔热屏的隔热气膜形成方法,气流经由多个扇形孔流出形成气膜出流与主流燃气进行掺混,在壁面形成了气膜覆盖层;本发明既能强化隔热屏内部换热,又提升气膜冷效,另外,隔板扰流固定的冲击孔板‑气膜孔板双层壁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