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21859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710381.1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K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宽速域变结构尾喷管的调节装置,采用两套相同的偏转结构,对称安装在发动机尾喷管底板上部;可伸缩液压缸的头部固定在尾喷管上部机体侧板上,液压缸活塞杆与长曲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短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机体侧板的铰轴上,短曲柄的另一端与变形连杆的一端连接,变形连杆的另一端与变形桁架上端连接,变形桁架下端连接在飞行器尾喷管底板的侧板上;活塞杆与可伸缩液压缸形成滑动约束,实现尾喷管底板上下偏转。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利用喷管上部空间,在飞行器处于飞行状态时,根据尾喷管中的气流状态,驱动活塞杆对尾喷管下底板进行上下调节,改变气流状态,改善发动机性能,具有良好的传动性能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502968.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调节装置,由前体压缩板、喉道上面板、燃烧室上面板、连杆机构、液压机构、支架组成;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与喉道上面板铰链连接,底座固定在喉道上面板上,支架位于喉道上面板的上部,连杆机构和液压机构配合位于支架的两端,且与底座和支架固定座配合连接。进气道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工程实用性强;可直接改变压缩角的大小,保证进入燃烧室气流稳定燃烧;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使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进气道调节装置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强,通过改变装置尺寸大小可用于具有二维超音速进气道任意吸气式飞行器,提高吸气式发动机与机体的一体化设计,提高飞行器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503099.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型变结构超音速进气道调节装置,由前体压缩板、喉道上面板、燃烧室上面板和调节装置、滑动机构组成,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与喉道上面板通过滑动机构和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对称固定在喉道上面板上,多个滑动机构分别对称安装在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上。通过调节装置改变进气道压缩角的大小及喉道高度,调节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品质和空气流量大小,使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当进气道工作在低马赫数时减小前体压缩板的压缩角,同时增大喉道高度以改变进气道的起动性能,提高发动机性能;随着马赫数的增加,增大压缩角,同时减小喉道高度,增大内收缩比,提高进气道出口静压提高了飞行器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22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19458.2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进气道与飞行器机身为一体结构,固定板位于进气道内且与上支撑板平行安装,活塞筒与活塞杆分别与上固定支座、下固定支座固连,活塞筒与活塞杆同步配合位于固定板与上支撑板之间,前压缩板与可动压缩板通过第一转动杆铰接,可动压缩板与上支撑板通过第二转动杆铰接,上支撑板与进气道通过第三转动杆铰接;第二转动杆、第三转动杆两端分别位于进气道内两侧壁上的前滑动槽、后滑动槽内运动。进气道结构简单,工程应用中可实现性强;通过改变进气道压缩角的大小直接调节进入燃烧室内部的气流品质,保证宽马赫数范围工作的进气道起动性能和工作状态,极大地提高了进气道的工作效率和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1480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710112.5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D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推力架结构,采用“对流冷却+被动隔热”的热防护方式,用来阻止发动机内部热量传递至机身内部,为飞行器机身内部的低温推进剂储箱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冲压发动机位于飞行器机身腹部,进气道压缩面、发动机机体与尾喷管为一体结构;推力架位于发动机机体上连接发动机机体与机身承载框架,热交换面板与上面板通过若干波纹腹板连接,并在与波纹腹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填充隔热纤维,形成隔热承载一体化防热层;热交换面板内均布若干冷却管路。工字梁与滑块组合形成滑动承载结构,分别位于上面板的中间和尾部;工字梁与滑块间以滑动来消除上下结构间的热膨胀变形的不匹配,减小结构的热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3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504745.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由机身、进气道、燃烧室上面板作动机构组成,机身与固定压缩板为一体结构,扇形板与固定压缩板通过转轴连接,扇形板在扇形槽内贴着机身侧壁转动;可动压缩板在凹槽内移动,可动压缩板与燃烧室上面板通过转轴连接;燃烧室上面板作动机构带动燃烧室上面板沿机身内侧壁上竖直方向的前滑槽、后滑槽上下移动;在保证进气道密封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气道压缩角的大小直接调节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品质。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实现进气道从低马赫数至高马赫数工作的平稳过渡,减小气动阻力;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进气道的工作效率和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77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4772.8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D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调节机构,由前体压缩板、喉道上面板、燃烧室上面板、连杆机构、伸缩机构、液压机构组成,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与喉道上面板通过伸缩机构连接,两组连杆机构位于喉道上面板表面平行对称安装,两组液压机构固定在两组连杆机构相对的一侧。通过液压机构实现连杆机构、伸缩机构的运动,伸缩机构运动改变前体压缩板、燃烧室上面板的倾斜角度,同时使喉道上面板上下处于水平移动,保证进入燃烧室空气气流的稳定性;前体压缩板使来流空气在进气道内减速增压,喉道上面板移动改变喉道高度,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进气道的工作效率和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77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504772.8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D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调节机构,由前体压缩板、喉道上面板、燃烧室上面板、连杆机构、伸缩机构、液压机构组成,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与喉道上面板通过伸缩机构连接,两组连杆机构位于喉道上面板表面平行对称安装,两组液压机构固定在两组连杆机构相对的一侧。通过液压机构实现连杆机构、伸缩机构的运动,伸缩机构运动改变前体压缩板、燃烧室上面板的倾斜角度,同时使喉道上面板上下处于水平移动,保证进入燃烧室空气气流的稳定性;前体压缩板使来流空气在进气道内减速增压,喉道上面板移动改变喉道高度,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进气道的工作效率和气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02968.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调节装置,由前体压缩板、喉道上面板、燃烧室上面板、连杆机构、液压机构、支架组成;前体压缩板和燃烧室上面板与喉道上面板铰链连接,底座固定在喉道上面板上,支架位于喉道上面板的上部,连杆机构和液压机构配合位于支架的两端,且与底座和支架固定座配合连接。进气道调节装置结构简单,工程实用性强;可直接改变压缩角的大小,保证进入燃烧室气流稳定燃烧;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使其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进气道调节装置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强,通过改变装置尺寸大小可用于具有二维超音速进气道任意吸气式飞行器,提高吸气式发动机与机体的一体化设计,提高飞行器的总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1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04745.0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02C7/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由机身、进气道、燃烧室上面板作动机构组成,机身与固定压缩板为一体结构,扇形板与固定压缩板通过转轴连接,扇形板在扇形槽内贴着机身侧壁转动;可动压缩板在凹槽内移动,可动压缩板与燃烧室上面板通过转轴连接;燃烧室上面板作动机构带动燃烧室上面板沿机身内侧壁上竖直方向的前滑槽、后滑槽上下移动;在保证进气道密封的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气道压缩角的大小直接调节进入燃烧室内的气流品质。变结构二维超音速进气道实现进气道从低马赫数至高马赫数工作的平稳过渡,减小气动阻力;保证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正常起动处于较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进气道的工作效率和气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