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59938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7744.5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群体智能系统的编队协同控制方法,涉及群体智能系统技术领域,首先根据任务需求确定系统的目标编队构型、交互拓扑图和采样时间序列,进而确定系统的方位拉普拉斯矩阵;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引领者的运动轨迹,更新实时信息,并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初态信息,进而确定其实时信息;确定分布式方位编队控制律并将其带入跟随者动力学模型,获取跟随者在采样时间间隔内的实时位置,并更新为下一采样时间间隔的初态位置,最终确保智能体在目标时间内形成目标编队。本发明可以在更为复杂的编队环境下,实现在精确的时间内对群体智能系统进行编队,同时在编队的平移和放缩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060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161328.2
申请日:2012-05-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暗室的动态干扰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接收机放到转台上,转台置于微波暗室中;以转台为球心,在半径为ρ′的球面上安装N个发射天线组成球面天线阵;从球面天线阵上选择俯仰角与θ0、方位角与的差值最小的天线作为发射天线,然后以步骤2计算的发射功率P′0通过该发射天线面向接收机发射干扰源;所述θ0和为所选干扰源在时刻t0的俯仰角和方位角为;根据改变的实际场景中t1...tn时刻干扰源与接收机的距离、俯仰角和方位角,依次重复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动态干扰的模拟。本方法可以同时模拟干扰源在任意位置的变化,可以更好的测试接收设备的抗动态干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4584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53288.1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R2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球面近场扫描外推的天线方向图测试方法,通过近场测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算法外推可获得远场方向图,这样不但缩减了测试距离,而且无需柱面波测试所要求的平面波条件。最终得到天线的三维方向图,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分析天线性能,具有很大的工程实用价值。本发明可以实现近距离有效的天线测试,节约测试成本和降低测试难度,同时也为了能得到被测天线的三维方向图,更加准确的分析天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21560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10095925.X
申请日:2012-04-0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1S1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暗室的大场景卫星星座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转台向天线方向沿直线移动扩大视场角,计算N颗导航卫星与卫星接收机的距离,从多根天线中选择出最小的N根辐射天线,从而确定N根辐射天线的位置;导航信号模拟器输出的N路导航信号由选定的N根天线向被测接收端载体转台方向进行发射,从而可实现卫星空间位置在微波暗室的空域模拟。本发明方法,利用N输出卫星导航模拟器,通过采用N根天线射频输出,构造了一个大角域仿真环境,通过对导航卫星星座的位置解算,将卫星空间位置的实际分布情况在微波暗室进行物理映射,从而能够真实反映卫星导航接收机测试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5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89441.4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位修正的RCS外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在微波暗室中对参考平板进行近距RCS测试,得到参考平板的散射值Eplane_s(α);计算参考平板的远场理论值Eplane_∞(α);在微波暗室中对目标进行近距RCS测试,得到目标在该距离下的散射值Es(α);计算F-1[Esi(α)]后对F-1[Esi(α)]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目标的远场散射值Esi(α)。本发明方法,通过RCS近距离测试,对得到的数据做相位修正就可获得远场,这样就能在缩减了测试距离的情况下,实现RCS测试,使RCS测试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4570.4
申请日:2023-02-0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干纤维预成型厚度控制的温压参数确定方法,通过提出单一方程形式的干纤维预制体蠕变/回复材料模型,并利用蠕变/回复实验,获取试验件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曲线进行模型参数辨识,从而得到辨识后的单一方程形式的干纤维预制体蠕变/回复材料模型,最后利用单一方程形式的干纤维预制体蠕变/回复材料模型,在相应的蠕变应力和实验预成型温度下,预测干纤维预成型厚度。本发明建立的单一方程形式的干纤维预制体蠕变/回复材料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干纤维织物预制件时间依赖性的厚向蠕变/回复行为,通过将模型预测结果与新设计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与模型预测曲线基本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5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86339.2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T5/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5/50 , G06T2207/20081 , G06T2207/20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位可变形卷积的密集连接方法,通过单位可变形卷积操作对浅层特征进行信息增强,随后将其与跨层的深层特征图进行通道维度上的拼接,进而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浅层特征图的细节特征对深层特征图进行信息补充。首先通过多次传统卷积操作、非线性变换以及特征归一化等一系操作对浅层特征进行特征提取;其次对上述浅层信息进行信息增强和尺寸调整,即对浅层特征图进行单位可变形卷积和池化等操作;最后通过跳跃连接的方式将上述两步的结果进行通道维度上的拼接,最终得到一个具有丰富语义的特征层。本发明通过信息增强操作充分地、合理地利用了浅层信息,可以用于提升多种目标检测网络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99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141718.8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C-MMSE信道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对信道接收端接收到信号Y=XH+n的信道频域冲激响应矢量H的自相关矩阵Rhh进行优化,信道自相关矩阵Rhh,在Rhh的每个行向量中只保留最接近rf[0]的n个元素,1≤n≤N,得到优化后的信道自相关矩阵,将X矩阵分解为X=VΛxV-1,利用奇异值矩阵分解令,然后得到信道冲激响应H的估计值。本发明给LC-MMSE信道估计算法在自适应编码与调制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