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555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48805.X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突变体的构建方法及外膜囊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大肠杆菌外膜囊泡高产突变体的构建和外膜囊泡的提取,所述突变体是通过CRISPR‑Cas9系统同时敲除大肠杆菌Tol‑pal内膜系统蛋白(如SEQ ID NO:1所示)和外膜磷脂积累相关蛋白(如SEQ ID NO:2所示)进行构建。所述外膜囊泡的提取包括:将菌株培养于LB液体培养基,将培养上清过滤除菌、超滤浓缩和超速离心,最终获得外膜囊泡。本发明中双基因的缺失发挥了协同作用,与现有单双基因突变株相比,不仅可显著提高外膜囊泡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约180倍,而且所得外膜囊泡具有高纯度、粒径大小适当等特点,是一种低廉、高效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外膜囊泡产量不足的问题,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55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048805.X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突变体的构建方法及外膜囊泡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大肠杆菌外膜囊泡高产突变体的构建和外膜囊泡的提取,所述突变体是通过CRISPR‑Cas9系统同时敲除大肠杆菌Tol‑pal内膜系统蛋白(如SEQ ID NO:1所示)和外膜磷脂积累相关蛋白(如SEQ ID NO:2所示)进行构建。所述外膜囊泡的提取包括:将菌株培养于LB液体培养基,将培养上清过滤除菌、超滤浓缩和超速离心,最终获得外膜囊泡。本发明中双基因的缺失发挥了协同作用,与现有单双基因突变株相比,不仅可显著提高外膜囊泡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了约180倍,而且所得外膜囊泡具有高纯度、粒径大小适当等特点,是一种低廉、高效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外膜囊泡产量不足的问题,展现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