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04513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9092.1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不定芽叶片再生DH植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1,胚状体不定芽诱导;A2,外植体获得:以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出不定芽叶片达1cm时起计算叶片生长日龄,选用生长日龄为25天的叶片作为离体培养的外植体;A3,外植体再生芽的分化诱导;A4,再生芽的生根诱导与移栽。在MS+6-BA 2.0mg·L-1+NAA0.1mg·L-1+GA31.5mg·L-1的培养基上,再生芽分化频率高达80.36%,比未添加GA3增加16.07%,再生芽分化系数为4.15。该方法在短时间内将有限的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植株数量扩大32倍以上,获得足够数量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DH群体,实现当年DH群体农艺性状田间鉴定和次年花期配合力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09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22814.4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选取甘蓝雄性不育系花茎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2.0~4.0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6~8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3~5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甘蓝育种效果,保证并扩大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的正常繁育。克服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田间正常繁育的繁琐,不但保持了不育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其繁殖系数,为大量制种提供了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576664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06662.3
申请日:2016-04-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甘蓝游离小孢子筛选抗黑腐病突变体植株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黑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步骤;2)黑腐病病原菌粗毒素提取步骤;3)小孢子游离与纯化步骤;4)诱导抗病突变胚状体步骤;5)胚状体分化抗病突变体不定芽步骤;6)不定芽生根培养步骤。本发明首次选抗病突变体材料为单倍体细胞或双单倍体细胞,可产生广泛的变异类型,能为抗病选择提供丰富的遗传基础;突变体常发生在细胞水平上,其应用到小孢子突变体上,易筛选出隐性基因和多基因纯合显性突变体,再通过倍性加倍,可以较快的获得纯合抗病材料;黑腐病菌粗毒素作为选择剂,对基因变异率的提高和变异谱扩大有极大地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12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1546.7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小孢子苗从试管到田间的移栽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当试管苗生长有4~5片叶时,将生长有小孢子试管苗的瓶口打开,并放置在培养架上在温度为24~25℃,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12h/d的条件下锻炼5~6天后连同试管放置在田间遮阳网棚内,锻炼生长2天,使试管苗基本适应外界环境;2)从试管中取出小孢子苗,用清水洗去根部的培养基后在用CS浸根剂浸根30~60秒,将附带有CS浸根剂的试管苗根部插入畦土中培养生长。该方法首次实现了由常规试管苗2次移栽方法变为1次移栽方法,使甘蓝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小孢子苗田间成活率高达98.5%。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699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91402.8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衡量甘蓝一代杂种生长整齐度的判定方法,以甘蓝DD型、DS型、SS型三种杂交类型的杂交品种为试材,当叶球生理成熟时,测定植株间株高、株幅、外叶宽、叶球周长、叶球横径、叶球纵径及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数值和计算变异系数,利用其性状的变异系数对不同类型杂交种的整齐度进行分析。本发明通过研究甘蓝双单倍体(DH)等不同基因纯合度的自交系所配杂种一代的性状差异表现,确立甘蓝杂交种田间整齐度的测定指标及评价标准,为甘蓝杂交种的品种审定和产业中新品种质量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611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21547.9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 A01N47/34 , A01N47/14 , A01N43/80 , A01N37/44 , A01N43/16 , A01P3/00 , A01C1/06 , C05C5/02 , C05C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种子种衣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成膜物质500份~800份、杀菌药剂20份~80份、植物激素1份~3份、肥料20份~60份、蒸馏水200份~500份。该种衣剂不仅能够保护外源病菌不侵害种子,而对种子本身具有极强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能及时给予种子补充营养元素、矿物质元素和植物激素,能够提高甘蓝种子活力,促进苗子健壮生长以及延长种子贮藏寿命,有利于种子标准化、产业化和商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7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21103.5
申请日:2009-02-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春结球甘蓝育种保持自交系春性的繁殖方法,在春季选取春结球甘蓝自交系的成熟叶球的外层绿色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1.5~2.5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5~7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7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春结球甘蓝育种效果,保证春结球甘蓝自交系在春季完成结球期和在此期的植株农艺性状选择,并保持所选植株特性(春性)不变,保证自交系完成生活周期;能够大幅度提高自交系同一基因型植株数量,扩繁株数50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759664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096107.1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集铬南瓜的育种方法,母本选用日本极美味和日本中型会津后代F1连续4代单株自交、铬含量测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定向选育得到植物学形状稳定的富集铬日本南瓜自交系日 12-97-55,父本选用台湾的一品和韩国的甜栗后代F1连续4代单株自交、铬含量测定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定向选育得到植物学形状稳定的富集铬台湾南瓜自交系台12-01-4,杂交后通过铬含量测定、田间自然抗病性和品质鉴定得到的杂交一代J-121达到了利用南瓜富集铬的育种目标。其果肉中铬(Cr)含量达到0.0965mg/kg(鲜重),VC含量为10.4mg/kg(鲜重),类胡萝卜素含量为253.80mg/kg(鲜重),总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为7.0%和2.3%。病毒病和黑斑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7(HR)和1.9(HR),符合生产和消费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611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21547.9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05G3/00 , A01N47/34 , A01N47/14 , A01N43/80 , A01N37/44 , A01N43/16 , A01P3/00 , A01C1/06 , C05C5/02 , C05C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种子种衣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成膜物质500份~800份、杀菌药剂20份~80份、植物激素1份~3份、肥料20份~60份、蒸馏水200份~500份。该种衣剂不仅能够保护外源病菌不侵害种子,而对种子本身具有极强的消毒杀菌作用,同时,能及时给予种子补充营养元素、矿物质元素和植物激素,能够提高甘蓝种子活力,促进苗子健壮生长以及延长种子贮藏寿命,有利于种子标准化、产业化和商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0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022814.4
申请日:2009-06-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持甘蓝RGMS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选取甘蓝雄性不育系花茎叶片,按照一定大小接种在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培养,当不定芽生长至2.0~4.0cm高时,转接到不定根分化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完整再生苗。随后将再生苗移至培养土中进行培养,当幼苗生长有6~8片真叶时,适应性炼苗3~5天后定植于田间(露地),秧苗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甘蓝育种效果,保证并扩大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的正常繁育。克服了甘蓝雄性不育性田间正常繁育的繁琐,不但保持了不育系,并且大幅度提高了其繁殖系数,为大量制种提供了保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