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093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91925.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自然灾害发生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连续i个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并对所述气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旱涝急转强度、绝对旱涝强度、旱涝急转事件识别计算参数的计算因子、旱涝急转事件识别计算参数;计算旱涝急转事件识别公式;计算旱涝急转指数。在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旱、涝标准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周期旱涝急转时间的漏判和非旱涝急转事件的错判问题,纠正了现有技术中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对严重程度判断的偏差性和不全面性;统一了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阈值,在改变旱涝急转阈值或干旱阈值的情况下,均能做到精准识别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4093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991925.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自然灾害发生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连续i个时间段内的气象数据,并对所述气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旱涝急转强度、绝对旱涝强度、旱涝急转事件识别计算参数的计算因子、旱涝急转事件识别计算参数;计算旱涝急转事件识别公式;计算旱涝急转指数。在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旱、涝标准对旱涝急转事件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短周期旱涝急转时间的漏判和非旱涝急转事件的错判问题,纠正了现有技术中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对严重程度判断的偏差性和不全面性;统一了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阈值,在改变旱涝急转阈值或干旱阈值的情况下,均能做到精准识别短周期旱涝急转事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8888.1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钟瑜 , 单卫华 , 沈琦 , 曾思凯 , 张可 , 唐应鹏 , 宋小燕 , 伍贤伦 , 周杰 , 李翔 , 林枫 , 胡海涛 , 曾鑫 , 郭良琦 , 陈宏 , 邓丽红 , 吴玉盈 , 唐龙飞 , 张少波 , 王伟 , 胡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平铺式护坡结构及其铺设方法。所述生态平铺式护坡结构由下往上逐层分布有基层、隔离层、混凝土砖和石块的复合增强层、表土层和植被层,所述基层的下底部铺设坡底抛石护脚墙,所述混凝土砖和石块的复合增强层由下往上逐层分布有石块层、混凝土砖层、石块层和混凝土砖层;混凝土砖层中的混凝土砖为工字形连锁式护坡砖;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原料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混凝土砖,可以显著提高坡体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护坡结构稳定,可实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本发明所述护坡采用多种固废材料,实现了绿色环保的技术理念;本发明所述护坡生物多样性丰富,美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17374.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钟瑜 , 单卫华 , 沈琦 , 刘天钢 , 宋小燕 , 张可 , 唐应鹏 , 伍贤伦 , 周杰 , 李翔 , 林枫 , 胡海涛 , 曾鑫 , 郭良琦 , 陈宏 , 邓丽红 , 吴玉盈 , 唐龙飞 , 张少波 , 胡志刚 ,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污水的生态护坡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河流护坡划分为水下区、滨水区和远水区,检测河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并确定污染等级;(2)在水下区铺设覆盖层并种植水下植物;(3)在滨水区种植滨水植物,在远水区种植远水植物。本发明的构建方法不需要改变当地的河流环境,无需开挖大面积人工湿地或者修建污水处理厂,可以随污染源就近构建,操作简单。同时,可以对河堤进行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实现生态、景观的多重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758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492278.4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流量计算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河流流量计算领域,包括:获取卫星遥感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比迹降维处理,输入至预训练的流量特征提取模型,输出遥感河流流量特征;获取地面观测站数据,基于多重插值法得到地面观测流量与降雨量特征和地面观测天气特征,并进行自相关优化;将遥感河流流量特征与经过自相关优化的地面观测流量与降雨量特征和地面观测天气特征输入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输出河流流量。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的河流流量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181756.X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单卫华 , 钟瑜 , 宋小燕 , 耿旭博 , 张可 , 伍贤伦 , 周杰 , 胡海涛 , 曾鑫 , 林枫 , 郭良琦 , 邓丽红 , 彭显波 , 叶为波 , 彭成江 , 陈宏 , 唐龙飞 , 吴玉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生态护岸的施工工装,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防护墙设置在坡体中间护坡层,静置处理室设置在护坡层顶层,管道卷收机构设置在防护墙一侧,搅拌机构二安装在管道卷收机构一侧,搅拌机构二底端通过管道与静置处理室连接,连接管道上靠近静置处理室处设置有河道污泥抽吸泵二,管道卷收机构通过管道贯穿防护墙与泥沙搅拌机构连接,连接管道上靠近泥沙搅拌机构处设置有河道污泥抽吸泵一;本发明通过泥沙搅拌机构将泥沙进行搅拌,再配合河道污泥抽吸泵一对黄河河底的泥沙进行抽取,从而减少泥沙的淤积,避免灾难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458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6099.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小燕 , 王刚 , 单卫华 , 安鹤轩 , 钟瑜 , 耿旭博 , 张可 , 周杰 , 李春才 , 伍贤伦 , 胡海涛 , 林枫 , 郭良琦 , 邓丽红 , 杜光勇 , 张少波 , 胡志刚 , 曾鑫 , 彭显波 , 吴玉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护岸基质以及一种生态护岸方法,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护岸基质克服了现有的生态护岸不能长期维持的问题。本发明从护岸基质入手,通过特定组分的设置,使得到的基质在理化性、抗蚀性和抗剪性等方面显著提升,与格宾石笼、护坡植物相组合,共同组成了坚固的护岸结构,不仅能够抵御普通风蚀和雨水冲刷,还能够避免汛期河道流量加大的影响,实现最佳的护岸生态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护岸方法,经历雨季的6个月后石笼网裸露比例仅有10.18%,草皮覆盖率仍能保持95.14%,具有重大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3055.5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输沙过程监测方法与系统,涉及输沙过程监测技术领域,获取所述监测系统和所述辅助系统反馈的实时数据;通过所述采集系统采集实时数据以及物理实体空间数据;通过所述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孪生系统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映射得到数字孪生模型;所述智能系统结合反馈的实时数据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进行监测任务分配,并将预测结果以及任务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可视化流域输沙过程的监测,可对系统进行远程操控以及任务分配,本发明可以与气候环境等要素结合,高效地预测在何时何地进行采样分析,选择合适的采样装置进行合理分配任务,提高监测装置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17878831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2184641.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表土壤侵蚀测量装置,包括支撑立杆、水平承托板和测量细杆,两张水平承托板的周侧设置多根支撑立杆,通过支撑立杆保持水平承托板处于水平状态,水平承托板上呈矩阵阵列开设有多个限位孔,限位孔内螺纹连接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滑动连接测量细杆,测量细杆上设置刻度线,限位套筒的两侧设置标记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拆卸连接便于携带,操作简单,通过测量细杆与限位套筒的相对位移变化测量地表土壤侵蚀量,稳定可靠,测量准确。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