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18888.1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钟瑜 , 单卫华 , 沈琦 , 曾思凯 , 张可 , 唐应鹏 , 宋小燕 , 伍贤伦 , 周杰 , 李翔 , 林枫 , 胡海涛 , 曾鑫 , 郭良琦 , 陈宏 , 邓丽红 , 吴玉盈 , 唐龙飞 , 张少波 , 王伟 , 胡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平铺式护坡结构及其铺设方法。所述生态平铺式护坡结构由下往上逐层分布有基层、隔离层、混凝土砖和石块的复合增强层、表土层和植被层,所述基层的下底部铺设坡底抛石护脚墙,所述混凝土砖和石块的复合增强层由下往上逐层分布有石块层、混凝土砖层、石块层和混凝土砖层;混凝土砖层中的混凝土砖为工字形连锁式护坡砖;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原料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混凝土砖,可以显著提高坡体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护坡结构稳定,可实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本发明所述护坡采用多种固废材料,实现了绿色环保的技术理念;本发明所述护坡生物多样性丰富,美观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239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517374.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钟瑜 , 单卫华 , 沈琦 , 刘天钢 , 宋小燕 , 张可 , 唐应鹏 , 伍贤伦 , 周杰 , 李翔 , 林枫 , 胡海涛 , 曾鑫 , 郭良琦 , 陈宏 , 邓丽红 , 吴玉盈 , 唐龙飞 , 张少波 , 胡志刚 , 王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污水的生态护坡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河流护坡划分为水下区、滨水区和远水区,检测河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并确定污染等级;(2)在水下区铺设覆盖层并种植水下植物;(3)在滨水区种植滨水植物,在远水区种植远水植物。本发明的构建方法不需要改变当地的河流环境,无需开挖大面积人工湿地或者修建污水处理厂,可以随污染源就近构建,操作简单。同时,可以对河堤进行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实现生态、景观的多重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623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181756.X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刚 , 单卫华 , 钟瑜 , 宋小燕 , 耿旭博 , 张可 , 伍贤伦 , 周杰 , 胡海涛 , 曾鑫 , 林枫 , 郭良琦 , 邓丽红 , 彭显波 , 叶为波 , 彭成江 , 陈宏 , 唐龙飞 , 吴玉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生态护岸的施工工装,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防护墙设置在坡体中间护坡层,静置处理室设置在护坡层顶层,管道卷收机构设置在防护墙一侧,搅拌机构二安装在管道卷收机构一侧,搅拌机构二底端通过管道与静置处理室连接,连接管道上靠近静置处理室处设置有河道污泥抽吸泵二,管道卷收机构通过管道贯穿防护墙与泥沙搅拌机构连接,连接管道上靠近泥沙搅拌机构处设置有河道污泥抽吸泵一;本发明通过泥沙搅拌机构将泥沙进行搅拌,再配合河道污泥抽吸泵一对黄河河底的泥沙进行抽取,从而减少泥沙的淤积,避免灾难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458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06099.1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宋小燕 , 王刚 , 单卫华 , 安鹤轩 , 钟瑜 , 耿旭博 , 张可 , 周杰 , 李春才 , 伍贤伦 , 胡海涛 , 林枫 , 郭良琦 , 邓丽红 , 杜光勇 , 张少波 , 胡志刚 , 曾鑫 , 彭显波 , 吴玉盈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护岸基质以及一种生态护岸方法,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护岸基质克服了现有的生态护岸不能长期维持的问题。本发明从护岸基质入手,通过特定组分的设置,使得到的基质在理化性、抗蚀性和抗剪性等方面显著提升,与格宾石笼、护坡植物相组合,共同组成了坚固的护岸结构,不仅能够抵御普通风蚀和雨水冲刷,还能够避免汛期河道流量加大的影响,实现最佳的护岸生态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护岸方法,经历雨季的6个月后石笼网裸露比例仅有10.18%,草皮覆盖率仍能保持95.14%,具有重大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7554.8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式隧洞灌浆台车,该台车由机架、平台、主梁、行走机构、丝杆千斤顶组成,机架为空腹式框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机架上面设有主梁,平台包括工作平台、下平台,工作平台设置在主梁上,工作平台下方、机架沿隧洞方向两侧各设置一个下平台,下平台一端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端部上面通过第一支撑与主梁连接、下面通过第二支撑与机架连接,工作平台两侧端部及下平台两侧端部通过斜撑连接在机架上,工作平台、下平台两侧各对称设有丝杆千斤顶,该台车结构合理、造价低廉,能够解决隧洞内交通问题,实现灌浆、运输及其他作业同步进行,满足长距离、大尺寸断面的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的要求,灌浆作业快速、高效,能够保证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5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7451.1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液压自行式栈桥台车,该台车由机架、平台、横梁、行走机构、引桥、活动翼板等组成,机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机架上面设有横梁,平台设置在横梁上,平台设有举升液压油缸,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引桥,引桥设有引桥液压油缸和活动翼板,该台车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造价低廉,并且能够解决隧洞内交通避让问题和隧洞内落地开挖地区大型钻孔机械无法施工的问题,实现钻孔、运输及其他作业同步进行,满足长距离、大尺寸断面的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的要求,钻孔作业快速、高效,能够保证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52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17554.8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式隧洞灌浆台车,该台车由机架、平台、主梁、行走机构、丝杆千斤顶组成,机架为空腹式框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机架上面设有主梁,平台包括工作平台、下平台,工作平台设置在主梁上,工作平台下方、机架沿隧洞方向两侧各设置一个下平台,下平台一端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端部上面通过第一支撑与主梁连接、下面通过第二支撑与机架连接,工作平台两侧端部及下平台两侧端部通过斜撑连接在机架上,工作平台、下平台两侧各对称设有丝杆千斤顶,该台车结构合理、造价低廉,能够解决隧洞内交通问题,实现灌浆、运输及其他作业同步进行,满足长距离、大尺寸断面的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的要求,灌浆作业快速、高效,能够保证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95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217451.1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液压自行式栈桥台车,该台车由机架、平台、横梁、行走机构、引桥、活动翼板等组成,机架安装在行走机构上,机架上面设有横梁,平台设置在横梁上,平台设有举升液压油缸,平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两个引桥,引桥设有引桥液压油缸和活动翼板,该台车结构合理、使用灵活、造价低廉,并且能够解决隧洞内交通避让问题和隧洞内落地开挖地区大型钻孔机械无法施工的问题,实现钻孔、运输及其他作业同步进行,满足长距离、大尺寸断面的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的要求,钻孔作业快速、高效,能够保证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13114.4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浅埋偏压超小净距隧道的中夹岩柱加固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所述中夹岩柱加固方法包括步骤S1:开挖浅埋偏压超小净距隧道靠近中夹岩柱的导坑,并对导坑施作初期支护;S2:在中夹岩柱的上部加固区施作限位式预应力锚杆,在两个所述导坑靠近所述中夹岩柱的一侧均施作预应力弯曲钢板,所述限位式预应力锚杆贯穿所述中夹岩柱和两块所述预应力弯曲钢板,且所述限位式预应力锚杆的两端分别锚固在对应的预应力弯曲钢板上;S3:在中夹岩柱的下部加固区施作注浆小导管。本发明中的中夹岩柱加固方法能够减小浅埋偏压超小净距隧道的中夹岩柱不对称水平变形问题,具有更好的支护、加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7660.9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成都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穿越既有抗滑桩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在既有抗滑桩段的测点处埋设位移和倾角传感器;步骤2.在洞内测量定位抗滑桩位置;步骤3.凿断抗滑桩并架设支撑;步骤4.在支撑架设后喷射砼封闭;步骤5.掏槽找出和剪断锚索;步骤6.钢拱架连接,使得拱架支撑形成闭环;步骤7.洞内外沉降变形监测;步骤8.逐步破除下部抗滑桩至仰拱初支底;本方法通过采用对隧道分层开挖的方法,找出抗滑桩位置,并利用钢拱架、工钢连接机构和支撑机构有效的完成了对隧道的支撑,避免了抗滑桩位置地表、桩体、边坡、建筑的沉降变形,最大程度保障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施工过程简单方便、支撑效果好和设计合理、施工方便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