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25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19050.4
申请日:2007-11-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3I-GFPN及采用该载体构建的抗乳腺炎的转基因载体,本发明构建的抗乳腺炎转基因载体pCMV/CSN2-hLY-hIFA,在乳腺细胞中能高水平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泌乳期的乳腺细胞中,由于CSN2的启动子发挥了启动作用,使转pCMV/CSN2-hLY-hIFA的乳腺细胞分泌大量的人溶菌酶和人干扰素A,在通过乳汁分离获得目的蛋白的同时又能较好的防治家畜乳腺炎。
-
公开(公告)号:CN10058495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710017948.8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选择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其中,在正选基因(neo)的两端加入Loxp序列,将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分别连入克隆载体pGEM-3Z,合成含有Bsp14071,Nhe1,Not1,Bsu151(Cla1),Bst11071,Pf12311,Spe1,Pst1,Sac II稀少酶切位点的序列,将这段序列插入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之间,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之间的酶切位点为稀少的酶切位点,从而便于不同基因作为同源臂插入。在基因打靶载体正选基因的两端加上Loxp序列便于后续工作中去除正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1117636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17948.8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选择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其中,在正选基因(neo)的两端加入Loxp序列,将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分别连入克隆载体pGEM-3Z,合成含有Bsp14071,Nhe1,Not1,Bsu151(Cla1),Bst11071,Pf12311,Spe1,Pst1,Sac II稀少酶切位点的序列,将这段序列插入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之间,正选基因(neo)和两个负选基因(HSV-tk1)之间的酶切位点为稀少的酶切位点,从而便于不同基因作为同源臂插入。在基因打靶载体正选基因的两端加上Loxp序列便于后续工作中去除正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389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042617.5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核移植/克隆电融合的针状微电极,该针状微电极包括两个电极,它们均由粗细不同的A、B、C段组成,A段长度为20~30mm,直径为1mm;B段长度为20mm~30mm,直径为0.4mm~1mm;C段长度为5mm~10mm,直径为100μm~180μm;其中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台形前端,另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锥形前端。将上述电极其安装在显微操作仪的两个显微操作针的位置,借助于显微操作仪的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操作简便、精确度高、使用速度快、实用性强。在电融合时,把供体细胞注入卵周隙后的重组体置于两微电极间,以其中一电极拨动重组体使其细胞膜接触面与两电极连线垂直,整个电融合操作时间能够比传统的融合槽法节约20~50倍,成功率提高2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8692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019050.4
申请日:2007-11-12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高效真核表达载体p3I-GFPN及采用该载体构建的抗乳腺炎的转基因载体,本发明构建的抗乳腺炎转基因载体pCMV/CSN2-hLY-hIFA,在乳腺细胞中能高水平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在泌乳期的乳腺细胞中,由于CSN2的启动子发挥了启动作用,使转pCMV/CSN2-hLY-hIFA的乳腺细胞分泌大量的人溶菌酶和人干扰素A,在通过乳汁分离获得目的蛋白的同时又能较好的防治家畜乳腺炎。
-
公开(公告)号:CN1834256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42617.5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胞核移植/克隆电融合的针状微电极,该针状微电极包括两个电极,它们均由粗细不同的A、B、C段组成,A段长度为20~30mm,直径为1mm;B段长度为20mm~30mm,直径为0.4mm~1mm;C段长度为5mm~10mm,直径为100μm~180μm;其中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台形前端,另一个电极的C段为圆锥形前端。将上述电极其安装在显微操作仪的两个显微操作针的位置,借助于显微操作仪的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操作简便、精确度高、使用速度快、实用性强。在电融合时,把供体细胞注入卵周隙后的重组体置于两微电极间,以其中一电极拨动重组体使其细胞膜接触面与两电极连线垂直,整个电融合操作时间能够比传统的融合槽法节约20~50倍,成功率提高20%以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