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0938456.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S1)将无机钠盐、水与乙醇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无机钠盐的含量为(0.01~0.1)g/(1~3)ml;S2)将所述混合溶液与待测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加热反应,加入酸,继续反应后,得到待测溶液;S3)将所述待测溶液利用离子色谱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保证样品中氯离子最大程度的保留,提高了氯离子测定的准确度,且测试结果重复性高,并能够准确测定痕量的氯离子。

    一种快速检测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4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971892.2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仪器;步骤二、对待测正硅酸乙酯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水萃取的方法萃取正硅酸乙酯样品,同时做空白实验;步骤三、以各离子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各离子的质量浓度在离子色谱仪中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步骤四、按照相同的色谱条件和步骤,分别测试水空白试样和萃取后的正硅酸乙酯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步骤五、根据步骤四中测得的水空白试样和萃取后的正硅酸乙酯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计算出正硅酸乙酯样品中的氯离子浓度。本发明不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够避免样品发生水解反应,减少甚至消除基体效应,使得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65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8456.5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氯离子的检测方法,包括:S1)将无机钠盐、水与乙醇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中无机钠盐的含量为(0.01~0.1)g/(1~3)ml;S2)将所述混合溶液与待测电子级正硅酸乙酯中,加热反应,加入酸,继续反应后,得到待测溶液;S3)将所述待测溶液利用离子色谱进行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保证样品中氯离子最大程度的保留,提高了氯离子测定的准确度,且测试结果重复性高,并能够准确测定痕量的氯离子。

    一种六氟-1,3-丁二烯气体的酸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4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05185.3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氟‑1,3‑丁二烯气体的酸度分析方法,以测定氟离子的浓度作为其酸度的分析依据,氟离子、氯离子、溴离子的浓度之和作为总酸度的分析依据,包括取卤离子标准溶液分别进行离子色谱分析,以卤离子的出峰峰面积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卤离子的标准曲线和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将待分析的六氟‑1,3‑丁二烯气体进行离子色谱分析,得到各卤离子的峰面积,从而得到样品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本发明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法,采用设置程序梯度淋洗法,无需加入有机溶剂,并将产品中的氟离子、氯离子和溴离子等分离分别出峰,从而计算各自的酸度值及总酸度值,来评价原产品体系中的杂质含量、有效酸度及总酸度,从而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指导依据。

    一种气体分流装置及其气体流出端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559925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323761.9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气体分流装置及其气体流出端保护装置,其中气体分流装置包括:气体容纳部件,气体容纳部件中具有一个密闭的容纳气体的腔室,气体容纳部件上设有与腔室连通的气体流入端,且气体容纳部件上设有多个与腔室连通的气体流出端;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气体流出端上,第一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样品瓶的进气口。本方案通过在气体容纳部件上设置多个气体流出端,从而便于同时对多个样品瓶进行吹扫,从而提高了样品前处理的效率。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气体流出端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上述气体分流装置的气体流出端上的第二管道,气体流出端的数量为偶数个,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对应地安装在两个气体流出端上。

    一种四氟化碳的合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76433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603204.9

    申请日:2019-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氟化碳的合成装置,包括无碳氰胺化钙储罐、氟化铯储罐、氟气储罐、第一冷凝器、反应釜、第二冷凝器、第三冷凝器以及四氟化碳储罐,反应釜设有进口A、进口B、进口C以及出口,无碳氰胺化钙储罐的出口连接至反应釜的进口A,氟化铯储罐的出口连接至反应釜的进口B,氟气储罐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冷凝器的物料入口,第一冷凝器的物料出口连接至反应釜的进口C,反应釜的出口连接至第二冷凝器的物料入口,第二冷凝器的物料出口连接第三冷凝器的物料入口,第三冷凝器的物料出口连接至四氟化碳储罐。本实用新型一步合成四氟化碳,操作简单,副反应少;反应温度低,反应可以较好地控制;合成得到的产品收率高且杂质少、纯度高。

    一种液化气体远程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982023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324447.2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体远程分析系统,包括:样品进料管道,样品进料管道的流入端设有气动阀,样品进料管道的流出端设有第一阀门;样品分析管路,样品分析管路的流入端和第一阀门连通,样品分析管路的流出端设有第一尾气排放管路;分析仪,分析仪的流入端与样品分析管路连接,且分析仪位于样品分析管路的流入端和流出端之间;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置在样品分析管路上,且加热组件用于对样品分析管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组件位于分析仪和样品分析管路的流入端之间。现有的分析区域和生产区域相隔比较远,通过在样品进料管道的一端设置气动阀,从而能够将生产区域的样品进行自动传输,不需要人工去作业,从而减小了人力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