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塞阀
    1.
    发明公开
    一种旋塞阀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46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27171.X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塞阀,包括阀体和泄压结构,阀体上开设有连通设置的第一流通腔、第二流通腔和安装腔;泄压结构包括旋转件和止回件,旋转件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内,且旋转件上开设有贯穿部以及与贯穿部连通设置的连通部,在外力作用下,旋转件适于相对阀体转动,以使贯穿部与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连通,止回件设置在连通部内;在将旋转件装配在阀体上时,安装腔内的空气适于通过止回件从连通部流入贯穿部内,且在贯穿部与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连通时,空气适于从贯穿部内流入第一流通腔和第二流通腔内,以平衡安装腔内的压力。上述结构的旋塞阀,能够平衡安装腔内的压力,也不会造成旋转件与阀体之间发生卡死,有利于保证旋塞阀的正常工作。

    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偏心C型球阀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7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2469.X

    申请日:2024-12-13

    Inventor: 徐涌 涂楠 鲁良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座密封结构及偏心C型球阀,涉及球阀密封领域。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座件,阀座件安装在阀体内,阀座件配置为弹性结构;阀座件上构造有适于与球体抵接的密封端;阀座件上设有第一沟槽部和第二沟槽部。在本发明中,阀座件采用弹性结构,可避免密封端出现过度楔紧,促使阀门顺畅打开,并利用阀门内压力介质作用阀座件发生弹性变形,以辅助密封;沟槽部有利于阀座件发生弹性变形,带动密封端运动紧贴于球体,以辅助密封;沟槽部可降低阀座自身弹性变形的阻抗力,促使压力介质能够作用阀座件流畅变形。本发明优化了阀门打开及关闭的表现,并有利于提高阀门双向的密封性能。

    一种阀门阀杆螺母强度计算校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9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231319.4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阀杆螺母强度计算校核方法,先获取阀杆螺母的最大轴向力、危险截面的截面积以及拉应力的应力集中系数,并计算阀杆螺母的最大轴向拉应力;再获取阀杆螺母的关闭扭矩、危险截面的抗扭截面模量以及剪切应力的应力集中系数,并计算阀杆螺母的最大扭转剪切应力;根据所述最大轴向拉应力和所述最大扭转剪切应力,计算阀杆螺母的合成应力;将所述合成应力的值与阀杆螺母的许用应力值进行比较,判断阀杆螺母的强度是否合格。上述的阀门阀杆螺母强度计算校核方法,通过对阀杆螺母的主体和凸肩的连接处进行强度计算及校核,避免了阀杆螺母主体出现断裂的情况,确保了阀杆螺母的安全使用。

    偏心C型球阀及阀座的安装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8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13289.0

    申请日:2025-03-17

    Inventor: 徐涌 鲁良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偏心C型球阀及阀座的安装方法,包括阀体和阀座,阀体为一体化设置、且具有阀腔,阀体还具有与阀腔连通设置的流体通道,阀体上开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开设在阀腔内的一侧、且环绕流体通道设置;阀座适于在外力作用下设置在安装部内,阀座具有第一抵接面、第二抵接面和密封面,在阀座安装在安装部内时,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分别与安装部的两个侧壁面抵接,密封面适于与半球体的球体密封面抵接,以封堵流体通道,本发明可使整个阀门仅具有两个理论上的泄漏点,避免了出现阀门具有不止两个介质泄漏点的情况,有利于提高阀门的可靠性。

    一种阀门泄压结构及球阀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8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58179.1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泄压结构及球阀装置,阀门泄压结构包括阀芯本体和阀体,阀芯本体转动配置在阀体内,阀芯本体和阀体围合形成有上游腔、中腔以及下游腔;阀门泄压结构通过阀芯本体上的第一泄压部、第二泄压部在阀门在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时分别提供泄压路径,以降低阀门的开启阻力;降低因流通管线的压差引起的开启过程中较大的阻力与扭矩,有效降低开启阻力。可利用第一泄压部和第二泄压部同时泄压,以平衡阀门的上下游压力,加速阀门的开启过程。采用上述泄压结构的阀门具有开启阻力小、响应快捷的优点。

    一种三偏心蝶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9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64309.7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偏心蝶阀,包括:阀体、第一法兰、第二法兰、阀杆和轴承结构。阀体呈对称设置,阀体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其中,第一法兰适于配合设置阀盖,第二法兰适于配合设置连接法兰。阀杆穿设在阀体的安装孔内部,且阀杆穿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阀杆上固定设置蝶板架。轴承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同轴套设在阀杆上,第一轴承的内径与阀杆紧密接触。第二轴承同轴套设在第一轴承上,第二轴承的外径与安装孔的内壁紧密接触。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膨胀系数相同。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对称设置,有效防止阀杆轴向卡阻。在阀体内设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来防止阀杆径向卡阻。

    一种截止阀及运输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2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0623664.2

    申请日:2023-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止阀及运输装置,包括:阀体结构、阀杆和密封座;其中,阀体结构内设置有流通通道,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阀体结构内,所述阀杆上设置有启闭件,所述启闭件与所述流通通道的内壁连接以开启或关闭流通通道;所述阀体结构包括阀体本体和加长件,所述加长件的一侧与所述阀体本体相连,所述加长件的另一侧适于与阀盖相连;所述加长件与所述阀杆围合成一加长腔,所述密封座设置在所述加长腔和所述流通通道之间以适于隔离所述流通通道中的低温介质。此结构通过加长件和阀杆围合成加长腔,避免低温介质接近填料,从而导致填料的温度一直处于正常温度,防止超低温导致填料损坏。

    一种阀体及平板闸阀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9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54937.X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体及平板闸阀,包括本体,本体的内部具有阀腔,本体上还具有与阀腔相通的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本体的两侧,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与阀腔相通的连接口,阀腔内靠近进口的侧壁为第一内壁,靠近出口的内壁为第二内壁,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均朝向阀腔的中部凹陷,使得阀腔呈内凹型。相对于原来圆形的阀腔,内凹型阀腔的阀门总长更短,体积更小、阀腔的空间利用率大,在狭窄的地区也容易安装。

    一种阀杆密封结构及阀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89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09998.X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杆密封结构及阀门,其中阀杆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和阀杆,阀体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其内腔的安装孔;阀体顶部安装有压盖法兰,压盖法兰上沿轴向贯穿形成有与安装孔对齐连通的密封孔;密封孔设置为台阶孔,密封孔沿轴向朝向安装孔的一端设置为大径孔;阀杆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孔和密封孔内;阀杆位于安装孔的部分的侧壁凸设有定位部;阀杆位于大径孔的部分上套设有第一填料,第一填料的顶端面抵接于大径孔的内顶壁;阀杆上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定位部和第一填料相互朝向的两端面,弹性件具有被压缩蓄力的初始状态。本发明实现阀杆在双重压力作用下的自密封,提高对阀杆的密封效果。

    一种阀杆螺母及阀杆螺母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5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416771.8

    申请日:2023-04-18

    Inventor: 秦鹏帅 鲁良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杆螺母及阀杆螺母设计方法,阀杆螺母包括螺杆、螺头以及加强环形槽,在螺杆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外螺纹设置于螺杆的一端、且朝螺杆的另一端延伸,在螺杆的内表面具有凸出设置的内螺纹,螺头与螺杆远离外螺纹的一端固定连接,内螺纹设置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内螺纹在螺杆的轴线上的投影与外螺纹在螺杆轴线上的投影具有至少部分重叠,加强环形槽成型于螺头上与螺杆的连接处。该结构的阀杆螺母通过增设环形加强槽,使得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加强环形槽的外沿,同时,该结构的阀杆螺母在加强环形槽外沿处的最大应力区域,即最大应力相较现有的阀杆螺母也大大下降,从根本上缓解了阀杆螺母容易在螺头和螺杆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