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合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液滴驱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4039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74278.2

    申请日:2018-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B01L2400/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液滴驱动方法及装置,涉及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控制上极板上下移动,控制液滴进入双极板区,能够避免介电层器件发生损坏且避免液滴内生化物质遭到破坏。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液滴对应的双极板区长度、单极板区长度和上极板区长度,分析液滴在双极板区的曲率半径随双极板间距变化的变化率;根据变化率、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临界值和预设变化关系,确定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变化到液滴发生位移时的双极板间距,预设变化关系为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随双极板间距和所述变化率变化的变化关系;根据确定的双极板间距控制上极板上下移动,控制液滴进入所述双极板区。

    用于复合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液滴驱动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40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774278.2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型数字微流控芯片的液滴驱动方法及装置,涉及数字微流控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控制上极板上下移动,控制液滴进入双极板区,能够避免介电层器件发生损坏且避免液滴内生化物质遭到破坏。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液滴对应的双极板区长度、单极板区长度和上极板区长度,分析液滴在双极板区的曲率半径随双极板间距变化的变化率;根据变化率、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临界值和预设变化关系,确定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变化到液滴发生位移时的双极板间距,预设变化关系为液滴与单极板区的接触角随双极板间距和所述变化率变化的变化关系;根据确定的双极板间距控制上极板上下移动,控制液滴进入所述双极板区。

    一种医用纯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21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666566.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纯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纯锌材料表面有经磷酸钠电解液微弧氧化而成的涂层,其中磷酸钠电解液微弧氧化时温度保持在25~35℃。本发明通过微弧氧化在纯锌材料表面产生涂层,该涂层不存在裂缝、孔洞等缺陷,孔隙均匀分布,膜层厚度适中,而且涂层的电化学阻抗高,腐蚀电位变大,腐蚀速率降低,从而解决医用纯锌易腐蚀的问题,更有利于其作为生物材料的应用。

    三电极式气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40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00458.9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极式气体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包裹在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的气敏层以及分别位于气敏层的两个相对表面上的叉指电极、加热电极,气敏层上设置有用于引出第一电极的外接口,叉指电极包括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相配合的第三电极。本发明还公开了三电极式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金属基板进行微弧氧化直接制成气敏层和第一电极,再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制备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极大的简化了传感器的结构的加工工艺,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同时将加热电极集成在气敏层下表面,提供传感器所需的工作温度,利用三个信号电极之间在置于气体环境前后的信号变化,实现多种气体检测,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遗传算法的SCARA机器人的臂长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40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19212.3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SCARA机器人的臂长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分析SCARA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根据SCARA机器人的正运动学关系计算获得SCARA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表达式和SCARA机器人的大臂的长度范围;分析SCARA机器人的简化模型,建立SCARA机器人的速度目标优化函数和刚度目标优化函数;采用权重系数变换法对所述速度目标优化函数和刚度目标优化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最终优化模型;采用预设软件编写所述最终优化模型的执行文件,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所述执行文件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后的SCARA机器人的大臂长度和SCARA机器人的小臂长度。该方法更客观和更精确。

    磁控介质阻挡放电阳极键合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65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627876.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控介质阻挡放电阳极键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磁控模块,磁控模块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提供键合所需温度;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一电极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第一电极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区域内上下移动。该方法先设置磁控介质阻挡放电阳极键合系统的相关参数,然后通过驱动装置使第一电极位于第一位置,再通过磁控模块对玻璃器件和硅器件进行放电预处理,最后使第一电极位于第二位置,进行阳极键合。其将磁控强化、预处理放电和阳极键合三者一体化控制,最终形成多能场耦合键合,实现低温高效阳极键合。

    纳米间隙原位活化的复合阳极键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308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83325.6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潘明强 孙立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间隙原位活化的复合阳极键合方法,包括放电活化工序及阳极键合工序,所述复合阳极键合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设置复合阳极键合参数;将硅片和玻璃片相互贴合叠放在固定工作台上,在被键合界面形成纳米间隙,同时施加所设定的键合压力,并加热至所设定的键合温度;施加介质阻挡放电电压参数、介质阻挡放电时间参数、介质阻挡放电频率参数、键合电压参数与键合时间参数,以得到键合层。本发明先利用阳极键合初始界面的纳米间隙作为介质阻挡放电间隙完成活化工序,再通过切换电源直接完成阳极键合工序,实现了原位活化的阳极键合,与此同时,调整了对应的介质阻挡放电参数,显著降低了键合温度,实现了低温键合。

    精加工前薄壁结构件自动排列定位机及排列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82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77801.3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加工前薄壁结构件自动排列定位机及排列定位方法,通过将结构件放置于工装上并将工装固定于夹具上,吸附手、压紧机构、点胶头通过控制系统先后自动运行操作,使得结构件有序的排列定位在量块上,同时,由于带动夹具运行的XYF三自由度驱动系统具有旋转的功能,量块一侧排列定位完成后可随即对其另一侧结构件进行排列定位,无需手动操作,每次可实现多个结构件的排列定位,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该装置可有效提高结构件的排列与装夹效率,保证后期加工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装配成本,大幅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亦可有效解决人手装配中不可避免地引入加工和装配应力的问题。

    电机转子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1014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110373837.7

    申请日:2011-11-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永久磁铁,所述电机转子具有主轴线并包括铁芯,该铁芯由端壁以及侧向表面限定,并有用于联接到电动机轴的孔和多个用于装入所述各永久磁铁的纵向槽,所述侧向表面沿主轴线方向开设有齿槽。本发明中,电机转子外表面开有齿槽,这种结构降低了电机齿槽力,减小了转矩脉动,提高转矩控制精度,同时电机有较好的弱磁特性,能实现电机的高速运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