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2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49230.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1/00 , A61K47/04 , A61K49/18 , A61K49/08 , A61P35/00 , A61P17/00 , B82Y5/00 , B82Y2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BNPs@SiO2纳米颗粒及其可控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铁、硼的前驱体及功能试剂作为原料,采用高温热分解法合成单分散的硼酸铁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反应参数以控制纳米颗粒的尺寸,从而得到合适宽度和长度的硼酸铁纳米颗粒;将纯化好的硼酸铁纳米颗粒进行SiO2表面的修饰,从而制得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的IBNPs@SiO2纳米颗粒。本发明的IBNPs@SiO2纳米颗粒不仅在肿瘤部位具有长的滞留时间,而且其可视化功能可实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以及代谢情况监测,因此可作为医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兼硼递送剂。这一新型的硼递送剂有助于为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诊疗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751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71418.2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强韧抗溶胀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HEA作为单体,MBAA作为交联剂,HPCK作为光引发剂溶于DMSO中,经超声后制得PHEA前驱体溶液;将(PVA‑co‑PE)作为亲疏水性共聚物通过加热搅拌的方法溶于DMSO中混合制得(PVA‑co‑PE)‑DMSO溶液;将(PVA‑co‑PE)‑DMSO溶液与PHEA前驱体溶液混合,在经光固化一段时间后,再浸泡于水中,得到具有胶束结构的PHEA‑(PVA‑co‑PE)水凝胶。本发明成胶工艺简单,且在浸泡的过程,由于共聚物的疏水相互作用,会在水凝胶内部自组装形成胶束结构,利用疏水作用抑制亲水网络的溶胀并增强水凝胶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87351.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态金属‑水凝胶复合辐射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铟、锡、铋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放入烧瓶中混合,并加入甘油浸没;将混合物置于氩气氛围中使用加热型磁力搅拌器搅拌;从甘油中取出球形液态金属颗粒,最后水洗、干燥,获得液态金属合金颗粒;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PVA‑H2O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5%的PVA‑DMSO溶液;将PVA‑H2O溶液、PVA‑DMSO溶液、液态金属合金颗粒按质量比例搅拌混合,对混合溶液超声后倒入模具冷冻成胶,获得液态金属‑水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结合液态金属和水凝胶的优势,实现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调的机械性能、高效的辐射屏蔽能力,可作为新型无铅辐射防护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954779.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48 , C08F230/02 , C08F222/38 , A61K51/12 , A61K51/06 , A61K9/16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双膦酸基团多功能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丙烯酰胺,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和帕米膦酸二钠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或微流控方法,经自由基氧化聚合制备富含双膦酸的凝胶微球,然后通过双膦酸基团对金属核素强效的螯合作用,将核素稳定的标记至该微球上,制备具有治疗、成像或成像治疗一体化的放射栓塞微球。同时,该凝胶微球含有丰富的三维孔隙结构,为化疗药物的装载提供了空间,可装载药物,制备一种可同时快速、稳定标记放射性核素,装载化疗药物的多功能治疗微球,可进行肝癌精准、有效、低毒的联合治疗与微球体内定位分布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45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7910.8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瘤内原位交联水凝胶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为将MAA逐滴加入HA溶液并同时高速搅拌,随后在0℃下高速搅拌一段时间后用透析袋透析,冻干后得到HAMA;将高锰酸钾溶液加入HAMA溶液混合,再用透析袋透析,冻干后得到HAMA‑MnO2复合材料;将HAMA‑MnO2复合材料溶于超纯水中,加入乳酸氧化酶,混合得到瘤内原位交联水凝胶纳米复合物。本发明的瘤内原位交联水凝胶纳米复合物通过透明质酸与钙离子的交联反应,能够在肿瘤局部形成水凝胶,实现药物的局部缓释效果,同时结合了二氧化锰、乳酸氧化酶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提高放射免疫治疗的效果,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
公开(公告)号:CN118086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366166.9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细胞球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其中该三维细胞球培养装置包括水平底座,以及若干个等间距、且垂直排列于所述水平底座上的三维细胞球培养支架;所述三维细胞球培养支架包括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杆,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支撑杆顶部、且呈中空晶格状的细胞培养单元;其中上下相邻的细胞培养单元呈纵向堆叠设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最终成球与三维细胞球培养装置基本处于零接触面,更接近实际肿瘤组织生长的状态,细胞球体生长过程营养吸收更全面,并且能够为细胞培养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7771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06809.3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及其应用。本发明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微球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或微流控方法,将具有良好MRI/NIR‑II双模态影像性能的稀土下转化纳米探针、阿霉素(DOX)等化疗药物装载或吸附到微球上,制备具有MRI/NIR‑II双模态影像性能的多功能TACE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1671580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4779.X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48 , C08F230/02 , C08F222/38 , A61K51/12 , A61K51/06 , A61K9/16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双膦酸基团多功能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丙烯酰胺,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和帕米膦酸二钠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或微流控方法,经自由基氧化聚合制备富含双膦酸的凝胶微球,然后通过双膦酸基团对金属核素强效的螯合作用,将核素稳定的标记至该微球上,制备具有治疗、成像或成像治疗一体化的放射栓塞微球。同时,该凝胶微球含有丰富的三维孔隙结构,为化疗药物的装载提供了空间,可装载药物,制备一种可同时快速、稳定标记放射性核素,装载化疗药物的多功能治疗微球,可进行肝癌精准、有效、低毒的联合治疗与微球体内定位分布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7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301784.X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51/12 , A61K51/04 , A61P35/00 , A61P17/00 , A61P17/02 , A61P17/06 , A61P25/00 , A61K47/69 , A61K9/00 , A61K45/00 , A61N5/10 , A61M36/12 , B29C39/02 , A61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冷冻微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水相和油相混合,通过反相乳液法得到微球后紫外固化;将固化后的微球投入金属核素溶液中,震荡处理、分离得到放射性标记微球;将放射性标记微球投入药物溶液中,震荡处理、分离得到标记核素的载药微球;将标记核素的载药微球与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后,倒入微针模具,冷冻后得到放射性冷冻微针。本发明以乙烯膦酸作为膦酸基团原料制备富含膦酸微球,核素标记速率快、稳定性高,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构建放射性冰针,给药后微针模具融化,对皮肤疾病进行精准、高效、低毒、均匀分散的治疗,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的舒适度和依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96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60017.4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低黏附强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S1:将10‑30份聚乙烯醇和50‑1500份兼性离子甲基丙烯酸磺基甜菜碱按在室温下同时加入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溶液;S2:将1‑20份引发剂和200‑300份交联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搅拌4‑5h,温度保持在85‑95℃;得到水凝胶溶液;S3:将10‑30份水凝胶溶液导入基材,然后向基材中加入1‑5份多巴胺浸泡30‑40min,然后用超纯水进行反复冲洗,并在摇床上进行反复振荡30‑60min,制得抗菌低黏附强韧水凝胶。制得的水凝胶可同时满足低黏附、拉伸强度高、抗菌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