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507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610413825.5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三元组分为活性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或有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器件结构中,其有机活性层采用三元组分,通过引入第二种共轭分子电子受体材料,调控第二种受体的相对含量,最大程度利用可见及红外光区太阳光,提高光生激子产生数量,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基于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体系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0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32500.6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 H01L51/424 , H01L51/0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及其制备方法。以羧酸类衍生物作为溶剂添加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属于有机光伏器件或有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在有机活性层中,通过加入少量的羧酸类衍生物,增强了活性层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电池的短路电流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加入溶剂添加剂能有效的促进给体和受体材料的相分离,增强载流子的传输,提升了器件的填充因子,提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0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13825.5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06 , H01L51/0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三元组分为活性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属于有机聚合物光伏器件或有机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器件结构中,其有机活性层采用三元组分,通过引入第二种共轭分子电子受体材料,调控第二种受体的相对含量,最大程度利用可见及红外光区太阳光,提高光生激子产生数量,提高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最终提升基于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体系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