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86202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0200841.6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壁流式蜂窝陶瓷滤芯激光切孔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制备柴油机颗粒捕集器用蜂窝陶瓷滤芯堵孔的先行工序——激光切孔。主要由激光系统、图像识别系统、转盘、电控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工作台上可以同时放置多个陶瓷滤芯,并通过工作台的旋转使陶瓷滤芯依次置于激光切孔工作区域。切孔机工作时,先由夹具实现工件的粗定位,再由图像识别系统进行精定位,捕捉所有孔位的精确位置以及孔位形状及面积,由电控系统和软件系统快速地分析数据,判断出需要切孔的孔位,并进行高精度激光切孔。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方便了加工的陶瓷滤芯的更替,从而可以实现激光切孔的自动化和连续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185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64708.0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多孔陶瓷的低温烧成方法,所述低温烧成方法使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其中所述烧成助剂中的铜元素在整个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在这种三元复合助剂中,铜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从而保证了所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呈现出均匀的浅棕色。避免了以铜–钛二元复合助剂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可能出现的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且这种三元复合烧成助剂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在更低的温度烧成,有利于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231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70494.8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粘结剂、制备及其在多孔陶瓷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粘结剂由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磷酸和硼酸组成,其中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9.5%,磷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0.5%,外加的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折合成Al2O3计;磷和铝的摩尔比小于1。在用于制备多孔陶瓷时,首先确定制备粘结剂所使用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使用的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为陶瓷粉料粒径的0.01-0.5倍;非氧化物陶瓷粉料混和均匀,再添加造孔剂或发泡剂混和均匀后,成型、烧结,烧结温度介于900℃-1600℃之间,烧结气氛在空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3379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0116804.5
申请日:2000-06-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球形或近球形氧化铝颗粒制备方法,属于粉料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铝溶胶为结合剂,喷雾雾化后经热处理获得。粉体的单体颗粒为球形或近球形,起始粉料的粒径<0.4μm,可得到氧化铝粉料粒径2μm~200μm,具有机械强度好,不易破碎,在应用的过程中单体颗粒可以保持形状不变的特点。铝溶胶可以利用铝的醇盐、硝酸盐或勃姆石(AlOOH)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得。
-
公开(公告)号:CN10441859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364708.0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多孔陶瓷的低温烧成方法,所述低温烧成方法使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其中所述烧成助剂中的铜元素在整个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钙–铜–钛三元素复合而成的烧成助剂。在这种三元复合助剂中,铜元素在烧成过程中以一价稳定存在,从而保证了所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呈现出均匀的浅棕色。避免了以铜–钛二元复合助剂制备的氧化铝陶瓷可能出现的颜色不均匀现象。而且这种三元复合烧成助剂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在更低的温度烧成,有利于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186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64696.1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低温烧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氧化铝或其前驱体以及氧化硼或其前驱体作为所述烧成助剂的主要原料与碳化硅粉体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制得素坯;以及所述素坯干燥后程序升温至1100~1400℃之间进行烧成,制得所述碳化硅多孔陶瓷。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氧化铝或其前驱体以及氧化硼或其前驱体作为所述烧成助剂的主要原料,将其与碳化硅混合后进行烧成,利用烧成过程中原位产生的硼酸铝作为烧成助剂,可在较低的温度进行碳化硅的烧成,且制得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孔隙率大、强度高。
-
-
公开(公告)号:CN10441860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364696.1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8/06 ,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多孔陶瓷的低温烧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氧化铝或其前驱体以及氧化硼或其前驱体作为所述烧成助剂的主要原料与碳化硅粉体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制得素坯;以及所述素坯干燥后程序升温至1100~1400℃之间进行烧成,制得所述碳化硅多孔陶瓷。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氧化铝或其前驱体以及氧化硼或其前驱体作为所述烧成助剂的主要原料,将其与碳化硅混合后进行烧成,利用烧成过程中原位产生的硼酸铝作为烧成助剂,可在较低的温度进行碳化硅的烧成,且制得的碳化硅多孔陶瓷孔隙率大、强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231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710170494.8
申请日:2007-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粘结剂、制备及其在多孔陶瓷制备中的应用。所述的粘结剂由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磷酸和硼酸组成,其中氧化铝和/或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99.5%,磷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0.5%,外加的硼酸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5%;氢氧化铝的质量百分含量折合成Al2O3计;磷和铝的摩尔比小于1。在用于制备多孔陶瓷时,首先确定制备粘结剂所使用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使用的氧化铝或氢氧化铝的颗粒粒径为陶瓷粉料粒径的0.01-0.5倍;非氧化物陶瓷粉料混和均匀,再添加造孔剂或发泡剂混和均匀后,成型、烧结,烧结温度介于900℃-1600℃之间,烧结气氛在空气或惰性气氛下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235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048036.7
申请日:2007-1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作为造孔剂制备多孔无机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处理后的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作为造孔剂,造孔剂在无机非金属粉料中的体积百分比为10%-90%,混匀后直接用于后续成型工艺或将有机溶剂挥发后用于后续成型工艺且烧成多孔无机材料。处理方法包括:1.选择适当的有机溶剂作为空心微球的分散剂;2.用化学试剂对空心微球的表面进行改性。经过处理后的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可以作为造孔剂,用于制备多孔无机材料。有机聚合物空心微球具有极小的体积密度,在很低的质量分数下就可以达到造孔的要求。因此,在多孔材料烧成时,聚合物空心微球高温分解所产生的废气远低于高密度树脂造孔剂所产生的废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