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装置和烟道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5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3259.1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补偿装置,包括本体支架、玻璃纤维模块、密封蒙皮和隔热垫块;本体支架为两个,且两者分别用于固定在两个烟道外;两个本体支架之间形成预设间隙,预设间隙中背离烟道的轴线的一侧开口;玻璃纤维模块为两个,并沿远离烟道的轴线的方向依次层叠布置在预设间隙内;两个玻璃纤维块分别与两个本体支架固定连接;密封蒙皮分别与两个本体支架固定连接,并封堵预设间隙的开口;隔热垫块设置在密封蒙皮和本体支架之间。该补偿装置利用密封蒙皮吸收烟气受热膨胀的膨胀量,吸收能力强,利用玻璃纤维模块阻隔密封蒙皮和烟气,防止高温烟气窜到密封蒙皮处,避免密封蒙皮受高温而损伤,适用于高温烟气环境。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烟道系统。

    闸板门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43235U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20344114.7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闸板门,其包括阀体、阀板、滚轮、压紧轮和驱动组件。阀体设有密封框,且密封框内设有流通口,阀体上还设有定位槽。阀板沿开启方向移动时能够打开流通口,阀板沿关闭方向移动时能够关闭流通口,阀板背向密封框一侧设有斜楔,斜楔具有沿阀板的关闭方向逐渐向靠近密封框一侧倾斜的斜面。滚轮可滚动地连接于阀板上,并可在阀体上滚动。压紧轮可滚动地连接于阀体上,并设于阀板背向密封框一侧,压紧轮可在斜面上滚动。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杆铰接于阀板,驱动杆驱动阀板沿开启方向或关闭方向移动。压紧轮使斜楔推动阀板向靠近密封框一侧转动,以提供阀板压紧密封框的压力,并在阀板关闭流通口时,滚轮可进入定位槽定位。

    一种磁流变阻尼结构以及半主动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9388503U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20794469.1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减振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磁流变阻尼结构以及一种半主动减振器,该磁流变阻尼结构包括壳体、活动件、第一活塞和磁发生件,还包括第二活塞和抵持件,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内腔分隔形成互为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抵持件设于所述第一腔内并沿所述活动件的活动方向抵持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磁发生件和工作液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活动件的活动方向可滑动设置,以补偿工作液体于不同磁场条件下发生的容积变化。该磁流变阻尼结构能够补偿由粘度变化产生的工作液体的容积差,本申请基于该磁流变阻尼结构获得的半主动减振器可针对性用于烟道减振。

    补偿装置和烟道系统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99125U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22662904.3

    申请日:2022-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补偿装置,包括本体支架、玻璃纤维模块、密封蒙皮和隔热垫块;本体支架为两个,且两者分别用于固定在两个烟道外;两个本体支架之间形成预设间隙,预设间隙中背离烟道的轴线的一侧开口;玻璃纤维模块为两个,并沿远离烟道的轴线的方向依次层叠布置在预设间隙内;两个玻璃纤维块分别与两个本体支架固定连接;密封蒙皮分别与两个本体支架固定连接,并封堵预设间隙的开口;隔热垫块设置在密封蒙皮和本体支架之间。该补偿装置利用密封蒙皮吸收烟气受热膨胀的膨胀量,吸收能力强,利用玻璃纤维模块阻隔密封蒙皮和烟气,防止高温烟气窜到密封蒙皮处,避免密封蒙皮受高温而损伤,适用于高温烟气环境。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烟道系统。

    一种烟气混合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76462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950989.5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混合装置及烟气处理系统,包括两条并联布置的支路烟道和用于将两条支路烟道的气流汇总并输送至后续烟气处理装置的汇总烟道,汇总烟道内对应烟气监测装置的上游设置有烟气混流组件,烟气混流组件包括若干在汇总烟道的两个相对腔壁之间依次交替排布的第一混流单元和第二混流单元;第一混流单元与第二混流单元呈交错布置,第一混流单元的进口及出口呈对角分布,且第一混流单元的进口与一条支路烟道的汇入口对应布置;第二混流单元的进口及出口呈对角分布,且第二混流单元的进口与另一条支路烟道的汇入口对应布置。该烟气混合装置,大大降低了监测装置测出的烟气浓度与实际烟气浓度的偏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