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3379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0671.9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在生产机床等制造业中带来的安全保护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本发明适用于多种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

    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3377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88296.4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板,工作台面板上设有刀盘导轨和工件托盘导轨,刀盘导轨上有刀盘移动架,刀盘移动架上安装有刀盘,刀盘上安装有刀具,工件托盘导轨上有工件托盘,工件托盘上安装有工件以及夹紧工件的夹具组件,所述的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工作台面板下方设有母板,母板上开设有供前述定位孔匹配的精准对位孔;导联杆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穿过母板上的精准对位孔以及工作台面板后,分别进入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的定位孔,实现刀盘和工件的精准定位。本发明能够将多工位专用机床的每个工位处的工件与相应的刀具之间直接进行定位,精确保证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33797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390671.9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定距安全保护杆,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本发明在生产机床等制造业中带来的安全保护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本发明适用于多种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

    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3377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388296.4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板,工作台面板上设有刀盘导轨和工件托盘导轨,刀盘导轨上有刀盘移动架,刀盘移动架上安装有刀盘,刀盘上安装有刀具,工件托盘导轨上有工件托盘,工件托盘上安装有工件以及夹紧工件的夹具组件,所述的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工作台面板下方设有母板,母板上开设有供前述定位孔匹配的精准对位孔;导联杆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穿过母板上的精准对位孔以及工作台面板后,分别进入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的定位孔,实现刀盘和工件的精准定位。本发明能够将多工位专用机床的每个工位处的工件与相应的刀具之间直接进行定位,精确保证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01320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537362.5

    申请日:2013-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专用机床耦合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板,工作台面板上设有刀盘导轨和工件托盘导轨,刀盘导轨上有刀盘移动架,刀盘移动架上安装有刀盘,刀盘上安装有刀具,工件托盘导轨上有工件托盘,工件托盘上安装有工件以及夹紧工件的夹具组件,所述的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分别设有定位孔;工作台面板下方设有母板,母板上开设有供前述定位孔匹配的精准对位孔;导联杆在外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穿过母板上的精准对位孔以及工作台面板后,分别进入刀盘移动架和工件托盘上的定位孔,实现刀盘和工件的精准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多工位专用机床的每个工位处的工件与相应的刀具之间直接进行定位,精确保证二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成型机床定距安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409138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20539863.7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型机床定距安全装置,置于机床的两活动模板之间,包括一杆体,杆体的一端向内延伸成形有孔洞型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弹簧,弹簧的顶端设有滑杆,滑杆的顶端伸出腔体外;杆体的外壁设有一与腔体连通的采集孔,采集孔内安装有采集滑杆运动信号的信号采集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与机床电力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材料成型等制造业中带来的安全保护效果明显,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损毁和人员的伤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材料成型生产情况下,在确保操作者安全的同时,也对材料成型机床做出适当的保护,不至造成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可靠。

    一种空心铝型材挤压模上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48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79728.8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铝型材挤压模上模,包括上模具钢套、分流器,以及安装于分流器上的模芯;分流桥为交叉状,模芯设置在分流桥交叉位置,分流桥外端均设有轴向螺孔;上模具钢套为圆筒状,上模具钢套下端面内凹成型有对应各分流桥的凹槽,各分流桥嵌置在对应凹槽内,且各分流桥与对应凹槽底面间均留有间隙,凹槽底面设有沿上模具钢套径向设置的径向螺孔,径向螺孔内设有螺钉,螺钉拧入轴向螺孔内固定分流桥。本发明简单结构,可以通过旋紧螺钉固定模芯,安装方便快捷,当模芯偏移时可及时调整各螺钉进行修正,当模芯或者分流桥损坏,可通过松开螺钉进行更换新模芯,不仅更换速度快,而且可以避免整副模具报废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82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89575.6

    申请日:2018-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C1/14

    Abstract: 一种海水流态冰制造的储冰超微浓缩机构,包括储冰筒(31),储冰筒设有溢流超微粉机构(36),储冰筒(31)中设有过滤网(32),将储冰筒(31)分为上储冰腔(33)和下沥水腔(34),下沥水腔(34)设有回水口(35),回水口(35)通过管道连通刮削制冰机构的回水入口,上储冰腔(33)中固定有溢流超微粉机构(36),储冰筒(31)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储冰筒(31)的每个壁外设有外环超微粉机构(37),储冰筒(31)一侧壁设有高浓出冰口(38),高浓出冰口(38)连接齿轮泵(39)。储冰超微浓缩机构使冰粒微粒化,在启动5分钟后的流态冰浓度可达到50%以上,流态冰颗粒直径分布在0.05-0.5mm之间,达到渔船出海就地取海水制冰的要求。

    大型筒形件壳体平焊过程中保持圆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12374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673861.5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筒形件壳体平焊过程中保持圆度的装置,包括一丝杆,丝杆沿壳体轴线设置,丝杆上设有多组撑杆机构,多组撑杆机构均以丝杆为中心,呈辐射状布置;所述撑杆机构包括固定座、螺母,旋转丝杆,螺母沿丝杆向固定座方向移动,第二撑杆推动第一撑杆,第一撑杆推动第四撑杆、第五撑杆向壳体靠近,压块压紧在壳体内表面,撑杆机构在第三撑杆作用下达到自锁状态。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大型筒形件壳体的生产质量,实现了工装的快速压紧与锁紧,同时提高了丝杆及撑杆的强度。

    大型筒形件壳体平焊过程中保持圆度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1237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73861.5

    申请日:2016-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筒形件壳体平焊过程中保持圆度的装置,包括一丝杆,丝杆沿壳体轴线设置,丝杆上设有多组撑杆机构,多组撑杆机构均以丝杠为中心,呈辐射状布置;所述撑杆机构包括固定座、螺母,旋转丝杆,螺母沿丝杆向固定座方向移动,第二撑杆推动第一撑杆,第一撑杆推动第四撑杆、第五撑杆向壳体靠近,压块压紧在壳体内表面,撑杆机构在第三撑杆作用下达到自锁状态。本发明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了大型筒形件壳体的生产质量,实现了工装的快速压紧与锁紧,同时提高了丝杆及撑杆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