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67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910282358.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固态酸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至pH5‑7,干燥,即得再生活性炭。利用固态酸在熔融状态下独特的性能,对有机类吸附质具有很强的降解催化作用,能快速将吸附质降解成小分子,并将其进行催化改变化学性质,使其溶于酸中,实现吸附质的脱除,达到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并且所用固态酸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7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2358.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J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弃活性炭的方法,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熔融固态酸与废弃活性炭,在恒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之后降温,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至pH5-7,干燥,即得再生活性炭。利用固态酸在熔融状态下独特的性能,对有机类吸附质具有很强的降解催化作用,能快速将吸附质降解成小分子,并将其进行催化改变化学性质,使其溶于酸中,实现吸附质的脱除,达到再生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实现了活性炭的有效再生,并且所用固态酸易于回收,可循环利用,无废液产生,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
-
公开(公告)号:CN10126567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10008689.2
申请日:2007-03-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环境友好型缓冲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皮革固体废弃物的切片处理,微纤化处理,麻杆芯颗粒的制备,皮浆、麻杆芯颗粒、植物纤维浆的疏解及混合,湿坯的成型和烘干处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综合成本低,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的缓冲性能佳等,且有望替代EPS、EPE成为新型的环保型缓冲包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234330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710008525.X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炭陶复合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制备、捏合成型、干燥、高温活化、后处理;本发明采用烧炭工艺取代现有的烧陶瓷工艺制备炭陶,由于提高升温速率、降低活化温度,大大缩短了工艺周期,既有利于木炭转化成活性炭,又有利于产品得率和性能的提高,同时降低了成本。制得的新型炭陶复合吸附材料还具有耐水、不自燃、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5557.1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0 , C09J191/00 , C09J11/06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大豆油‑木质素‑多元酸三元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将木质素、多元醇和水混合后进行机械研磨,然后将研磨产物与环氧大豆油、多元酸/酸酐和溶剂混合搅拌或研磨,从而得到所述三元胶黏剂。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木质素和环氧大豆油的天然优势,通过简化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胶黏剂的整体性能,解决了传统石油基胶黏剂存在有害物质释放,而生物基胶黏剂在高湿度或高温环境下性能稳定性受限的问题。该胶黏剂可广泛应用于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竹木复合板等领域,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335.4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硫脲体系能溶解植物原料的纤维素,使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同时硫脲和含氮化合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内部,与植物原料的酚羟基、甲氧基、醚键等基团发生作用,形成交联物质,固定氮、硫原子,提高活性炭的掺杂。同时,交联物质有助于形成活性炭骨架结构,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有望成为高性能活性炭的新生产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311.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低温条件下,植物原料浸渍于碱/硫脲溶液,与溶剂小分子发生作用,纤维素链被破坏,并溶解。同时,硫脲和氮磷有机化合物与植物原料中的酚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新的交联产物,促进杂原子的固定;交联产物与植物原料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提高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温条件下,碱作为活化剂,进行刻蚀作用,促进活性炭造孔。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74408.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中加入植物原料,碱与水都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新的氢键,使得纤维素溶解,同时加入富氮化合物,可以与植物原料内部的芳香烃基、脂肪烃基和羟甲基等基团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状聚合物,有利于在活性炭材料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结构氮,提高活性炭的氮掺杂量。同时在碱的活化作用下,热处理过程中植物原料和三维状聚合物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因此,本发明可制得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掺氮量”的活性炭产品,并且该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产品可再生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