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5557.1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0 , C09J191/00 , C09J11/06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大豆油‑木质素‑多元酸三元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将木质素、多元醇和水混合后进行机械研磨,然后将研磨产物与环氧大豆油、多元酸/酸酐和溶剂混合搅拌或研磨,从而得到所述三元胶黏剂。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木质素和环氧大豆油的天然优势,通过简化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胶黏剂的整体性能,解决了传统石油基胶黏剂存在有害物质释放,而生物基胶黏剂在高湿度或高温环境下性能稳定性受限的问题。该胶黏剂可广泛应用于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竹木复合板等领域,具有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工业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3446.7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9J197/00 , C08H7/00 , B27D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生物质原料直接生产胶黏剂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机械力化学制备全生物质基胶黏剂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富含木质素的农林废弃物,例如花生壳、树皮和秸秆,作为原料,通过机械力化学方法实现其微纳化,从而提高木质素的反应活性。该方法包括将生物质原料粉碎磨粉、在特定条件下与水和助剂反应、进行机械研磨处理,最后与不饱和树脂前驱体混合。相比传统方法,本发明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且提高了生物质胶黏剂的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等的制备,为石化基胶黏剂提供了有效的环保替代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99898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319277.3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61K9/06 , A61K47/38 , A61K47/32 , A61K47/34 , A61K31/513 , A61K41/00 , C08F220/54 , C08F222/38 , C08B1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纤维素水凝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N‑异丙基丙烯酰胺药物可控释放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多巴胺添加到纤维素溶液中,对纤维素表面进行改性,可使其包裹到纤维素大分子骨架上,使纤维素不仅起到机械力增强作用,同时还具有光响应的特性。与此同时,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分散到改性过的纤维素溶液中,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形成水凝胶,从而赋予该纤维素水凝胶具有近红外响应性同时也具有温敏性。该纳米复合水凝胶在药物智能控制释放材料和生物医用领域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3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543344.5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咯接枝纳米纤维素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将纳米纤维素作为基体材料与聚吡咯复合成型,首先对吡咯进行化学改性制备溴代吡咯,随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纳米纤维素上的羟基反应制备吡咯接枝的纳米纤维素,再将吡咯接枝纳米纤维素在酸性的Fe3+溶液中引发聚合,从而制备聚吡咯纳米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导电复合材料中聚吡咯和纳米纤维素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使导电高分子牢固附着在纳米纤维素表面,从而制备得到导电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缓解导电材料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导致聚吡咯脱落从而影响其导电性的问题。本发明绿色环保,安全性高,可以成为纳米纤维素导电复合材料制备的一种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74408.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中加入植物原料,碱与水都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新的氢键,使得纤维素溶解,同时加入富氮化合物,可以与植物原料内部的芳香烃基、脂肪烃基和羟甲基等基团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状聚合物,有利于在活性炭材料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结构氮,提高活性炭的氮掺杂量。同时在碱的活化作用下,热处理过程中植物原料和三维状聚合物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因此,本发明可制得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掺氮量”的活性炭产品,并且该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产品可再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425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74466.2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废弃物制备氮掺杂颗粒活性炭的方法,碱/尿素体系溶解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形成粘结物质,促进塑化成型;同时碱作为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剂,对植物原料具有脱水、催化及侵蚀作用,得到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三聚氰胺废弃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孔隙内部,与植物原料中的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烃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交联物,有利于原位生成含氮量高的颗粒活性炭。本发明是一种绿色、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9258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64880.5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B01D71/16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荷电共价有机框架复合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COF纳米片分散于DMF中,再加入丙酮和醋酸纤维素,配制成铸膜液,经过搅拌和脱泡,使用刮涂的方法,再预挥发相应时间,在去离子水中相转化成膜。本发明采用表面偏析技术,将高电荷密度的COF材料在膜内构筑非均匀分布的荷电结构。所得非对称荷电共价有机框架复合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应用于离子纳滤,性能较好,可实现纳滤脱盐,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等行业极具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7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65538.9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8H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力化学制备的活性微纳木质素及其方法,其是将木质素、水和助溶剂混合进行搅拌反应,以实现木质素的充分润湿和溶胀;随后将混合物在控制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械连续研磨,最后离心分离出所述活性微纳木质素。本发明通过优化研磨工艺和搅拌条件,有效降低了木质素粒径,增强了其分散性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素微纳化过程效率低、产品分散性差等问题。同时,通过不同的助溶剂和研磨设备的选择,可以适应不同来源的木质素,如造纸工业残渣、农业废弃物等,从而增强了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因此,本发明方法不仅提高了木质素微纳化的效率和产品质量,对环境友好,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2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7652.4
申请日:2023-07-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N27/30 , C07C51/41 , C07C61/29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松香酸铜的氨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松香酸铜氨气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乙酸铜和具有一定疏水性的天然产物松香酸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溶液法合成松香酸铜,所制备的松香酸铜具有丰富的氨气体吸附位点,同时松香分子疏水性基团的引入可改善空气湿度对薄膜材料的干扰,提高氨气传感器的稳定性。发明的松香酸铜作为气敏材料在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能够在室温下对氨气进行有效检测,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易于操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66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649904.6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泡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泡石酸化;(2)将造纸浆液用碱‑脲‑水复合体系溶解后,制得纤维素溶液;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海泡石加入到纤维素溶液中,充分搅拌至其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滴加入成型剂中进行成型,制得球形复合材料;球形复合材料经洗涤、脱水、干燥,得到成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好,可循环利用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