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3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29724.7
申请日:2024-12-12
IPC: C22B7/02 , C22B1/00 , C22B15/00 , B03D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回收白烟尘浸出渣中铜金属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回收领域。由于浸出渣表面残留未洗涤完全的金属离子,伴随浸出渣在浮选浆化过程中pH值升高,Bi3+、Cu2+、Fe3+等水解沉淀,在硫化铜表面形成亲水性氢氧化合物以及氯氧化合物罩盖,抑制CuS浮选。本发明对浸出渣采用HNO3+NaCl溶液洗涤可以溶解硫化铜表面的沉淀罩盖层,恢复硫化铜天然可浮选性,提高浸出渣浮选回收硫化铜的效率。本发明为浮选前预处理工艺具有适用性强、效果显著、易于现场实施的特点,能够在原有的浮选工艺基础上优化工艺指标,提高浸出渣中铜、铅分离的效率,避免有用矿物在浮选循环过程中流失在尾矿中,实现现场浮选工艺的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19538.8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表面化学性质在线检测方法。通过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一层具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效应的金纳米颗粒膜,再使用硅烷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组装吸附并水解缩合成为单分子隔绝层,隔绝溶液中的捕收剂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这样当流经的矿物颗粒与壳孤立纳米金膜接触时便处于SERS热点区域中,从而使得矿物表面的化学信号,尤其是与捕收剂的吸附相关联的信号得到增强。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结合,实现了对浮选过程中矿物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在线检测,为矿物可浮性提供了现场的在线判定依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浮选表面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包括非原位、滞后性、设备昂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27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671651.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颗粒形状、质量、密度指标概率分布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标准筛序筛子对全粒级入料矿石颗粒进行筛分;从筛分产品中选择窄粒级矿石颗粒样本;检测每个窄粒级颗粒样本的形状指标;称量每个单颗粒矿石的质量,并根据颗粒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获得每个单颗粒的密度;计算每个形状、质量和密度性质指标数据集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颗粒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面积、长径比和圆形度等形状指标的数据集分别采用最大极值分布、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来描述其概率分布密度;颗粒的质量和密度指标的数据集分别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来描述其概率分布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40265.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态图像法检测矿石碎磨产品粒度分布的校正方法,其借助破碎、研磨制备的矿石颗粒自身的粒度分布特征对动态图像法的粒度检测结果进行校正,无需添加额外的硬件设施;校正方法简单易行、精确度高。本发明可用于矿石颗粒破碎、研磨的生产、测试与科研过程中动态图像法粒度检测结果的校正,也可用于其他类型颗粒物的动态图像法粒度检测结果的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9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59775.7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冶过程中固体物料颗粒表面化学性质的在线检测方法,属于选矿与冶金工程应用领域。基于壳孤立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分析,原位解析矿物或矿渣等选冶过程中固体入料的表面化学性质,包括氧化与还原、沉淀与溶解、药剂分子的吸附,为浮选、浸出等过程的智能控制与工艺优化提供精准描述。由于界面物质结构受环境干扰很大,以及工艺参数的多变性,非原位的测量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入料的性质,也不能作为工艺调控依据进行及时反馈。本发明对纳米粒子修饰矿物标本在矿浆流中进行植入、检测与再生,基于信号孪生实现对真实物料表面化学信息的原位高灵敏快速测试与定量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3868.6
申请日:2024-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3/220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法冶炼渣中元素赋存状态微区分析的样品制备方法。由于能谱分析的分辨率只有1~2微米,如果两个颗粒团聚在一起超出这个范围能谱点分析会给出两个颗粒的平均信息,这不利于颗粒的识别和元素空间分布的分析。本发明通过对冶炼渣颗粒样品加入石墨进行研磨、超声震荡、树脂固化等方式加强颗粒分散。加入石墨进行研磨防止团聚,使样品颗粒充分分散,超声也加强了样品的分散。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经水解后能均匀地分散到水溶液中,其中甲氧基能与矿物金属等良好结合,氨基能与树脂良好结合,从而将冶炼渣样品与树脂连接起来,使最小的冶炼渣颗粒单元均匀嵌布在树脂固体中,有利于样品的工艺矿物学分析以及后续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8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071401.2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压电脉冲破碎的矿石金属矿物含量预测方法,所述方法中,选择特定粒级的矿石颗粒样本,以高压电脉冲对该样本进行破碎,在破碎过程对电脉冲进行检测以获取脉冲波形信号数据,再对破碎产物进行元素含量测定,以元素含量、颗粒物理性质和对电脉冲的检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待测矿石颗粒内的金属矿物含量进行预测;本发明借助金属矿物对电击穿的诱导作用,对矿石进行选择性破碎,使电击穿通道直接接触矿石颗粒内部的金属矿物,可以将矿石颗粒内部整体的金属矿物含量信息转换为可在线检测的电脉冲波形等过程信号,实现基于电击穿过程信号的矿石颗粒金属矿物含量间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440265.9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动态图像法检测矿石碎磨产品粒度分布的校正方法,其借助破碎、研磨制备的矿石颗粒自身的粒度分布特征对动态图像法的粒度检测结果进行校正,无需添加额外的硬件设施;校正方法简单易行、精确度高。本发明可用于矿石颗粒破碎、研磨的生产、测试与科研过程中动态图像法粒度检测结果的校正,也可用于其他类型颗粒物的动态图像法粒度检测结果的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8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1401.2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压电脉冲破碎的矿石金属矿物含量预测方法,所述方法中,选择特定粒级的矿石颗粒样本,以高压电脉冲对该样本进行破碎,在破碎过程对电脉冲进行检测以获取脉冲波形信号数据,再对破碎产物进行元素含量测定,以元素含量、颗粒物理性质和对电脉冲的检测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对待测矿石颗粒内的金属矿物含量进行预测;本发明借助金属矿物对电击穿的诱导作用,对矿石进行选择性破碎,使电击穿通道直接接触矿石颗粒内部的金属矿物,可以将矿石颗粒内部整体的金属矿物含量信息转换为可在线检测的电脉冲波形等过程信号,实现基于电击穿过程信号的矿石颗粒金属矿物含量间接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27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71651.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石颗粒形状、质量、密度指标概率分布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标准筛序筛子对全粒级入料矿石颗粒进行筛分;从筛分产品中选择窄粒级矿石颗粒样本;检测每个窄粒级颗粒样本的形状指标;称量每个单颗粒矿石的质量,并根据颗粒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获得每个单颗粒的密度;计算每个形状、质量和密度性质指标数据集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颗粒的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面积、长径比和圆形度等形状指标的数据集分别采用最大极值分布、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和威布尔分布来描述其概率分布密度;颗粒的质量和密度指标的数据集分别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Logistic分布来描述其概率分布密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