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9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729936.1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I嵌入的核酸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支架,用于放置微流控芯片并进行核酸扩增实验;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在核酸扩增实验中进行加热,使目标样本进行快速扩增;荧光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核酸扩增实验中反应物的荧光图像;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光路的切换;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温度的切换;以及计算控制模块,其中设有数据分析模块和深度学习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荧光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并保存分析得到的荧光图像数据;所述深度学习模块用于实时读取存储的荧光图像数据并进行实时预测。该装置全集成了核酸扩增实验所需的各个模块,集成度高,且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高效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1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69253.7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物理场耦合汽车玻璃钢化炉加热工艺模拟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设备及其材料的基本参数,建立含有玻璃的钢化炉三维结构模型;步骤S2,添加仿真中所需要的物理场和耦合的多物理场;步骤S3,设置物理场的边界参数及控制方程的参数,对模型划分网格进行仿真模拟;步骤S4,收集模拟数据结果,然后调整工艺参数重回步骤S3中;步骤S5,到达一定次数后,挑选出满足加热工艺要求的参数组;步骤S6,对多组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选择最优的玻璃加热工艺设计参数。本发明可以减少大量的试验成本,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35080.4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湿气发电的流体分类器件及制备方法,所述流体分类器件为类电子舌流体分类器件,其从下到上包括发电层、吸湿层和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和吸湿层以非对称方式涂敷于发电层处形成非对称三明治结构,所述发电层通过吸湿层吸附的湿气发电,以使流体分类器件的测量信号能够直接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出,输出的电信号形式包括电压信号、电流信号或电阻信号;本发明器件的电信号输出变化可以直接用于流体样品的分类,而无需任何外部电源,且其湿气发电部件的自发电可实现流体分类检测与自发电同步进行,有利于提高器件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8276.4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分析的汽车前挡风玻璃隔声量评价及夹层玻璃参数组合优化方法,通过声‑结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计算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声传输损耗STL,从而对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隔声性能作出评价;通过建立1:1的汽车前挡风玻璃模型,并添加声‑结构多物理场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设置模型材料并调整夹层玻璃PVB膜及薄钢化玻璃的厚度参数组合,以仿真计算不同夹层玻璃参数组合下玻璃的隔声量;通过分析不同夹层玻璃参数组合对汽车前挡风玻璃隔声性能的影响,找到特定条件下夹层玻璃的最佳组合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63270.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湿气发电结构,包括梯度不对称吸湿结构和位于梯度不对称吸湿结构两端的金属电极;所述梯度不对称吸湿结构包括碳涂层织物、和位于碳涂层织物一端的基于氧等离子体强化的梯度不对称吸湿结构凝胶端,所述碳涂层织物的另一端作为碳涂层织物干端;两端的所述金属电极分别为液态合金和导电银墨水,所述液态合金与梯度不对称吸湿结构凝胶端紧密贴合;所述导电银墨水与碳涂层织物干端紧密贴合;构成液态合金‑氧等离子体强化凝胶端‑碳涂层干端‑银电极这一含氧官能团梯度不对称平面结构;本发明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一种高效、稳定且舒适的能源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1941.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形机器人可穿戴柔性振动感知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传感器结构包括上、下封装层、吸湿层、水凝胶层、石墨烯层、电极层以及柔性电路板。其中,上、下封装层保护内部结构,吸湿层增强环境中湿气吸收能力,水凝胶层维持水分并形成浓度梯度,石墨烯层增强传感器灵敏度,电极层收集离子迁移产生电压,柔性电路板内嵌信号放大电路和无线传输模块。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水凝胶层和石墨烯层之间离子迁移将振动信号转换为电压变化,实现精确振动感知。传感器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良好柔性,适合集成到人形机器人中,提高其环境感知和交互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95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19531.8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气发电集成装置设计与制造方法,依据湿气提供电力,整体围绕湿气发电片进行组装以及保护该发电片不受外力伤害,确定主要参数,利用激光雕刻技术进行准确切割,以保证该发电装置发电能力不受外力影响。该发电片主要特征由左端金属层和不对称结构发电层构成,两者之间通过无纺布固定连接。其他部位主要围绕发电片进行设计。本发明有效解决现有发电片无法实现串并联切换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节办法,当需要发电片串联时仅需接入串联接口就可完美实现串联状态,当需要发电片并联时仅需接入并联接口就可实现并联状态。此外,本发明采用激光切割技术进行操作更具有模块化,损坏部分可随时替换相同部分,使其更加经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8294.1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本发明提出基于湿气发电可折叠姿态自感知一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顶盖、传感器层和柔性支撑底座,所述柔性支撑底座用于安装顶盖和传感器层;所述传感器层沿着顶盖指向柔性支撑底座的方向依次包括金属导电层、上层无纺布、凝胶层、下层无纺布、柔性电极层,且各层采用层叠结构紧密结合;所述上层无纺布与下层无纺布利用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处理形成氧化石墨烯层;所述氧化石墨烯层通过与湿气相互作用产生电信号。本发明便于安装与维护,在多次折叠后仍能稳定运行;利用湿气反应生成电信号,实现无需外部供电,具有低功耗和环境适应性;轻量化设计使其适用于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场景,为复杂环境中姿态和湿度监测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02016.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湿气发电水下运动状态监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由左端金属层和右端金属层构成,两者之间通过碳纳米管层固定连接。碳纳米管层顶端覆盖有一层凝胶层,这种设计使得传感器可以灵活地固定在设备任意位置。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它有效解决现有水下运动状态监测技术中一些关键问题。首先,它能够准确判断设备是处于水上还是水下状态,这是传统技术难以实现。其次,它显著增强传感器抗碰撞能力,即使在少数碰撞情况下也能保持正常工作,从而避免因碰撞导致传感器失效问题。此外,本发明还为降低传统传感器生产成本提供新方式,使其更加经济实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