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2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7938.1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酸锆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有机磷酸锆改性沥青的原料包括:基质沥青100份、有机磷酸锆5~15份。本发明利用离子型有机硅氧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磷酸锆表面进行二次接枝,使得磷酸锆表面具有长链结构,从而得到有机磷酸锆。离子型有机硅氧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两次接枝促进了磷酸锆由纳米级固体粉末向类流体材料的转变,这可以有效避免磷酸锆粒子间的团聚现象,大大提高了磷酸锆与沥青的相容性。向沥青中加入趋向类流体的有机磷酸锆改性剂,不仅可以提升沥青的低温性能,而且其独特层状结构可以有效吸收阻隔紫外线,大幅提高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043695.2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抑烟再生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沥青路面材料技术领域,再生沥青包括的原料有:粉煤灰、老化沥青、碱液、环氧化合物和辅助剂;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处理粉煤灰;步骤二,改性粉煤灰;步骤三,回收老化沥青;步骤四,制备再生沥青。本发明的配方中采用粉煤灰,在提高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工业固体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粉煤灰可吸附沥青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所释放的VOCs,大大降低沥青VOCs的释放量,具有环保效应;本发明利用环氧化合物可恢复老化SBS的链段结构,提高再生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且环氧化合物作为有机物质,在与改性粉煤灰发生混合后使改性粉煤灰有机化,增强改性粉煤灰与沥青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8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61154.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老化与逐层剥离一体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移动平台、固定平台、剥离装置、紫外老化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箱体内壁竖向设有螺杆,所述移动平台的两端安装于螺杆上,所述移动平台通过控制装置的升降机构驱动实现其升降滑动,所述移动平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转向轮和固定在转向轮上用于盛放沥青试样的盛样皿,转向轮的转动轴心线与螺杆垂直;所述箱体下部的固定平台上设有老化沥青的剥离装置,剥离装置上设有用于盛放溶剂的定位凹糟和位于定位凹槽体外的集液瓶,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不仅有利于准确、可靠地进行沥青老化与老化沥青逐层剥离研究,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48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145163.5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L95/00 , C08L1/28 , C08L93/04 , C08L17/00 , C08L91/00 , C08K5/098 , C08K5/18 , C08K9/04 , C08K3/26 , C08K9/06 , C08K7/26 , C08K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复合型填料的改性沥青胶浆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绿色复合型填料、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剂和助溶剂,方法包括步骤一,制备改性贝壳粉;步骤二,制备改性无机填料;步骤三,制备绿色复合型填料;步骤四,制备复合改性沥青;步骤五,制备成品改性沥青胶浆;本发明的配方中采用了贝壳粉、煤矸石粉、粉煤灰和废砖粉,在提高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沥青的孔隙率,增强了沥青与矿粉的粘附作用,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所制备的绿色复合型填料与沥青具有更优异的粘附性能,可以提高相应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发明利用再生橡胶粉和生物油改性湖沥青可提高沥青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450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1158461.0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组装LDHs/SBS复合材料由功能化组装LDHs、SBS、引发剂、分散剂和软化剂经转矩流变仪高温捏合而成,其中功能化组装LDHs是由阴离子型抗氧剂活性成分插层改性LDHs和表面改性剂对插层改性后的LDHs表面有机化修饰改性共同组装而成的。本发明的功能化组装LDHs/SBS复合材料可应用在改性沥青上,具体通过LDHs的层板结构阻止抗氧剂在沥青中向表面迁移,提高抗氧剂的长效性;并借助LDHs表面引入特定的有机官能团抑制LDHs颗粒间团聚,提高LDHs在沥青中的分散性,还能与SBS分子链间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增强SBS抗降解能力以及在沥青中的分散性和相容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4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62064.0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测早龄期面板翘曲行为的光纤位移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置于金属管内的弹性棒;所述弹性棒表面开有光纤缠绕槽;所述光纤缠绕槽内设有紧贴于弹性棒表面的光纤;所述光纤尾端设有未与弹性棒表面接触的自由端FBG2;所述自由端FBG2处设有用于温度补偿的第一光栅区域;光纤缠绕槽内的光纤中段FBG1处设有第二光栅区域;所述第一光栅区域、第二光栅区域的中心波长不同;本发明能够保证所设计的传感器精度与量程高、成活率高、具有长期稳定性以及与混凝土本身的相容性高,并结合路面板施工环境与服役条件,保证传感器安装使用的便捷性及与整体监测系统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42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77916.5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老化有机磷酸锆/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老化有机磷酸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原料包括有机磷酸锆、聚合物改性剂、基质沥青、增溶剂和硫磺。相较于传统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本发明的耐老化有机磷酸锆/聚合物改性沥青采用有机磷酸锆作为交联剂参与到聚合物交联网络的形成中,得到磷酸锆‑聚合物新型交联网络。有机磷酸锆的加入增加了聚合物交联网络的密度,缓解了传统聚合物因自身密度较低造成的改性沥青离析问题。同时这种新型网络结构使得磷酸锆在沥青中均匀分散,避免了无机粒子的团聚现象。除此之外,具有层状结构的磷酸锆均匀分散在改性沥青中,可以减少沥青中的有机分子氧化,进而提高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836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0866678.7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恢复型SBS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由韧性恢复剂、刚性恢复剂、增塑调节剂、反应辅助剂、网络成型剂制备而成;韧性恢复剂为脂肪类环醚与脂肪类烯醇按质量比为4:1调配而成,刚性恢复剂为芳香类环醚,增塑调节剂为生物重油和废胶粉按质量比为5:1活化而成,反应辅助剂为叔胺类化合物,网络成型剂为多元伯胺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再生剂不仅可以恢复老化沥青的组分构成,而且通过韧性恢复剂和刚性恢复剂平衡再生后SBS分子的刚柔嵌段比,解决再生SBS高温性能显著下降的问题,利用网络成型剂全面恢复SBS交联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再生SBS改性沥青的综合路用性能。配方独特,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7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42472.1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95/00 , C08L2201/08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2205/08 , C08L53/02 , C08L91/00 , C08K3/06 , C08K2003/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沥青/SBS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湖沥青/SBS复合改性剂是由湖沥青、聚合物SBS和相容剂经熔融共混而成的预分散体,将其与石油沥青和稳定剂通过熔融共混可以制备改性沥青。本发明制得的湖沥青/SBS复合改性剂是一种可显著改善石油沥青抗高温变形、抗低温开裂和抗水损害能力的预分散体,将该预分散体加入到石油沥青中,利用预分散体与石油沥青良好相容性的优点,制备出分散均匀、不易发生分层离析的湖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该改性沥青用于高温、潮湿、多雨地区的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的建设,可显著减少沥青路面病害、降低路面养护费用、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9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032023.X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L91/00 , C08K7/24 , C08K5/1515 , C08L6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BS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由组分调节剂、吸附剂、增稠剂、结构修复剂制备而成;其中,组分调节剂为生物油,吸附剂为生物炭,增稠剂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结构修复剂为环氧化合物反应剂和催化剂按9:1比例调配而成。本发明的再生剂通过组分调节剂和结构修复剂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物理与化学协同还原作用,恢复其化学组成、胶体结构和SBS交联网络结构,通过添加生物炭对再生剂中的油质轻组分进行吸附,减少再生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降低再生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增稠剂克服了低粘度生物油和环氧化合物造成的再生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的缺点,全面提高再生SBS改性沥青的综合路面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