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6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658551.7
申请日:2021-06-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55 , G01N21/35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84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被‑色素‑土壤时序耦合离散度的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植被指数、色素指数和土壤指数时序数据集,综合植被、土壤与色素三个维度,考虑耕地抛荒区域有别于农作物耕种区域的特点,通过设计植被‑色素‑土壤时序耦合离散度指标,建立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方法。本发明利用相对耕作区域而言,耕地抛荒区域色素指数与植被指数变化同步性好,并且土壤指数和植被指数相对变化更加平稳的特点,通过设计综合多维度遥感指数时序耦合度指标,用于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本发明克服了南方湿润区耕地抛荒后杂草丛生仅仅通过植被指数难以有效监测的问题,适用于大尺度耕地抛荒信息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210505133.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作物发育成熟全生命周期的熟制信息精准提取方法,首先建立植被指数、褐变指数时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时序差分。然后,确定候选农作物成熟期、生长盛期、苗期以及候选农作物生长期;进而依据候选农作物苗期和成熟期植被褐变量指标,设计农作物发育成熟指数,最后基于该指数建立农作物生长期判别标准,实现熟制信息提取。本发明利用褐变指数时序特征巧妙地揭示农作物成熟收割过程,跳出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植被指数时序数据确定生长峰的研究思路,能有效地克服耕地区域内杂草生长以及冬小麦冬季生长峰引起的干扰,同时无需依据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模式特点设置约束条件或阈值参数,具有高精度大尺度应用推广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05133.9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农作物发育成熟全生命周期的熟制信息精准提取方法,首先建立植被指数、褐变指数时序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时序差分。然后,确定候选农作物成熟期、生长盛期、苗期以及候选农作物生长期;进而依据候选农作物苗期和成熟期植被褐变量指标,设计农作物发育成熟指数,最后基于该指数建立农作物生长期判别标准,实现熟制信息提取。本发明利用褐变指数时序特征巧妙地揭示农作物成熟收割过程,跳出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植被指数时序数据确定生长峰的研究思路,能有效地克服耕地区域内杂草生长以及冬小麦冬季生长峰引起的干扰,同时无需依据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模式特点设置约束条件或阈值参数,具有高精度大尺度应用推广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76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58551.7
申请日:2021-06-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55 , G01N21/35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84 , G06Q10/06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被‑色素‑土壤时序耦合离散度的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植被指数、色素指数和土壤指数时序数据集,综合植被、土壤与色素三个维度,考虑耕地抛荒区域有别于农作物耕种区域的特点,通过设计植被‑色素‑土壤时序耦合离散度指标,建立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方法。本发明利用相对耕作区域而言,耕地抛荒区域色素指数与植被指数变化同步性好,并且土壤指数和植被指数相对变化更加平稳的特点,通过设计综合多维度遥感指数时序耦合度指标,用于耕地抛荒信息提取。本发明克服了南方湿润区耕地抛荒后杂草丛生仅仅通过植被指数难以有效监测的问题,适用于大尺度耕地抛荒信息提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