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30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1825.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双工通信多级自干扰抑制与信道均衡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给出接收端经过采样速率为K倍基带采样速率的RRC滤波器的接收信号与耦合自干扰信号的表示;S2.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与反馈信号离散采样;S3.进行期望符号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S4.使用多级迭代的方式估计符号,并根据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得到自适应滤波器的最优系数方程;S5.利用RLS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更新自适应滤波器系数,并使用更新后的系数得到期望信号的估计值。本发明具有更低的系统复杂度以及更低的级间延时,基于信道估计与均衡,降低了总体量化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061438.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棒性相控阵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带发射信号s(n)经数模转换后由发射波束成形器at加权,再通过本地发射阵列天线进行发射,发射信号经过互耦信道HSI耦合到本地接收阵列天线,形成自干扰;S2.构建重建自干扰模型,并求解最优重建自干扰系数;S3.本地接收阵列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由接收波束成形器ar加权合并,经模数转换后获得基带接收信号y(n),并基于最优的重建自干扰系数,进行自干扰重建和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本发明利用自干扰互耦信道与自干扰重建滤波器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最小化残余自干扰功率的准则下得到最优的自干扰重建系数,保证了波束指向切换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588957.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天线系统人工噪声设计和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射机对信号进行分段和处理后,得到传输信号进行发射,在分段时每个周期为LTs为一段,其中L表示一个周期内的符号数目,Ts表示符号周期;S2.接收机进行信号接收和差分处理;S3.接收机对差分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补偿,还原出期望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适应于单天线系统,并且能够在合法接收机正常接收的同时,干扰甚至抑制窃听机对信号的窃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72141.X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的自干扰抑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期望信号辅助的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实时在线的自干扰抑制。方案包括:将接收机耦合的自干扰信号作为滤波器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信号作为滤波器的输入信号,滤波器误差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一阶段的期望信号;将第一阶段的期望信号解调后重新组成发射帧,将其作为滤波器的第二参考信号,并与第一参考信号进行联合自适应滤波,滤波器的误差输出端的输出信号作为第二阶段的期望信号;将第二阶段的期望信号解调后重新组成发射帧,将其作为新的第二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再次进行联合自适应滤波,第二阶段重复进行,直至获得更好的自干扰信道性能。本发明适用于自干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5190.4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复杂电缆系统的在线监测和故障定位方法,包括S1.信号源产生长度为N的ZC序列信号,作为电缆测试的测试信号,分别传输给测试单元和时间同步单元;S2.测试单元接收来自信号源的测试信号,并利用该测试信号对待测电缆进行测试,得到所需的反射信号;S3.基于得到的反射信号,进行线路固定反射校准,并将反射校准得到的信号传输给时间同步单元;S4.基于经过反射校准后的信号与信号源产生的测试信号,确定测试过程的时延值,并传输给测试结果单元;S5.电缆测试结果单元接收来自时延估计单元的时延估计值,并计算故障位置的距离。本发明减少了环境中非有效信号的干扰,提高了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90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163659.5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域非线性连续干扰抑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送端对来自信源节点的信号进行调制后,传输给功放进行放大,然后将放大后的信号对外发送;S2.接收端对来自发送端的信号进行接收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信号;S3.获取频域基函数并进行正交化处理;S4.进行非线性的连续自干扰抑制。针对全双工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连续干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频域非线性连续干扰抑制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连续干扰进行抑制,以保证全双工OFDM系统的正常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6112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94521.7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同频自干扰收发联合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射机将有用信号与自干扰信号按照功率分配因子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得到的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和射频调制后,发送给接收机;S2.授权接收机进行信号接收,并对接收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时频同步,得到同步信号,并进行信道系数估计;S3.利用信道系数重建自干扰信号,并补偿信道估计误差对干扰重建造成的影响;S4.利用同步后的接收信号减去补偿后的重建自干扰信号,则得到干扰抵消后的信号,完成自干扰收发联合抑制。本发明通过在发射机进行功率分配,在接收机引入对消因子以减小信道估计误差对自干扰抵消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8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61438.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棒性相控阵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带发射信号s(n)经数模转换后由发射波束成形器at加权,再通过本地发射阵列天线进行发射,发射信号经过互耦信道HSI耦合到本地接收阵列天线,形成自干扰;S2.构建重建自干扰模型,并求解最优重建自干扰系数;S3.本地接收阵列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由接收波束成形器ar加权合并,经模数转换后获得基带接收信号y(n),并基于最优的重建自干扰系数,进行自干扰重建和自干扰数字域抑制。本发明利用自干扰互耦信道与自干扰重建滤波器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最小化残余自干扰功率的准则下得到最优的自干扰重建系数,保证了波束指向切换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4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88957.7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K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天线系统人工噪声设计和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发射机对信号进行分段和处理后,得到传输信号进行发射,在分段时每个周期为LTs为一段,其中L表示一个周期内的符号数目,Ts表示符号周期;S2.接收机进行信号接收和差分处理;S3.接收机对差分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补偿,还原出期望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适应于单天线系统,并且能够在合法接收机正常接收的同时,干扰甚至抑制窃听机对信号的窃取。
-
公开(公告)号:CN1139854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32681.0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识别电磁环境变化的无人机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S1、无人机入侵检测收发机发送无线信号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提取和量化当前电磁环境信息;S2、根据接收的信号获得常态环境以及外界因素造成电磁环境动态变化时的电磁环境信息,建立场景信息数据库;S3、根据场景信息数据库对当前电磁环境进行识别,根据当前电磁环境动态变化类型判断是否有无人机入侵;S4、当检测到无人机入侵时,根据多个无人机入侵检测接收机的检测情况与有效检测距离确定无人机所在区域。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检测电磁环境信息的变化,识别是否有无人机入侵,通过多个接收机来定位无人机的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