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制和驱动的微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2595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011331298.6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控制和驱动的微型机器人,由光源1、光路2、微型机器人3和控制器4组成,其中光源1由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12、第三光源13和第四光源14组成,光路2由反射镜21、第一二向色滤光片22、第二二向色滤光片23和第三二向色滤光片24组成,微型机器人3由硅光电池31、光电探测模块32、行走机构33和微型机器人封装34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微型机器人的控制和驱动,可广泛用于生物检测、生物医疗、环境保护和微尺度探测等领域。

    一种数据迁移过程中分段数据的顺序维护与校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6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83678.X

    申请日:2023-02-08

    Inventor: 李翔 邓昕 战鹏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迁移过程中分段数据的顺序维护与校验方法,属于数据迁移领域。该方案支持分表到分表的迁移技术;可实现断点的续传功能,即在数据的迁移过程涉及到迁移暂停或者异常的情况,可以实现在断点的地方续传数据,而不需要将已经接收的数据删除或者回滚进行重新的迁移工作。为了实现断点续传的功能,“维护”的作用就是要保证数据在迁移过程中不会因为其他不可为原因导致数据的顺序发生变化以至于产生数据迁移到目标数据库中的顺序产生变化,导致数据歧义。

    一种采用光流及测距传感器的三维运动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98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33819.X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光流及测距传感器的三维运动测量方法,将多个光流传感器和多个测距传感器进行组合,并将得到的对应的测量模块与载体进行捷联;基于所述载体建立载体坐标系,并基于所述测量模块建立传感器坐标系;利用矩阵运算对所述光流传感器和所述测距传感器获取的光流测量值和物距进行计算,得到所述载体的三维线速度和三维角速度,在不依赖于卫星信号,不受外界磁干扰,且不存在累积误差的条件下,能够精确的得到载体的线运动和角运动信息。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数据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2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6374.X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特定频率范围内的阻抗谱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含有多个特征变量的特征矩阵,采用集成学习中的随机森林算法融合CART回归树算法建立低密度脂蛋白预测模型,结合以胆固醇浓度为核心的生物电阻抗谱参数相关性较高的特征变量来进一步优化低密度脂蛋白预测模型,最终得到低密度脂蛋白的预测值,再通过方差、偏差以及模型的可解释度等回归模型的指标评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识别高血脂症预测模型精确度、泛化能力以及鲁棒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5连接”结构的电极共用引脚约束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在线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30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39569.0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连接”结构的电极共用引脚约束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在线测试方法,包括:获取“5‑连接”结构的电极共用引脚约束数字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引脚约束规则;确定引脚分配方案;将微流控生物芯片模型转换为无向连通图模型,并设置所述无向连通图模型中的每一条边的优先级等级;以优先级策略作为路径选择策略,利用路径选择策略生成一条遍历边的路径;通过遗传算法对所述无向连通图模型中的边的优先级等级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新的优先级等级,并通过迭代的方式,逐渐获得更短的测试路径。本发明采用优先级策略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首次解决了“5‑连接”结构引脚受限芯片的在线测试问题,且具有较好的测试效果。

    高填充因子低串扰的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33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21018.3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填充因子低串扰的单光子探测器阵列及系统,由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1、主动淬灭电路阵列2、串扰抑制模块3、偏置电压电路4和信号处理系统5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实现单光子探测器阵列的高填充因子和低串扰,可广泛用于激光雷达、荧光寿命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医学成像等极微弱光探测的领域。

    基于双光子吸收的宽光谱单光子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335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19844.4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双光子吸收的宽光谱单光子探测系统,由光源1、二向色性滤光片2、第一光纤准直器31和第二光纤准直器32、泵浦光源4、第一2×1光纤耦合器51和第二2×1光纤耦合器52、第一光开关61和第二光开关62、单光子探测模块7组成,其中单光子探测模块7由偏置电压电路71、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72、淬灭读出电路73和信号处理电路74组成。本发明可用于高灵敏度、低噪声、宽光谱的单光子探测,可广泛应用于量子保密通讯,激光雷达测距,光时域反射系统,荧光寿命探测,医学成像等领域。

    一种具有后脉冲校正功能的单光子探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219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56404.3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后脉冲校正功能的单光子探测系统。其特征是:它由偏置电压产生电路1、单光子雪崩光电二极管2、被动淬灭读出电路3、后脉冲校正电路4和单光子计数器5组成,其中被动淬灭读出电路3由第一电阻31和第一电压比较器32组成,后脉冲校正电路4由脉冲校正控制及产生电路41、N型场效应晶体管42、第二电压比较器43、第三电压比较器44、第二电阻45和电容46组成。本发明可用于消除后脉冲效应对单光子探测器系统的影响,可广泛用于激光雷达测距,荧光寿命探测,医学成像等极微弱光探测的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