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8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31264.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02 , G01D21/02 , B63C11/52 , B62D57/024 ,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壳菜监测、采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岸上保障子系统:用于实现脐带电缆收纳、紧急情况机器人回收、机器人水下构筑物附着控制、淡水壳菜监测、系统供电;水下爬墙机器人子系统:用于使用水下爬墙机器人在指定区域内进行多点位监测和采集信息;水下观测子系统:用于在所述指定区域内对水下地形、淡水壳菜覆盖量和生物量进行观测;淡水壳菜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淡水壳菜图像以及水下构筑物附着壳菜活体并进行存储。本发明克服了深大型水库多场景多深度构筑物表面淡水壳菜监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3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30764.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着生藻类监测、采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岸上保障子系统:用于控制走行机器人、监测水下藻类画面,对藻类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电力供应以及通讯功能;水下走行机器人子系统:用于通过水下走行机器人的机动性,实现在河渠水下大范围、全水域、多点位监测和采集;水下观测及藻类监测子系统:用于进行水下地形观测、指定区域着生藻类监测;着生藻类采集子系统:用于对着生藻类进行附着刮取、吸收以及储存。本发明克服了河渠内多区域多深度着生藻监测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1073.5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Inventor: 常志兵 , 田巍 , 张磊 , 刘凯 , 彭玉 , 郭芳 , 王英才 , 肖新宗 , 郭雪峰 , 李珏纯 , 苏禹铭 , 梁建奎 , 李斌 , 陈珊 , 宁鸿章 , 方标 , 熊志明 , 杨瑞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水渠道边坡着生藻类原位采样装置及方法,涉及调水工程水生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模块,采集模块能够采集输水渠道边坡附着的着生藻类,并能够截留散落水体中的着生藻类;刮刷机构设置于采集模块内,刮刷机构能够将输水渠道边坡表面附着的着生藻类刮落;连杆,连杆一端与采集模块连接,另一端与电控模块连接,电控模块与刮刷机构、采集模块电连接。与传统的着生藻类采样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采集监测水域中的代表性基质,也不需投放人工基质,可直接在输水渠道边坡上着生藻类代表区域,通过刮刷、过滤的方式收集着生藻类,适用于调水工程渠道边坡高密度着生藻类监测与管理场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55897.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起重机防摇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方法包括:生成目标吊装过程对应的吊装策略;获取目标操作员控制大车和/或小车按照吊装策略完成模拟吊装过程的训练数据;分析训练数据,生成大小车的每个目标运动状态的防摇方法;实际吊装时,根据大小车的当前运行状态采用对应的防摇方法。本发明对吊装过程进行整体路径规划和大小车运动状态规划,从而确认与场地环境相适应的吊装策略,然后在吊装过程中,根据操作员的操作习惯、操作熟练度将电子式防摇和手动防摇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吊装效率,而且提高桥机的安全运行,使桥机无论是启动、停止还是加速、减速,负载都只是轻微晃动,从而提高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24389.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吊装的间隙监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水轮发电机领域,方法包括:将转子移动到定子机坑的正上方,使转子中心和定子中心初步对正;采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当存在任一第一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停止落钩,并对转子中心进行调整,直至转子下降至定子的预设标定位置;采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小实时距离,当最小实时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对转子中心进行调整然后继续落钩,直至转子下落至定子机坑内机架制动器上。本方法可以对转子吊装过程中的间隙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当前最小距离,不仅增强了判定准确度,而且大幅节省了人力,规避了人员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2316.2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余记远 , 朱静萍 , 辛建达 , 汤荣平 , 理倞哲 , 张磊 , 王龙 , 王福初 , 祁建学 , 张国新 , 刘毅 , 朱振泱 , 刘冰 , 谭亚男 , 杨永森 , 孙昌茂 , 郑磊
IPC: G06F30/20 , G05D23/20 , G06F17/10 , C04B40/02 , G01D21/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混凝土结构温降目标控制方法,即:在薄壁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在浇筑模板内部,沿模板深度方向,在不同深度位置埋设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持续记录混凝土浇筑前、后,应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监测的数据;根据传感器监测到的混凝土内部应力和温度、混凝土抗拉强度、安全系数,直接计算薄壁混凝土结构温降目标温度;将计算得到的温降目标温度反馈至现场施工人员,通过调整现场的通水流量、通水水温等措施使混凝土达到相应龄期的目标温度。本发明具有响应速度快,对现场指导明确、快速的优点,受到现场施工人员的高度认可。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0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4389.1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轮发电机转子吊装的间隙监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水轮发电机领域,方法包括:将转子移动到定子机坑的正上方,使转子中心和定子中心初步对正;采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当存在任一第一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停止落钩,并对转子中心进行调整,直至转子下降至定子的预设标定位置;采集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计算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小实时距离,当最小实时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对转子中心进行调整然后继续落钩,直至转子下落至定子机坑内机架制动器上。本方法可以对转子吊装过程中的间隙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当前最小距离,不仅增强了判定准确度,而且大幅节省了人力,规避了人员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14797.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易魁 , 朱静萍 , 辛建达 , 郭建文 , 王福初 , 赵富刚 , 祁建学 , 张磊 , 张国新 , 刘毅 , 徐聪云 , 朱振泱 , 刘冰 , 谭亚男 , 杨永森 , 孙昌茂 , 郑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环境温度影响测量大坝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的方法,即:准备好两个结构相同的试验装置,一个试验装置用于浇筑拌合好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试件,另一个试验装置为空不浇筑混凝土;先浇筑混凝土至模具长度的1/2停止浇筑,形成混凝土试件;模拟现场大坝长间歇时间,长间歇时间到后,在已浇筑形成的混凝土试件基础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形成新的浇筑层;观察新、老浇筑层之间的接触面,寻找新、老浇筑层接触面发生断裂的时刻;记录开裂时刻,两个试验装置荷载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计算混凝土层间粘结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9321.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车龙继 , 杨佐斌 , 迟福东 , 张建博 , 赵欢 , 王飞 , 董庆煊 , 龙潜 , 张磊 , 张国新 , 刘毅 , 辛建达 , 李如尧 , 朱振泱 , 刘冰 , 郑磊 , 刘露 , 孙昌茂
IPC: E04B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结构永久保温用相变保温结构,它由PCM内层、PCM外层和保温材料层组成。PCM内层紧贴混凝土结构,用于抵御季节交换时的气温骤降;PCM外层覆盖在PCM内层上方,用于抵御冬季寒潮和大昼夜温差;保温材料层用于保温隔热,覆盖在PCM外层上方。PCM外层相变点的选取要保证PCM外层在冬季内寒潮临来前储蓄到潜热;PCM内层相变点的选取要保证PCM内层在冬季来临前储蓄到潜热;且,PCM外层的相变点要低于PCM内层的相变点。本发明可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永久保温,实现对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进行自动调节控制,减缓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的剧烈波动,防止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骤降导致的表面裂缝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29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1624802.6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曾伟 , 张磊 , 刘毅 , 刘伟 , 李志 , 庞博慧 , 孙昌茂 , 辛建达 , 余记远 , 朱振泱 , 杨志豪 , 马寿勋 , 周少波 , 赵海忠 , 姜明 , 郑晓阳 , 何金龙 , 齐元龙 , 郑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拌合楼骨料温度和出机口混凝土温度信息采集方法,即:在混凝土拌合楼各区域布设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骨料温度和出机口混凝土温度;对采集的骨料温度数据和出机口混凝土温度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骨料温度数据和出机口混凝土温度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运算,得到最终的骨料温度数据和混凝土温度数据。由于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不同位置的骨料温度以及出机口混凝土温度,同时,根据现场的环境温度、风速、湿度,对测量的温度数据进行修正,最后,对修正后的温度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最终的温度数据,故,本发明采集的骨料温度、出机口混凝土温度更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