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蚯蚓及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554440.0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蚯蚓及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蚯蚓培养;S2、微生物菌剂制备;S3、土壤翻耕施加;S4、作物种植;S5、微生物菌剂二次施加。翻耕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后部两侧的驱动轮,位于壳体前部一侧的第一翻耕滚筒,位于壳体前部另一侧的第二翻耕滚筒。本发明通过将蚯蚓与两种微生物菌剂先后施加,不仅能够通过蚯蚓实现对重金属的富集、迁移、转化,还通过加入丛枝菌根真菌降低了土壤中的氮损失量,施加的球孢白僵菌能够对土壤中的害虫幼虫进行杀灭,通过翻耕装置能够配合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使用,可以自动化控制蚯蚓培养土和微生物菌剂的施加以及施加量,使用方便。

    一种微生物农药抑制大型溞活动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56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285052.7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农药抑制大型溞活动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涉及微生物农药环境影响测试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容器,试验容器为若干个,试验容器内用于盛放试验溶液,试验容器为透明材质;观察容器,观察容器设置于试验容器内,观察容器内用于放置大型溞,观察容器上设有多个溶液通孔,观察容器为透明材质;曝气装置,曝气装置能够向试验溶液充入气体;水质监测装置,水质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试验溶液;光源,光源设置于试验容器的上方;光照感应装置,光照感应装置用于感应光照强度。本发明可以能够满足大型溞的生活环境,然后利用大型溞来对微生物农药进行环境影响测试。

    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环保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690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57882.2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除异味功能的环保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装置,包括支撑容纳结构,设置在支撑容纳结构内的压缩处理机构;支撑容纳结构包括圆柱形且中空的主体支撑容纳壳,主体支撑容纳壳内底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主体支撑柱;压缩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支撑柱外侧的多个开口朝上的压缩容纳筒;主体支撑柱侧面固定设有压缩驱动固定筒,压缩驱动固定筒内滑动配合设有压缩驱动滑动筒,压缩驱动滑动筒下端固定设有压缩圆盘;本发明中通过管道向各个空气喷嘴中通入热空气,热空气对热封包装袋加热使热封包装袋发生热缩,热封包装袋将实验室废弃物紧固包围住,避免实验室废弃物散开,将实验室废弃物压缩并打包成规则的形状,便于运输以及存储。

    一种水生生物丰富度监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6311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56649.5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生生物丰富度监测设备及方法,属于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支撑架、设于所述监测支撑架上的高度调节组件、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连接的捕捞监测主体、设于所述捕捞监测主体内的智能检测组件;通过设置可展开和折叠的监测支撑架和折叠扣板,既节省了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又将设备的各个部分进行拆分,方便运输,通过在捕捞监测箱侧壁设置捕捞进口,使该栖息点处的水生动物将各个捕捞进口处闭合的单向阀瓣冲开,并进入捕捞监测箱内,使生物移动的区域大大减小,既方便进行计数和识别,又可避免水生动物在各栖息点之间重复移动而导致监测精准性下降,提高设备对特性种类生物丰富度的监测精度。

    一种利用废酸制备净水剂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39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4266.6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酸制备净水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废铝灰预处理;S2、废硫酸中和反应:继续向混合搅拌桶中加入废硫酸得到二次混合液,调节二次混合液的pH值为7±0.5,在常温条件下搅拌反应3~4h;S3、深度分离;S4、深度酸化。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收集废铝灰渣、废硫酸以及废盐酸,只需要添加少量其他原材料即可制备得到纯度较高的聚合氯化铝净水剂,同时副产物有纯净硫酸钠溶液亦可进行重复再利用,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同时降低了聚合氯化铝净水剂的生产成本,还通过对混合搅拌桶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使其能够针对本发明的方法提供更加精简高效的处理过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蚯蚓及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6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4440.0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蚯蚓及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蚯蚓培养;S2、微生物菌剂制备;S3、土壤翻耕施加;S4、作物种植;S5、微生物菌剂二次施加。翻耕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后部两侧的驱动轮,位于壳体前部一侧的第一翻耕滚筒,位于壳体前部另一侧的第二翻耕滚筒。本发明通过将蚯蚓与两种微生物菌剂先后施加,不仅能够通过蚯蚓实现对重金属的富集、迁移、转化,还通过加入丛枝菌根真菌降低了土壤中的氮损失量,施加的球孢白僵菌能够对土壤中的害虫幼虫进行杀灭,通过翻耕装置能够配合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使用,可以自动化控制蚯蚓培养土和微生物菌剂的施加以及施加量,使用方便。

    研究土壤中污染物对蚯蚓毒性试验用幼蚓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483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96378.9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土壤中污染物对蚯蚓毒性试验用幼蚓分离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分离组件和第二分离组件;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杆,第一分离组件包括通过安装架设在支撑杆顶端的固定筒、套设在固定筒内部的分离网筒和设在安装架上且为分离网筒提供动力的分离电机;第二分离组件包括设在支撑座上的收集箱和设在收集箱顶端的喷淋组件;收集箱内设有阻隔网板,下端设有排污管;喷淋组件包括设在收集箱顶端的滑动套、卡接在滑动套上的喷淋管和为喷淋管提供动力的移动电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蚯蚓分离效果显著,提高了蚯蚓田间毒性试验的效率,适宜推广使用。

    一种微生物农药给药方式对蜜蜂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64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23190.7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生物农药给药方式对蜜蜂影响程度的评估方法,主要通过“构建微生物农药对蜜蜂蜂群影响风险的评估体系→评价指标测定→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的方式评估,核心在于评估体系的构建,所述评估体系是由农药理化性质(C1),蜜蜂健康影响(C2),微生物状态(C3)三个一级指标和所属于各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本发明将不同量纲及设计标准的影响因子实现归一化,进而使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蜜蜂带来的影响能够在统一标准下做比较,得到一个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反应微生物农药给药方式对蜜蜂影响程度的方法。

    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04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37516.6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捕胡蜂的诱捕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诱捕剂的成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80~120份质量浓度50%的糖水、5~15份蜂蜜,4~10份柿子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原料;S2、原料混合,先将糖水加热至30℃~50℃,30s~90s后,向加热的糖水中加入蜂蜜和柿子汁,充分搅拌混合3~5min;S3、配制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按重量份数计由6~10份金银花、4~8份杭菊花、4~6份素馨花、2~5份丁香、1~4份小茼香组合而成;制备装置包括制备罐,所述制备罐内设置有流动循环机构;本发明的诱捕剂采用更加科学的制备方式,使得该诱捕剂能够更高效的吸引胡蜂,以便于对其进行捕获,该诱捕剂扩散范围大,诱捕效率更高,本发明中的制备装置所制备的诱捕剂,其质量更加均匀稳定。

    一种探究环丙酰草胺降解特性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522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5779.0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究环丙酰草胺降解特性的试验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S1、分别采集供试土壤和水‑沉积物样本,并对供试土壤和水‑沉积物样本进行预处理,密封保存,备用;S2、向所述供试土壤样本中加水,然后进行预培养,定期测定供试土壤中环丙酰草胺原药的含量;S3、将所述水‑沉积物样本进行预培养,然后加入环丙酰草胺试验溶液,并进行培养,定期测定水‑沉积物样本中环丙酰草胺的含量;S4、根据S2和S3的检测结果,分析环丙酰草胺原药在不同类型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降解特性;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探究环丙酰草胺在土壤以及河流沉积物中的降解特性,能够为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