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43927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280013855.7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久保俊次
IPC: H01L29/78 , H01L21/8234 , H01L27/0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847 , H01L29/0615 , H01L29/0653 , H01L29/0692 , H01L29/0696 , H01L29/086 , H01L29/0865 , H01L29/0878 , H01L29/1045 , H01L29/1095 , H01L29/42368 , H01L29/4238 , H01L29/66659 , H01L29/66689 , H01L29/7816 , H01L29/7835
Abstract: 从半导体基板(SUB)的主表面到预定的深度形成N型阱(NW),在该N型阱(NW)中形成P型阱PW)和N型漏极区域(ND)。在P型阱(PW)中,形成N型源极区域(NS)、N+型源极区域(NNS)以及P+型杂质区域(BCR)。N型源极区域(NS)在位于N+型源极区域(NNS)的正下方的区域中形成,在位于P+型杂质区域(BCR)的正下方的区域中没有形成,P+型杂质区域(BCR)直接接触到P型阱(PW)。
-
公开(公告)号:CN11299285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1386134.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1L23/522 , H01L27/06 , H01L23/36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基座构件、多层布线层和第一电阻元件。多层布线层被形成在基座构件上。第一电阻元件被形成在多层布线层中。第一电阻元件包括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被形成在第一导电部分之上。第三导电部分将第一导电部分和第二导电部分彼此电连接。第三导电部分在沿基座构件的表面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三导电部分在沿基座构件的表面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44392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3855.7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久保俊次
IPC: H01L29/78 , H01L21/8234 , H01L27/08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847 , H01L29/0615 , H01L29/0653 , H01L29/0692 , H01L29/0696 , H01L29/086 , H01L29/0865 , H01L29/0878 , H01L29/1045 , H01L29/1095 , H01L29/42368 , H01L29/4238 , H01L29/66659 , H01L29/66689 , H01L29/7816 , H01L29/7835
Abstract: 从半导体基板(SUB)的主表面到预定的深度形成N型阱(NW),在该N型阱(NW)中形成P型阱(PW)和N型漏极区域(ND)。在P型阱(PW)中,形成N型源极区域(NS)、N+型源极区域(NNS)以及P+型杂质区域(BCR)。N型源极区域(NS)在位于N+型源极区域(NNS)的正下方的区域中形成,在位于P+型杂质区域(BCR)的正下方的区域中没有形成,P+型杂质区域(BCR)直接接触到P型阱(P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