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栅IGBT的元胞结构、其制备方法及沟槽栅IGBT

    公开(公告)号:CN113394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165425.3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沟槽栅IGBT的元胞结构、其制备方法及沟槽栅IGBT,所述元胞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层;位于所述漂移层内并位于所述元胞结构中心位置的第一沟槽栅和贯穿所述第一沟槽栅的第二沟槽栅;位于所述漂移层上方的发射极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沟槽栅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至所述发射极金属层,所述第二沟槽栅与所述发射极金属层之间通过层间介质层隔离。在不改变元胞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将真假栅极整合在一个元胞中,解决了假栅极导致的芯片面积增大的问题。不仅不会影响沟槽之间的间距和导电沟道,而且增加了发射极接触面积,改善了电导调制效应,在阻断电压不变的同时使导通压降下降。

    一种平电场沟槽半导体芯片终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4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70752.8

    申请日:2020-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电场沟槽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芯片包括:位于N型衬底之上的P区和P+区,位于N型衬底的上表面的凹型沟槽,位于沟槽的底部及N型衬底表面的氧化层,位于氧化层之上的多晶硅场板,位于多晶硅场板及未被所述多晶硅场板覆盖的氧化层表面之上的绝缘层,位于绝缘层之上的金属场板,位于金属场板及未被金属场板覆盖的绝缘层之上的钝化层,位于N型衬底之下的金属层。本发明的芯片设置了平电场沟槽结构,优化了现有的芯片制造流程及工艺参数,并采用CMP工艺,制备了具有表面平电场沟槽结构的功率半导体芯片,使芯片的表面电场分布更加均匀,提升了芯片的耐压性能,增强了芯片的可靠性。

    芯片的制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35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355371.0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的制作方法,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在晶圆片(1)的表面形成电路层;对形成有所述电路层的晶圆片(1)进行封装;以及对封装后的所述晶圆片(1)进行切割,以形成多个封装后的芯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将整片的晶圆片进行封装,然后再对封装后的晶圆片进行切割以获得封装后的芯片,有利于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芯片的制作方法工作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

    沟槽栅IGBT的元胞结构、其制备方法及沟槽栅IGBT

    公开(公告)号:CN113394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5425.3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沟槽栅IGBT的元胞结构、其制备方法及沟槽栅IGBT,所述元胞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层;位于所述漂移层内并位于所述元胞结构中心位置的第一沟槽栅和贯穿所述第一沟槽栅的第二沟槽栅;位于所述漂移层上方的发射极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沟槽栅通过第一连接孔连接至所述发射极金属层,所述第二沟槽栅与所述发射极金属层之间通过层间介质层隔离。在不改变元胞面积的情况下,通过将真假栅极整合在一个元胞中,解决了假栅极导致的芯片面积增大的问题。不仅不会影响沟槽之间的间距和导电沟道,而且增加了发射极接触面积,改善了电导调制效应,在阻断电压不变的同时使导通压降下降。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模块和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109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0097522.3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模块和封装方法。该封装模块包括一级封装模块,一级封装模块包括:金属导热层,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柱和连接散热柱的连接部,连接部和散热柱一体设置,散热柱相对于连接部向第一方向凸起;功率半导体器件,设置在金属导热层的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表面上;绝缘保护层,包覆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上,绝缘保护层具有连接孔;以及引脚,穿过连接孔与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在一级封装模块中既实现了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又实现了散热同时还利用穿过连接孔的引脚实现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功能输出。该一级封装模块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可以简化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工艺、降低成本。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模块和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10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97522.3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模块和封装方法。该封装模块包括一级封装模块,一级封装模块包括:金属导热层,具有一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柱和连接散热柱的连接部,连接部和散热柱一体设置,散热柱相对于连接部向第一方向凸起;功率半导体器件,设置在金属导热层的与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表面上;绝缘保护层,包覆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上,绝缘保护层具有连接孔;以及引脚,穿过连接孔与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在一级封装模块中既实现了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又实现了散热同时还利用穿过连接孔的引脚实现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功能输出。该一级封装模块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可以简化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工艺、降低成本。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537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1375713.5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叠置的多个外延层,每个外延层和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每个外延层包括掺杂区,相邻的外延层中的所述掺杂区彼此邻接,其中:形成每个外延层包括:对外延层进行掺杂以形成初始掺杂区,所述初始掺杂区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不同的第二导电类型;执行退火,以使得所述初始掺杂区变为中间掺杂区;对所述中间掺杂区的边缘部分进行刻蚀,以形成贯穿所述中间掺杂区的沟槽,所述中间掺杂区的剩余部分作为所述掺杂区;和在所述沟槽中形成填充材料。

    逆导型IGBT及其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942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7943.9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逆导型IGBT及其制备方法。该逆导型IGBT包括第一导电类型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方的第一导电类型漂移层;其中,所述漂移层包括元胞区和位于所述元胞区周围的终端区,所述终端区包括设置于所述漂移层表面内的第一导电类型截止环区和位于所述元胞区与所述截止环区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JTE区;位于所述衬底下方的第二导电类型集电区和与所述集电区相邻接的第一导电类型短路区;其中,所述短路区与所述JTE区对齐,以使所述JTE区、所述漂移层、所述衬底和所述短路区构成快速恢复二极管。该结构使得元胞区的背面即元胞区对应的衬底下方全是集电极区,有效的抑制了逆导型IGBT的回跳现象,而且可另外采用局域寿命控制的方法进行二极管参数的优化。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537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75713.5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上依次形成叠置的多个外延层,每个外延层和所述衬底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每个外延层包括掺杂区,相邻的外延层中的所述掺杂区彼此邻接,其中:形成每个外延层包括:对外延层进行掺杂以形成初始掺杂区,所述初始掺杂区具有与第一导电类型不同的第二导电类型;执行退火,以使得所述初始掺杂区变为中间掺杂区;对所述中间掺杂区的边缘部分进行刻蚀,以形成贯穿所述中间掺杂区的沟槽,所述中间掺杂区的剩余部分作为所述掺杂区;和在所述沟槽中形成填充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