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5731.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分液管、扁管组和集气管,扁管组具有两个以上的扁管;各扁管的一端均与分液管连通,以通过分液管进液;各扁管的另一端均与集气管连通,以通过集气管出气;扁管组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相对第二区域靠近集气管;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均设置有用于辅助扁管与空气进行换热的翅片、且第一区域的翅片密度大于第二区域的翅片密度;和/或,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两者中仅第二区域内至少部分相邻两扁管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封堵件。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能实现背板空调送风温度均匀以及在扁管顶部实现气液分离界限,无需增加、更改背板空调的控制器硬件和软件。

    背板空调
    4.
    发明公开
    背板空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426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8973.2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板空调,包括壳体、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控制器、节流元件和换热器均安装在壳体内,且控制器和节流元件均处于换热器的下方,换热器的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原本安装在换热器上方的控制器和节流元件改进安装到换热器的下方,同步将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升高,使其顶部靠近壳体的顶部,由于换热器的安装位置大幅抬高,因此减少了液态冷媒在机柜底部的消耗,对应增加了液态冷媒在机柜中上部的余量,从而提高换热器在机柜内中上部的换热量且避免热空气在机柜顶部滞留,使得背板空调上部送风温度降低,大大缓解了背板空调上部吹热风的状况。

    移动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208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5611.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制冷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移动制冷设备包括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管路连通形成的制冷循环系统,第一换热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还包括水箱、第一并联管路及第二并联管路,第二换热器被容置于水箱的容纳空间内且具有被水箱内的水至少部分淹没的状态,第一并联管路与节流元件并联且其上串接有第一通断阀,第二并联管路与压缩机并联且其上串接有第二通断阀,当压缩机停止运转且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皆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能够经由第一并联管路进入第一换热器内。本发明实现利用水箱内的蓄冷迅速且灵活地消除数据机房局部热点的目的。

    转子结构和电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797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8086.4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和电机。该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上设置有第一磁钢槽(2)和第二磁钢槽(3),第一磁钢槽(2)呈一字型,第二磁钢槽(3)呈V字型,第一磁钢槽(2)位于第二磁钢槽(3)的径向外侧,在同一极下,第二磁钢槽(3)关于该极的磁极中心线呈非对称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转子结构,能够减少电机噪声和振动,提高电机效率。

    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802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811626610.7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结构包括底座;面板体;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面板体的第一端一体注塑成型,面板体和第一侧板设置于底座上;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底座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地设置并与所述面板体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出风框,出风框与底座相连接,出风框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一侧板内,出风框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侧板内。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出风框与右侧板配合间隙隐藏到侧面,减小了该壳体结构装配时产生的缝隙,提高壳体整体外观一致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中间站机构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5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75130.9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间站机构及使用方法,涉及加工生产线技术领域,解决了中间站定点式定位切换速度慢、效率低、适用零件种类受限的技术问题。该中间站机构包括底板组件、滑轨式调节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等高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和等高组件均通过滑轨式调节组件与底板组件活动连接;还包括设置在底板组件上的第二定位组件;使用方法包括中间站机构设计、组装、调整。本发明用于冲压连杆式机械手自动生产线,通过滑轨式调节组件,实现第一定位组件和等高组件位置的无级快速调整,使线体切换时间缩短,提升线体产能,提高线体适用范围,增加线体生产零件的种类;冲压连杆式机械手自动线切换效率提升40%;线体生产质量提升,报废率降低2%。

    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8881.6

    申请日:2018-12-28

    Inventor: 杨盼 张涛 梁鑫鑫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为中空结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内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为多个,各第一凸块的端面上均设置有第一螺旋面;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为多个,多个第二凸块与多个第一凸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第二凸块的端面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螺旋面相配合的第二螺旋面,多个第二凸块沿第二连接件的周向间隔地设置,第二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位于多个第二凸块围设成的空间内,连接柱的端部延伸至多个第一凸块围设成的空间内与第一凸块相配合。这样设置有效地避免了风叶产生的震动,提高了该连接组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