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75177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1430852.5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器及空调设备,包括换热腔、位于所述换热腔内的换热管以及均气装置,所述均气装置包括与所述换热腔的进气口连通的主气管道,所述主气管道上连通有数个支气管道,所述支气管道将所述换热腔分隔成数个子换热区,所述支气管道上设置有连通管道内外的通孔,所述主气管道上下方向设置,所述换热腔的进气口设于其底部。本发明将换热腔的进气口设于其底部,配合均气装置,使得过热的气体从换热腔的底部向上沿着主气管道进入时,可以通过主气管道散热,也可以与通过通孔进入主气管道或/和支气管道内的液体换热,从而去除其他的过热。

    油分离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6068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0969656.4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包括:带有进气口的分配主管,分别连接在所述分配主管上的多个油分离器。本发明通过布置多个油分离器,多个油分离器都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同一根分配主管上,使气态冷媒通过分配主管流至每个油分离器的流速不会太高,可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提高油分离效率。且油分离器的外筒与内筒形成旋风离心分离空间,进一步提高油分离效率。且每个旋风油分离器下方出油口通过连接管与集油主管连接,集油主管与出油管之间设置U形的弯管。U形弯管的存在使其前端形成一定液位的储油池,并维持一定的油位高度,出油口靠重力出油且无汽态冷媒的从出油口流出的情况发生。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597.7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F25B4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其中,油分离装置包括油分壳体和均流板,油分壳体具有进气口,均流板设置在油分壳体内,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进气口设置在油分壳体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偏置的位置,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一长度L1和第一开孔面积S1,均流板对应于进气口在油分壳体上非偏置侧的长度和均流孔的总开孔面积分别为第二长度L2和第二开孔面积S2,第二开孔面积S2与第一开孔面积S1的比值大于第二长度L2与第一长度L1的比值:S2/S1>L2/L1。本发明考虑了冷媒通过油分离器两侧的流动阻力差,使得油分离器内部流场分布均匀,油分效果好。

    空调设备、离心机组及其闪发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0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18139.1

    申请日:201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0 F25B250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闪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进液口、出液口及补气口;及多个挡板,错位设置于所述壳体中,多个所述挡板之间及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围设成混合冷媒的流路;至少一个所述挡板上设置多个凹槽或多个凸起;混合冷媒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壳体,经多个所述挡板分离后,气态冷媒通过所述补气口送出,液态冷媒通过所述出液口送出。由于多个挡板中至少一个上设置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多个凹槽或者多个凸起能够增加挡板与混合冷媒的接触面积,放大混合冷媒的分离过滤效果,改善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问题,避免压缩机产生液击现象,降低压缩机能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及其离心机组。

    一种空调用的油分离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66420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79758.5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用的油分离器,包括筒体、进入管、排出管和降噪器;进入管的进入口和压缩机的排出口连通,进入管的排出口和筒体连通,排出管的进入口和筒体连通,排出管的排出口和冷凝器连通,降噪器位于筒体内部,降噪器为滤网结构、并且面对进入管的排出口设置。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用的油分离器的降噪器为滤网结构,一方面滤网的网孔吸收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液体粘附在滤网的网丝上、避免了液体撞击封头产生的噪音,防止液体溅射,并且液体沿着滤网及封头壁面流动,取得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35319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0930407.4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换热器及空调,包括:内部设有油分离腔的壳体,连通所述油分离腔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出气管外侧,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在所述油分离腔内相互交错设置。本发明将进气管与出气管两端口错位相向设置在油分离腔内,充分利用壳管内部空间,使得油气混合物与侧封板碰撞使较大油滴分离后有充分的扩散空间,保证油滴与气态冷媒有足够的分离效果。

    换热结构及空调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9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5993.7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换热结构及空调设备,包括两个换热器,其中一个换热器为蒸发器,另一个换热器为冷凝器,蒸发器出气端与冷凝器进气端通过换热管路连通,使得蒸发器出气端与冷凝器进气端的气体通过所述换热管路换热。本发明利用换热管路使得冷凝器进气端与蒸发器出气端的气体实现部分换热,使得最终进入所述冷凝器内的气体温度得到降低,去除其过热,使得冷凝器进气端的气体转变为饱和气态的制冷剂,从而提高换热效果,与此同时,使得所述蒸发器出气端的气体温度升高,使得蒸发器出气口饱和蒸汽中的夹带小液滴转变为气态饱和蒸汽,从而减少制冷系统吸气带液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