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2073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0520286.9

    申请日:2019-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包括:风道结构,具有风道,并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组件,所述风道设有进风口的腔壁为进风腔壁,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腔壁相邻或相对的腔壁上,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至少所述风叶位于所述风道内。由于风机组件安装在风道与进风腔壁相邻或相对的腔壁上,并且风机组件的风叶位于风道内,风机组件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进风,能保证进风顺畅和进风量。

    一种防水出风罩体结构及烘干机

    公开(公告)号:CN1084252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0469239.1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防水出风罩体结构及烘干机,其中防水出风罩体结构包括出风罩,出风罩包括具有若干出风孔的出风罩本体,设置在出风罩本体上的集水器;挡水罩,安装在出风罩本体上,挡水罩对应集水器的位置上设有第一通孔,集水器用于盛接经由第一通孔处滴落的水滴,挡水罩由上往下的投影覆盖住出风罩设有出风孔的部位,且第一通孔的下端与集水器的上端之间形成出风间隙,出风孔的其中一部分风沿挡水罩的外缘吹出,另一部分沿出风间隙,从第一通孔处吹出。本发明的烘干机不仅能够防止水经出风孔落入烘干机内部,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从出风孔吹出的风不仅能够从挡水罩的外缘吹出,而且还能从挡水罩的中部吹出,增大了出风面积,提高了烘干效率。

    一种取暖器
    3.
    发明公开
    一种取暖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986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89811.7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暖器,包括:壳体,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加热组件以及分布于壳体顶部的散热孔;加湿盒,设于壳体的内部,加湿盒位于加热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加湿盒的开口上方具有用于供热气流动的对流区。现有技术中加湿盒位于顶部,热量上升时起到阻挡热气的作用,不利于电暖器散热。而且热气流从电暖器向外散发后,再沿着加湿盒外壁流动,流动过程中不断散发,因此不利于加湿盒充分散发湿气。本方案中加湿盒在电暖器内部,电暖器发散的热量、以及周围的热气流运动时均能从加湿盒开口上方流过,在对流区内热气流与加湿盒内的水充分接触,更易产生充足的水蒸气,更多的水蒸气扩散的热气流中,使加湿盒的加湿效果更好,提高用户体验。

    发热体支架组件及暖风机

    公开(公告)号:CN1097986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85456.2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热体支架组件及暖风机。发热体支架组件包括:网罩支架,网罩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PTC支架,PTC支架的顶端和两侧通过第一卡扣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PTC支架的两侧和底部通过第一锁紧件锁定在网罩支架上,PTC支架上设置有容纳槽;PTC发热体,PTC发热体的顶端和两侧通过第二卡扣组件安装在容纳槽内;固定架,固定架通过第二锁紧件安装在PTC支架上以将PTC发热体固定在PTC支架上。本发明中的暖风机发热体支架的结构简单,仅通过第一卡扣组件、第二卡扣组件、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的连接固定作用就能够实现发热体支架组件的组装,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08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0100.3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晃动机构及电器件。防晃动机构包括:外壳组件;底座组件,所述外壳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摩擦支撑组件,所述摩擦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摩擦件、第二摩擦件以及滚动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组件的底部,所述第二摩擦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的顶部,所述滚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且所述滚动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一摩擦件和所述第二摩擦件之间均为多点接触或线接触或面接触。本发明通过在机身和支撑件之间增加防晃动机构,当人手推动整机时,机身晃动小,便于保持平稳,同时保证支撑件不易被损坏,增加使用寿命,可靠性高,运行稳定。

    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干衣机

    公开(公告)号:CN1090238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12383.0

    申请日:2018-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干衣机,其中,烘干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湿度信息;当第一湿度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吹风装置输出低温风并开启排风装置;获取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获取第二湿度信息;当第二湿度信息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湿度阈值时,关闭吹风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控制方法、装置和干衣机,在湿度大于第一预设湿度阈值的情况下,改变现有技术持续吹高温风的烘干方式,采用低温风进行吹干。由于在进行低温风吹干的过程中无需加热,能够减少烘干的耗电量,并且低温风不会升高烘干的温度,能够有效保护衣物,避免高温损坏衣物。

    组成柜体的折叠撑杆及具有该撑杆的拼装式衣柜和干衣机

    公开(公告)号:CN1089145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57041.0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成柜体的折叠撑杆及具有该撑杆的拼装式衣柜和干衣机,所述折叠撑杆包括:中间转接件;若干根连杆,所述连杆转动设置在所述中间转接件上,具有相向转动的折叠位置以及相背转动的展开位置;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杆上受驱动地朝向所述中间转接件伸缩滑动的伸缩限位件,所述中间转接件上设有当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与所述伸缩限位件配合相连的连接端。通过可以折叠的折叠撑杆和限位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组成拼装式柜体的连接杆无法简单快速地实现伸长或缩短的问题。

    干衣机衣架及干衣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24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98392.9

    申请日:2018-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F58/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衣机衣架及干衣机。所述干衣机衣架包括衣架主体,用于对干衣机衣架提供支撑;支撑杆,安装在衣架主体上,用于对干衣机衣架上的衣罩提供支撑;其中,支撑杆为伸缩杆,包括若干伸缩管段,相邻两伸缩管段之间存在管径差并相互嵌套。需要使用干衣机干衣时,只需将支撑杆分别向前后拉出展开,完成干衣机衣架的展开,便可将干衣机中的衣罩撑起;当干衣完成后不需要使用干衣机时,只需将支撑杆分别向内缩进去,便可实现干衣机衣架的收纳,此时可将干衣机衣架收纳于床底或门后,减少了干衣机衣架的占地,由于无需将干衣机衣架的拆卸,保证了干衣机衣架零件的寿命,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日常使用。

    一种用于固定元器件的安装结构、发热体组件及发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1284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841255.9

    申请日:2018-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12 H05B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元器件的安装结构、发热体组件及发热装置,属于检测元件的安装技术领域,其中用于固定元器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具有用于容纳元器件的限位槽,在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横截面为折弯形的槽道;固定耳,连接在元器件上,具有伸出所述元器件的至少两侧翼的薄片形结构,将所述元器件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后,所述固定耳两侧翼的薄片形结构通过弹性形变卡入所述限位槽两侧折弯形的槽道内;本发明的用于固定元器件的安装结构,在用于容纳元器件的限位槽的侧边设有折弯形的槽道,能够将连接在元器件上的固定耳插入槽道后,使固定耳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对元器件轴向方向的卡死,避免了元器件产生轴向的晃动。

    摇头机构及具有摇头机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378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010158650.4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摇头机构及具有摇头机构的装置,摇头机构包括:动力装置,具有输出旋转动力的动力输出端;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曲柄一端与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杆一端与曲柄的另一端铰接;转动结构,与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在连杆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构成结构,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构成结构,与转动结构固定连接;滚动结构,设于第一构成结构与转动结构之间,并与第一构成结构和转动结构两者至少其中之一滚动接触。由于是通过曲柄做圆周运动的方式来将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转动结构,不会出现抖动;此外,由于滚动结构与第一构成结构和转动结构两者至少其中之一滚动接触,具有蹿动小的特性,实现了整机摇头平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