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射回油系统及空调机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51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4775.9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引射回油系统及空调机组,该引射回油系统包括:蒸发器,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内储存的制冷剂具有第一液面;引射器,至少设置有两个;以及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一一对应引射器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管路的第一端与引射器的第一入口连通,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取液口,第一管路的第二端进入第一容置腔并向第一液面延伸,且取液口与第一液面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管路的取液口尽可能地靠近第一液面设置,使得液态制冷剂的表面的润滑油能分别从多个取液口进入第一管路,从而大幅提升取液效率,同时可避免过多液态制冷剂经引射器进入油箱中,防止油箱油温过低、油箱压力过高,保证空调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轴承供气装置、水蒸气压缩机、能量转换设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24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40253.8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供气装置、水蒸气压缩机、能量转换设备及控制方法。其中,该轴承供气装置,应用于水蒸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用于将外部空气压缩后排出;储气罐,其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恒压罐,其中包括:活动隔板,用于将所述恒压罐分隔成供气间室和回气间室;复位弹簧,其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恒压罐的底部,其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隔板上;所述供气间室,其进口端连通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端,其出口端连通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轴承间室;所述回气间室,其进口端连通所述轴承间室,其出口端连通所述储气罐的第二进口端。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供气压强的稳定性,进而延长水蒸气压缩机的轴承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循环回路、热泵系统、空调器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8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48588.6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循环回路、热泵系统、空调器以及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润滑油循环回路中,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冷却润滑,冷却效果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包括回收管路和驱动结构,其中,回收管路的一侧连接蒸发器、另一侧连接压缩机,回收管路上设置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将蒸发器内的含油冷媒引向压缩机。将蒸发器中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引至压缩机,在压缩机中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中的冷媒蒸发为气态,冷媒蒸发时能够吸收大量热量,显著的降低润滑油温度,而润滑油受热不蒸发,从冷媒中分离出来,实现润滑油的提纯、回收、冷却。

    轴承供气装置、水蒸气压缩机、能量转换设备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224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40253.8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承供气装置、水蒸气压缩机、能量转换设备及控制方法。其中,该轴承供气装置,应用于水蒸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用于将外部空气压缩后排出;储气罐,其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排气口;恒压罐,其中包括:活动隔板,用于将所述恒压罐分隔成供气间室和回气间室;复位弹簧,其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恒压罐的底部,其第二端固定在所述活动隔板上;所述供气间室,其进口端连通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端,其出口端连通所述水蒸气压缩机的轴承间室;所述回气间室,其进口端连通所述轴承间室,其出口端连通所述储气罐的第二进口端。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供气压强的稳定性,进而延长水蒸气压缩机的轴承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冷却结构及空调机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40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74950.8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冷却结构以及空调机组,冷却结构包括:油箱和预冷罐,油箱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压缩机的供油口,回气口通过回气管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蒸发器;预冷罐的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油口,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连接所述空调机组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用于导入气液混合冷媒对润滑油进行预冷和混合,混合出液口连接所述油箱的进油口。本发明通过在油箱前置预冷罐,使润滑油在预冷罐中可以通过气液混合物状态的冷媒先进行预冷却,同时与预冷罐中的气液混合冷媒混合。而且由于液态冷媒在油箱中再次闪发时是与润滑油混合在一起的,此时闪发增加了冷媒与润滑油的换热面积从而充分冷却。

    冷水机组及空调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682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021802.1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及空调,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以及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排气管,所述冷水机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排气管上的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可与所述排气管换热,以降低所述排气管内气体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从冷凝器取液态冷媒至该降噪组件中,对排气管进行降温,能够降低机组运行过程中排气所产生的噪音。

    一种引射器、制冷系统的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8189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19327.6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射器、制冷系统的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包括:引出管,引出管内设置有引出通道;射流管,引出管套设在射流管上,射流管内设置有射流通道和容纳射流通道的容纳腔,射流通道和容纳腔均与引出通道连通;射流通道包括第一射流通道和多个第二射流通道,第一射流通道和引出通道同轴设置,多个第二射流通道与第一射流通道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射流通道环绕第一射流通道,以使第一射流通道位于多个第二射流通道的中心位置;引入管,引入管与射流管连接,引入管的一端延伸至容纳腔内。本发明的引射器、制冷系统的回油装置及空调机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引射器的引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冷水机组及空调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682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21802.1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及空调,所述冷水机组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连通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管、以及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的排气管,所述冷水机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排气管上的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可与所述排气管换热,以降低所述排气管内气体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从冷凝器取液态冷媒至该降噪组件中,对排气管进行降温,能够降低机组运行过程中排气所产生的噪音。

    轴承供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250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71756.6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供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轴承供气系统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排气口连通,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排液口连通;引射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轴承供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引射装置将蒸发器处的气态冷媒和/或液态冷媒送至压缩机的轴承处,实现对轴承处的温度和/或压力的实时控制,保证轴承稳定安全运行,降低电机冷却负荷,保证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根据轴承处的温度控制选择蒸发器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从而实现对温度的可靠调节,根据轴承处的供气压力对引射装置获取蒸发器内冷媒流量进行控制,避免轴承处压力过高而影响轴承运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轴承及压缩机的可靠性。

    润滑油循环回路、热泵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829632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2518897.X

    申请日:2022-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循环回路、热泵系统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润滑油循环回路中,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冷却润滑,冷却效果相对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包括回收管路和驱动结构,其中,回收管路的一侧连接蒸发器、另一侧连接压缩机,回收管路上设置驱动结构,驱动结构用于将蒸发器内的含油冷媒引向压缩机。将蒸发器中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引至压缩机,在压缩机中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中的冷媒蒸发为气态,冷媒蒸发时能够吸收大量热量,显著的降低润滑油温度,而润滑油受热不蒸发,从冷媒中分离出来,实现润滑油的提纯、回收、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