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及其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2034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110030411.1

    申请日:201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及其出风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除湿机包括:冷凝器,位于除湿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第一主管道,连接于冷凝器的一侧;第二主管道,连接于冷凝器的另一侧;感温元件,设置于出风口处,用于采集冷凝器的出风温度;温度调节装置,连接于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之间,用于对冷凝器的出风温度进行调节;以及控制器,连接于感温元件和温度调节装置之间,用于比较冷凝器的出风温度和预设的出风温度,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温度调节装置对冷凝器的出风温度进行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控制除湿机的出风温度达到预设值,且能恒温控制。

    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637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8622.0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箱体,在箱体内设有新风道,第二冷凝器及蒸发器位于新风道内,且第二冷凝器靠近新风道的出风侧、蒸发器位于新风道的进风侧;所述箱体、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及节流元件均为至少两个,在各所述箱体内均设有所述新风道,各所述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分别位于相应的新风道内,各所述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通过连接管连接而成新风管路,各新风管路并联后再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节省室内空间,减少能耗。

    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6825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864.9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该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在基板内设有第一冷媒通道,第一冷媒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进口及第一通道出口;第一冷媒通道从第一通道进口至第一通道出口依次为第一直线段、反向弯折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及往复弯折段;反向弯折段呈180度弯折,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第一直线段及第二直线段均位于第一侧边,且第一直线段相对于第二直线段更靠近于第一侧边,第三直线段从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延伸,往复弯折段位于基板的第二侧边与第二弯折段之间。本发明可以利用冷媒对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且散热器中的冷媒通道布局合理,冷却效率高。

    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68256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010548864.9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热泵系统,该热泵用电气元件散热器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在基板内设有第一冷媒通道,第一冷媒通道包括第一通道进口及第一通道出口;第一冷媒通道从第一通道进口至第一通道出口依次为第一直线段、反向弯折段、第二直线段、第三直线段及往复弯折段;反向弯折段呈180度弯折,第一直线段、第二直线段相互平行,第一直线段及第二直线段均位于第一侧边,且第一直线段相对于第二直线段更靠近于第一侧边,第三直线段从第一侧边向第二侧边延伸,往复弯折段位于基板的第二侧边与第二弯折段之间。本发明可以利用冷媒对电气元件进行散热,且散热器中的冷媒通道布局合理,冷却效率高。

    除湿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6376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1776.9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壳体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离结构,隔离结构将壳体内部分为相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限定第一腔室的第一腔室壁上,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位于第一腔室内并依次沿进风至出风方向排布,连通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压缩机位于第二腔室内,压缩机的冷媒入口通过穿过隔离结构的管路与蒸发器连接,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冷凝器连接后通过穿过隔离结构的管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根据本发明的除湿机,具有体积小,能效高的优点。

    直流同步电机及其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994747U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20042424.6

    申请日:2011-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流同步电机的冷却系统,其在电机转子内部设有开孔。较佳的,该开孔包括设在转子的轴心的轴心孔,以及设在转子的永磁体和磁套上与轴心孔相通的沿径向方向或与径向成一定角度的径向孔。直流同步电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冷却系统后,冷却介质从转子流过,首先将转子的温度降低下来,同时冷却介质被离心力甩出转子后,具有一定的径向速度,加大冷却介质与定子的相对流动速度,可以加强冷却介质与定子的换热强度。

    除湿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17015U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20650989.8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壳体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离结构,隔离结构将壳体内部分为相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限定第一腔室的第一腔室壁上,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位于第一腔室内并依次沿进风至出风方向排布,连通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膨胀阀;压缩机位于第二腔室内,压缩机的冷媒入口通过穿过隔离结构的管路与蒸发器连接,压缩机的冷媒出口与第二冷凝器连接后通过穿过隔离结构的管路与第一冷凝器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具有体积小,能效高的优点。

    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26052U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20671975.4

    申请日:2010-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联式新风除湿机组,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及箱体,在箱体内设有新风道,第二冷凝器及蒸发器位于新风道内,且第二冷凝器靠近新风道的出风侧、蒸发器位于新风道的进风侧;所述箱体、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及节流元件均为至少两个,在各所述箱体内均设有所述新风道,各所述蒸发器、第二冷凝器分别位于相应的新风道内,各所述第二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通过连接管连接而成新风管路,各新风管路并联后再与所述压缩机、第一冷凝器连接而形成换热工质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节省室内空间,减少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