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1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27710.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包括换热流路和散热流路,换热流路包括由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的循环流路;换热流路能够与散热流路进行换热,以对散热流路进行降温;散热流路用于对车辆的主驱电机进行散热。根据本申请的换热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能够对车辆的主驱电机进行有效散热。

    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和一种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3673375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210333079.0

    申请日:2012-09-10

    Inventor: 苏东波 刘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A30/278 Y02B30/62 Y02B30/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床和与第一吸附床进行传质的第一蒸发器;第二吸附床和与第二吸附床进行传质的第二蒸发器;进口分别与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相连通的冷凝器,冷凝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相连通,冷凝器的底端向其顶端方向凹陷,并形成供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嵌入的凹陷部。上述双床连续吸附式制冷系统,在冷凝器的底端设有供第一吸附床和第二吸附床嵌入的凹陷部,使第一吸附床、第二吸附床和冷凝器之间的布置更加紧凑,减小了双床连续式吸附式制冷系统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对双床连续式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的限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和一种双床连续式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

    纯电动公交车及其电池降温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498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51792.5

    申请日:2023-06-25

    Inventor: 刘岩 谭锋 李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降温控制方法、装置、纯电动公交车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纯电动公交车在高温环境中停歇的情况下,若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大于第一设定温度阈值,则控制集成液冷空调机组开启,控制空调制冷系统关闭,并控制电池降温系统开启,以提前对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进行降温;之后,若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已降低至低于第二设定温度阈值,则控制集成液冷空调机组关闭;若确定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未降低至低于第二设定温度阈值,则维持集成液冷空调机组开启。该方案,通过兼顾纯电动公交车的电池冷却与空调制冷的协同控制策略,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同时保证车内人员的舒适性。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905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76355.X

    申请日:2022-05-25

    Inventor: 李珂 刘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载空调的空调回风温度、司机室温度和空调目标温度;在所述车载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下,基于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空调目标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空调回风温度和所述当前运行模式下的司机室温度中的至少之一,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所述车内风机的运行挡位。该方案,通过结合空调回风温度、司机室温度和空调目标温度,控制压缩机运行频率和车内风机的运行挡位,避免压缩机频繁启停,有利于提升乘客的舒适性体验。

    汽车用风道结构及汽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4519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76985.0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风道结构及汽车,汽车用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和挡板。壳体包括顶板和侧壁,侧壁为两个,并分别连接在顶板的两侧,形成向下开口的容纳腔。在容纳腔内部设置有第一换热器,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轴线水平的第二通气孔,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进入容纳腔,并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二通气孔流出,或者外部空气通过第二通气孔进入容纳腔,并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从第一通气孔流出。挡板设置在第一通气孔的上方,并连接在顶板上,用以遮挡通气孔。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保证风道畅通,进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优点。

    空调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85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77243.5

    申请日:2015-12-21

    Inventor: 张阳 涂小苹 刘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3 F24F12/00 F25B4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顺次连接并形成回路的压缩机(10)、室内换热装置(20)以及室外换热装置(30),空调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换热装置(20)和室外换热装置(30)之间的热能储蓄器(4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的除霜方法使室内温度波动大,影响舒适性的问题。

    空调多联机缺氟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5453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53967.0

    申请日:2015-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2 F24F11/30 F24F11/65 F24F2110/10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多联机缺氟的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判断空调多联机是否符合预设的缺氟检测条件;若空调多联机符合缺氟检测条件,则启动空调多联机的压缩机,并控制空调多联机进入工作模式;在压缩机运行预设时间之后,通过空调多联机的感温包采集空调多联机的工作温度;根据工作温度得到空调多联机在工作模式下的缺氟检测结果;基于空调多联机在工作模式下的缺氟检测结果,生成空调多联机是否缺氟的提示信息。本发明通过空调多联机的感温包实现了缺氟检测,从而达到了简化工艺设计,节省成本的目的。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73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3096.4

    申请日:2012-09-10

    Inventor: 苏东波 刘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换热器;该蒸发式冷凝器用于吸附式制冷系统,壳体上设置有分别供制冷剂流入和流出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壳体的底端设置有水槽,壳体的底壳部分向其顶壳方向凹陷,并形成供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吸附床嵌入的凹陷部;换热器的第二进口与壳体的第一进口相连通,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壳体的第一出口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配置冷却塔等相关设备;同时,吸附床可嵌入蒸发式冷凝器的壳体的凹陷部中,很明显,简化了整个吸附式制冷系统,也减少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占地面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