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43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14788.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9C70/34 , B29L31/30 , B29K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预浸料的船体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模具涂抹脱模剂;S2,铺贴壳板首次预浸料;S3,撕离普通真空辅料;S4,于壳板首次预浸料上进行铺贴壳板后续预浸料;S5,描画骨架标识线;S6,将泡沫骨架的表面包覆胶膜后粘接泡沫芯材;S7,于泡沫骨架的表面进行骨架首次预浸料;S8,撕离普通真空辅料;S9,于骨架首次预浸料上进行铺贴骨架后续预浸料;S10,铺设耐高温真空辅料;S11,加热固化;S12,脱模。采用预浸料对船体进行建造,保证尺寸精度高,壳板与骨架一次性固化成型船体,使船体与骨架形成一体,确保了骨架粘接的强度,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780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1500844.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用途双体船,包括半潜式的左艇体、连接桥和半潜式的右艇体,左艇体和右艇体同型体的结构、且对称连接于连接桥的两侧;左艇体和右艇体的外侧分别浮托式连接有左浮筒护舷和右浮筒护舷,左艇体与右艇体上铺设有主甲板,左艇体与左浮筒护舷之间铺设有与主甲板平齐设置的左走道甲板,右艇体与右浮筒护舷之间铺设有与主甲板平齐设置的右走道甲板;左艇体、连接桥和右艇体采用一体化模块,左浮筒护舷和右浮筒护舷也采用结构相同的一体化模块,采用模块化组装,使船体各部件可拆卸的运输现场组装,缩小运输尺度,减少运输费用,避免了部分交通受限问题;而且维修保养方便,无须专业人员即可对船体损坏模块更换,降低了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6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1415194.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防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救援无人艇以及救援方法,包括无人艇主体,无人艇主体包括救援腔以及浮力腔,救援腔与浮力腔为上下分布设置,救援腔相对于水面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当救援腔处于第一位置时,救援腔低于水面,救援腔与水面接通,落水人员由水面进入救援腔;当救援腔处于第二位置时,救援腔高于水面,落水人员在救援腔内脱离水面。本发明通过设置救援腔以及浮力腔,借助于空气螺旋桨向下的作用力,改变无人艇的浮态,将落水人员漂入无人艇内以完成救援,本发明能够降低救援难度,节省救援时间,节省落水人员的体力,使得落水人员能够及时获得生命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793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14977.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采用预浸料的船体模具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模具的阳模涂抹脱模剂;S2,于阳模建造阴模;S3,铺贴阴模首次预浸料;S3,撕离普通真空辅料;S4,于阴模首次预浸料上进行铺贴阴模后续预浸料;S5,铺设耐高温真空辅料;S6,加热固化;S7,于阴模后续预浸料表面放置加强材;S8,对船体模具进行脱模。采用预浸料对船体模具进行建造,预浸料采用的组分包括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碳纤维具有轻质、高强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优良,环氧树脂亦可耐高温,确保了模具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可满足船体产品在60℃‑200℃高温下固化的要求,且模具尺寸精度高,变形量小,强度、刚度均优于传统的复合材料模具。
-
公开(公告)号:CN112478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500844.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用途双体船,包括半潜式的左艇体、连接桥和半潜式的右艇体,左艇体和右艇体同型体的结构、且对称连接于连接桥的两侧;左艇体和右艇体的外侧分别浮托式连接有左浮筒护舷和右浮筒护舷,左艇体与右艇体上铺设有主甲板,左艇体与左浮筒护舷之间铺设有与主甲板平齐设置的左走道甲板,右艇体与右浮筒护舷之间铺设有与主甲板平齐设置的右走道甲板;左艇体、连接桥和右艇体采用一体化模块,左浮筒护舷和右浮筒护舷也采用结构相同的一体化模块,采用模块化组装,使船体各部件可拆卸的运输现场组装,缩小运输尺度,减少运输费用,避免了部分交通受限问题;而且维修保养方便,无须专业人员即可对船体损坏模块更换,降低了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620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4890.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珠海科技学院 ,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升降前转向节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车可升降前悬架,包括主转向节梁,主转向节梁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主转向节梁的顶部两侧活动连接有升降减震机构,主转向节梁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转向机构,主转向节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当水陆两栖车在陆地上行驶时,该种升降前悬架便发挥普通转向节的作用,缓冲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和车身的振动;当水陆两栖车在水中行驶时,这种升降前悬架通过液压油缸将转向节机构和车轮系统升起,通过减少因伸入水下的行驶机构所造成的涡流损失来达到减少阻力和增加行驶速度的目的,并且能有效的降低转向节系统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951564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15194.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防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救援无人艇以及救援方法,包括无人艇主体,无人艇主体包括救援腔以及浮力腔,救援腔与浮力腔为上下分布设置,救援腔相对于水面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当救援腔处于第一位置时,救援腔低于水面,救援腔与水面接通,落水人员由水面进入救援腔;当救援腔处于第二位置时,救援腔高于水面,落水人员在救援腔内脱离水面。本发明通过设置救援腔以及浮力腔,借助于空气螺旋桨向下的作用力,改变无人艇的浮态,将落水人员漂入无人艇内以完成救援,本发明能够降低救援难度,节省救援时间,节省落水人员的体力,使得落水人员能够及时获得生命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568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6800.2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防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攻防兼备的船艇。本发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外侧围设有船侧体,所述船侧体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笼结构,所述船体的首部具有与所述金属笼结构连接的攻击碰撞部,所述攻击碰撞部包括高强度层和第一弹性吸能层,所述第一弹性吸能层位于所述船侧体的外侧,所述高强度层位于所述第一弹性吸能层的外侧,所述高强度层与所述第一弹性吸能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缓冲层,所述第一弹性吸能层与所述船侧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缓冲。本发明应用于船艇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3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020349.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载推进液压及电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推进系统以及主、二驾控制开关板,推进系统包括油箱、压载泵系统、安全阀、方向肽泵、方向油缸系统、纵倾油缸系统、公共电磁阀,压载泵系统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油箱,用于为系统提供工作油压,油箱通过第二管路与方向油缸系统、纵倾油缸系统、公共电磁阀连接,方向肽泵的A、B口与方向油缸系统连接,方向肽泵的T口分别与纵倾油缸系统、公共电磁阀连接,方向肽泵的P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至油箱。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船舶的正常和应急操控,保障船艇的正常安全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292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83363.2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深圳市海斯比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市海斯比防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市海斯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喷泉以及消防的无人艇,无人艇主体上设置有PLC控制器、推进器、导航仪以及喷泉装置,PLC控制器分别与推进器以及导航仪连接,喷泉装置包括喷泉管道、供水泵以及喷口电机,喷泉管道上下两端分别与设置有喷口以及进水口,喷口位置处设置有喷口电机,进水口位置处设置有供水泵,喷口电机以及供水泵均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创造通过在无人艇上设置有喷泉装置,能够实现移动喷泉,通过设置音响、射灯,能够实现喷泉绚丽动人的景象,多艇协同,通过程序控制,形成动态的系统喷泉造型,本发明创造还可以兼做消防,用于水上救火,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