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38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1515278.9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株式会社 , 汉田大学产学协力机构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车辆底板结构包括一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成彼此面对、并分别延车辆长度方向布置的侧封条,布置在一对侧封条之间且包括一对分别沿一对侧封条布置的纵向框架和至少一个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安装在一对纵向框架之间的横向框架的底板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由底板框架提供的空间中且包括用于吸收冲击的材料的芯结构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3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557421.7
申请日:2019-06-25
IPC: C09D175/04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聚氨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类涂料组合物、聚氨酯‑二氧化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涂料组合物,该涂料组合物包括:聚氨酯;和在它们的结构中具有胺官能团和氟官能团的两亲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还提供了包含涂料组合物的聚氨酯‑二氧化硅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522881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510599102.4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G13/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增强减振器壳体的结构,包括:减振器壳体,所述减振器壳体连接减振器安装板和前纵梁。前挡泥板内板,所述前挡泥板内板连接所述减振器安装板和所述前纵梁。所述前挡泥板内板联接至所述减振器壳体的外表面并且与所述减振器壳体的一部分重叠从而与所述减振器壳体形成车轮罩。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从所述减振器壳体和所述前挡泥板内板的重叠部分的侧部连接至所述前纵梁的副车架安装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726265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1122598.7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5/10 , B21J15/043 , B21J15/105 , B21J15/147 , B21J15/326 , B29C65/562 , B29C66/006 , B29C66/1122 , B29C66/21 , B29C66/41 , B29C66/721 , B29C66/742 , B29C66/80 , B21J15/32 , B21J15/36 , B29C65/602 , B29C66/8322
Abstract: 一种用于安装抽心铆钉的装置,其被构造成将具有铆钉本体和钉芯的抽心铆钉安装在板材上,所述装置可以包括:铆钉夹具,其容纳钉芯并且朝向板材挤压铆钉头;钉芯夹具,其设置在铆钉夹具的内部并且与铆钉夹具分别移动从而夹持并拉动所容纳的钉芯;以及冲击件,其设置在铆钉夹具的内部以容纳钉芯夹具,并且向夹持钉芯的钉芯夹具施加压力,以将钉芯夹具连同钉芯一起提起。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891781.7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体的侧面结构。一种车体的实施例侧面结构包括:侧面主体;围板,联接到侧面主体,并具有开口;以及侧面外板,包括塑料复合材料并联接到围板。在实施例中,围板包括:多个支柱加固部,联接到设置在侧面主体上的多个支柱;侧梁加固部,联接到设置在侧面主体上的侧梁,并连接到多个支柱加固部;以及后轮拱加固部,联接到设置在侧面主体上的后轮拱,并连接到多个支柱加固部。
-
公开(公告)号:CN116142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211086.3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塑料复合材料板。塑料复合材料板包括粘接到设置在车身框架中的第一接合部的车顶板部。车顶延伸部从车顶板部的边缘延伸并粘接到设置在车身框架中的第二接合部。
-
-
-
-
公开(公告)号:CN10728366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611101956.6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冲击吸收增强件,所述冲击吸收单元设置在形成车身的内部构件与外部构件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吸收冲击,所述冲击吸收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吸收体,所述第一吸收体包含复合材料并且从内部构件的内侧的表面朝向外部构件突出并且具有在第一吸收体中形成的打开的接收空间;和第二吸收体,所述第二吸收体包含复合材料并且从外部构件的内侧的表面朝向内部构件突出使得第二吸收体插入打开的接收空间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