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内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5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80058806.5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形成车门的窗框的车辆用门框具备形成玻璃滑槽收纳部的外部部件和具有成为窗框的骨架的主体部且与外部部件结合的长条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具备形成该收纳部的一部分的边缘部及设置于边缘部且具有朝车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回折部。内部部件具有朝主体部的车外侧延伸的延伸突出部及设置于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该边缘部被插入回折部的开口部,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具有前端面,在前端面朝车外侧突出形成突起部,该突起部配置于内部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能通过电阻焊接时电流集中产生的加热而熔融,使前端面和与该前端面对置的回折部的对置部加压接合。突起部具有前端,前端的剖面形状为朝车外侧突出的弧状。

    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内部部件

    公开(公告)号:CN1039875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58806.5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形成车门的窗框的车辆用门框具备形成玻璃滑槽收纳部的外部部件和具有成为窗框的骨架的主体部且与外部部件结合的长条状内部部件。外部部件具备形成该收纳部的一部分的边缘部及设置于边缘部且具有朝车内侧开口的开口部的剖面大致呈U字状的回折部。内部部件具有朝主体部的车外侧延伸的延伸突出部及设置于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该边缘部被插入回折部的开口部,延伸突出部的边缘部具有前端面,在前端面朝车外侧突出形成突起部,该突起部配置于内部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能通过电阻焊接时电流集中产生的加热而熔融,使前端面和与该前端面对置的回折部的对置部加压接合。突起部具有前端,前端的剖面形状为朝车外侧突出的弧状。

    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和门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410281U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90000836.1

    申请日:2011-1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4 B60J10/74 B60J10/80 B60J10/88

    Abstract: 一种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包括:用于将门框上部的凸缘部(11b)夹在中间的外缘侧侧壁部(21)和内缘侧侧壁部(22);用于将外缘侧侧壁部(21)的车外侧端部和内缘侧侧壁部(22)的车外侧端部相互连接的车外侧侧壁部(23);玻璃滑槽部(24a,24b);和本体密封唇部(25a,25b)。一体模制件还包括用于从外缘侧与形成在上部的外缘侧上的第一接合部(C1)形成弹性接合的外缘侧接合部(26);以及用于从内缘侧与形成在上部的内缘侧上的第二接合部(C2)形成弹性接合的内缘侧接合部(2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门框结构,该门框结构包括具有凸缘部并包围车门的窗口的门框以及要组装到门框的玻璃滑槽一体模制件。

    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中间体

    公开(公告)号:CN205686149U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90000980.9

    申请日:2014-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02 B23K11/14 B23K2101/006 B23K21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用门框以及车辆用门框的中间体。车辆用门框具备:形成玻璃滑槽收纳部的外侧部件、以及构成为与外侧部件结合的内侧部件。外侧部件具有剖面大致U字状的折返部、以及返回部。返回部将玻璃滑槽收纳部的相比折返部更接近基端部的部位平坦地隆起至少达到折返部的第1侧端的位置。内侧部件具有伸出部、以及设置于伸出部的缘部的前端面。在前端面设置有向第1侧突出的突起部。突起部配置在内侧部件的长边方向的规定位置,通过电阻焊接时的电流集中而被加热熔融,从而将前端面以及折返部的对置的部分加压接合。

    车门框构造体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81222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90000400.7

    申请日:2012-01-20

    Inventor: 佐藤荣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B60J10/76 B60J10/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框构造体,能够容易地弯曲嵌条部,且不会因雨滴等浸入而导致车门框的端部生锈。与形成车门框(31)的第二凸缘部(312b)的部分连接的第二端部(B)位于玻璃导槽(33)的内壁部(331)和面朝内壁部(331)的框主体部(311)之间。并且,嵌条部(32)的卡合部(324)局部地连结于沿着纵部车门框构造体(3)的延伸设置方向的第三侧壁部(323)的多个部位。

    车辆用门窗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00947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38976.X

    申请日:2013-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廉价地构成的车辆用门窗框。后侧立柱部(2)具有:主体部(4),其由一张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且沿其长度方向形成有向车辆内侧凹下的凹陷部(42);和玻璃导槽部(5),其由一张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以其长度方向与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组装于主体部(4),具有覆盖凹陷部(42)的开口面的内壁部(53),并且供用于对能够移动地安装于门面板(DP)的门玻璃(DG)的移动进行引导的玻璃导向件安装。另外,凹陷部构成为凹陷的深度随着从位于门面板的上表面的部分朝向上方而减少。而且,在主体部上形成有密封条导槽部(43),其供用于对车辆的车身与后侧立柱部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条(WS)安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