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控半主动船舶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028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3315.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泵控半主动船舶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主动补偿液压模块、被动补偿液压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器和运动传感器;被动补偿液压模块包括氮气瓶单元、蓄能器单元、气液转换器、第七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被动补偿非对称液压缸;主动补偿液压模块包括第三蓄能器、伺服电机、双向定量液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主动补偿非对称液压缸、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本发明融合了被动补偿和主动补偿,极大提高了补偿精度和效率;采用电液伺服泵控方式,不仅保留了阀控方式控制精度高的优点,还提高了稳定性。

    泵控半主动船舶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02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63315.6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泵控半主动船舶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主动补偿液压模块、被动补偿液压模块、传感器模块、控制器和运动传感器;被动补偿液压模块包括氮气瓶单元、蓄能器单元、气液转换器、第七电磁换向阀、第四电磁换向阀和被动补偿非对称液压缸;主动补偿液压模块包括第三蓄能器、伺服电机、双向定量液压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主动补偿非对称液压缸、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本发明融合了被动补偿和主动补偿,极大提高了补偿精度和效率;采用电液伺服泵控方式,不仅保留了阀控方式控制精度高的优点,还提高了稳定性。

    双向高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及其静压支撑槽开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4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5673.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高压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及其静压支撑槽开槽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开设有上壳体油孔、上壳体轴孔及上壳体端面孔;上壳体油孔用于上壳体侧面油孔油液引入;上壳体轴孔用于安装第一传动轴;上壳体端面孔用于安装轴承及前端盖,完成上壳体元件密封;下壳体上开设有下壳体油孔、下壳体座孔、静压支撑槽及下壳体端面孔;下壳体油孔用于下壳体侧面油孔油液引入;下壳体座孔用于安装外齿圈;下壳体座孔有圆弧形凸起月牙板;下壳体端面孔用于安装后端盖,完成下壳体元件密封;上壳体和下壳体端面间由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上壳体和下壳体端面间安装定位销进行固定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静压支撑槽的开槽方法。

    用于挖掘机动臂的伺服泵控系统及能量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24005.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挖掘机动臂的伺服泵控系统,包括伺服电机、液压泵、电磁换向阀、安全溢流阀、单向阀、蓄能器和非对称缸。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和大排量液压泵的驱动端连接,大排量液压泵的第一出油口和小排量液压泵的进油口连接;大排量液压泵的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连接,小排量液压泵的出油口和第一回油口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和T口连接,小排量液压泵的第二回油口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和蓄能器的第一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前述伺服泵控系统的调控方法,解决非对称缸所带来的流量非对称问题,提高伺服泵控系统的可靠性;采用超级电容并结合能量调控方法,使能量回收与能量释放效率得到提高。

    一种变转速变排量电液动力源控制方法及液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145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9945.3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传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变转速变排量电液动力源控制方法及液压系统,具体步骤为:获取当前时刻的系统压力和系统流量;检测当前时刻的伺服电机初始转速,得到当前时刻的双向变量泵初始排量;使用遗传算法,得到双向变量泵最优排量和伺服电机最优转速;根据伺服电机最优转速调节伺服电机使得双向变量泵在最优排量和最优转速的组合点工作;双向变量泵工作期间,循环执行以上步骤实现对电液动力源的实时调控。本发明通过建立电液动力源效率模型和动态响应模型,使用智能寻优算法对电液动力源的效率和响应时间进行多目标动态寻优,协调控制伺服电机转速和双向变量泵的排量,使电液动力源在高效率、高响应区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