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4733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567082.6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双机架平整机组成品板面粗糙度特性参数计算方法,步骤如下:(1)参数收集;(2)设定目标函数初始值F0;(3)令λ2=λ2′,λ3=λ3′;(4)令λ1=k1Δ1;(5)计算当前状态下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Ras,i;(6)计算目标函数F(X);(7)判断不等式F<F0是否成立?(8)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9)定义综合压印率影响系数调节因子寻优步长Δ2;(10)令λ2=k2Δ2;(11)计算当前状态下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Ras,i;(12)计算目标函数F(X);(13)判断不等式F<F0是否成立?;(14)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等步骤。本发明在深入研究平整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粗糙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机架平整机组成品板面粗糙度特性参数计算方法,为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7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51813.X
申请日:2018-07-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1B37/00
Abstract: 一种DCR机组大变形下以稳轧为目标的轧辊工艺优化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收集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b)定义参数和中间过程量;(3)初始化kR=0;(4)计算工作辊半径R;(5)初始化kRa=0;(6)计算原始粗糙度Rar0;(7)计算摩擦系数μ;(8)计算下轧制压力P、前滑值S;(9)计算摩擦系数μ;(10)计算控制目标函数G2(Y);(11)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12)输出最佳工作辊半径Ry,最佳原始表面粗糙度Rar0y。本发明最终优化得出工作辊半径Ry和原始表面粗糙度Rar0y,实现了二次冷轧机组大变形轧制带材时能够保证生产过程稳定进行,使得带材成品率大大提高,为企业带来了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04733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567082.6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1B37/28
Abstract: 双机架平整机组成品板面粗糙度特性参数计算方法,步骤如下:(1)参数收集;(2)设定目标函数初始值F0;(3)令λ2=λ2′,λ3=λ3′;(4)令λ1=k1Δ1;(5)计算当前状态下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Ras,i;(6)计算目标函数F(X);(7)判断不等式F<F0是否成立?(8)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9)定义综合压印率影响系数调节因子寻优步长Δ2;(10)令λ2=k2Δ2;(11)计算当前状态下成品带钢表面粗糙度Ras,i;(12)计算目标函数F(X);(13)判断不等式F<F0是否成立?;(14)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等步骤。本发明在深入研究平整轧制过程中带钢表面粗糙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机架平整机组成品板面粗糙度特性参数计算方法,为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71462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313817.2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DCR机组大变形下以稳轧为目标的工艺润滑优化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二次冷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2)定义参数和中间过程量;(3)初始化kc'=0;(4)计算乳化液浓度c;(5)初始化kw=0;(6)计算乳化液流量w;(7)初始化kt=0;(8)计算初始温度t0;(9)计算摩擦系数μ;(10)计算下轧制压力P、前滑值S;(11)计算函数G3(Z);(12)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13)输出最佳乳化液浓度cy、最佳流量wy、最佳初始温度t0y。本发明实现了二次冷连轧机组在轧制稳定的前提下,输出最佳乳化液浓度cy、最佳流量wy、最佳初始温度t0y,充分发挥了乳化液冷却能力,同时使得各机架乳化液冷却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46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13817.2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DCR机组大变形下以稳轧为目标的工艺润滑优化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1)收集二次冷轧机组的主要设备与工艺参数;(2)定义参数和中间过程量;(3)初始化kc'=0;(4)计算乳化液浓度c;(5)初始化kw=0;(6)计算乳化液流量w;(7)初始化kt=0;(8)计算初始温度t0;(9)计算摩擦系数μ;(10)计算下轧制压力P、前滑值S;(11)计算函数G3(Z);(12)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13)输出最佳乳化液浓度cy、最佳流量wy、最佳初始温度t0y。本发明实现了二次冷连轧机组在轧制稳定的前提下,输出最佳乳化液浓度cy、最佳流量wy、最佳初始温度t0y,充分发挥了乳化液冷却能力,同时使得各机架乳化液冷却能力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