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557906.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行递进的多晶体内扰动随机孔隙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晶体材料的三维泰森多边形代表体元模型;步骤二:根据多晶代表体元模型,获得的晶粒集合的单元信息和全部节点信息;步骤三:基于并行递进确定晶粒集合的内部节点信息;步骤四:确定需要去除的孔隙集合;步骤五:对去除孔隙后模型的单元信息和内部节点信息重新编号;步骤六:建立晶体间的多孔隙模型。本发明利用泰森多边形建立晶粒集合,基于并行递进的多晶体内扰动随机方法,建立的孔隙结构模型,与实际的晶体材料的结构更为相似;本发明通过控制孔隙在不同坐标方向所占权重,能够控制孔隙的形貌,设计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孔隙结构,使操作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4283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529264.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近β钛合金低倍粗晶组织分布的预测与调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材料进行组织测定;S2、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变形工艺下的热压缩试样心部的低倍组织,得到不同条件参数下低倍粗晶产生所具有的规律性;S3、建立低倍粗晶的量化预测模型;S4、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实现近β钛合金低倍粗晶分布的可视化预测;S5、低倍粗晶的调控。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预测近β钛合金低倍粗晶出现时的变形温度、应变量和应变速率,解决实际生产中低倍粗晶不可控的难题,进而可根据该方法制定更合理的变形工艺来避免低倍粗晶,使得锻件组织、性能更均匀和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35900.2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常应变速率敏感性的节镍双相不锈钢及其制法,该钢主要化学成分为C0.02‑0.05%、Si0.12‑0.30%、Mn4.1‑5.1%、Ni0.18‑0.26%、Cr17.85‑21.05%、N0.2‑0.35%、B0.05‑0.15%、稀土元素0.02‑0.10%,通过Mn‑N合金化代替部分Ni等昂贵元素以节约成本并调整奥氏体含量及稳定性。其制法主要包括:冶炼、热加工、冷变形及固溶处理等,该钢通过拉伸试验展现反常应变速率敏感性,能充分发挥其在高速变形过程中的TRIP效应;微拉深成形试验验证其适应高速成形性能的可行性,有效突破了传统亚稳双相不锈钢在高速成形工艺中的壁垒。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57906.8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并行递进的多晶体内扰动随机孔隙模型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晶体材料的三维泰森多边形代表体元模型;步骤二:根据多晶代表体元模型,获得的晶粒集合的单元信息和全部节点信息;步骤三:基于并行递进确定晶粒集合的内部节点信息;步骤四:确定需要去除的孔隙集合;步骤五:对去除孔隙后模型的单元信息和内部节点信息重新编号;步骤六:建立晶体间的多孔隙模型。本发明利用泰森多边形建立晶粒集合,基于并行递进的多晶体内扰动随机方法,建立的孔隙结构模型,与实际的晶体材料的结构更为相似;本发明通过控制孔隙在不同坐标方向所占权重,能够控制孔隙的形貌,设计不同尺寸和结构的孔隙结构,使操作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3362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3501.7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合金钢锻件中晶粒组织均匀性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合金钢锻件进行热压缩试验;根据获得的流变应力曲线,建立合金钢锻件的本构模型;根据获得的压缩后试样,进行合金钢锻件的金相试验,并建立合金钢锻件的动态再结晶相关模型;然后,将获得的合金钢锻件成形后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分布分为完全再结晶区和未完全再结晶区,并建立完全再结晶区晶粒组织均匀性评价函数M和未完全再结晶晶粒组织均匀性评价函数K;最后根据M值或者K值的大小分别判断晶粒组织均匀性的好坏,其中函数值越小,代表晶粒组织均匀性越好,反之,则越差。本发明为制定、优化和定量评价合金钢成形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1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85550.X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轮踏面损伤测试装置,包括模拟机构、驱动机构和制动机构,轮试样与钢轨轮相抵接,可模拟轮对与铁轨的滚动接触,轮试样套装于车轮轴上,且轮试样与车轮轴键连接,车轮轴上设置加载座,加载座与车轮轴之间设置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球轴承,通过设置在加载座上的加载板可以实现对轮试样同时加载横向风载和轴重,从而模拟列车轮对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同时承受轴重和风载时车轮踏面的滚动接触磨损和疲劳损伤,继而对踏面损伤进行检测,有利于后续作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71466.7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3/2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复相材料界面损伤模型的建模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包括:S1、获取复相材料的三维泰森多边形代表体元模型;S2、提取步骤S1获得的晶粒集合的节点信息;S3、获取晶粒集合的单元面;S4、获取晶粒集合间的界面信息;S5、判断界面所属的晶粒集合;S6、根据步骤S5建立的界面所属的晶粒信息,利用倍数因子建立新的节点编号;S7、根据建立的新节点以及节点连接时的对应关系,建立零厚度的界面单元;S8、建立复相材料相组织集合模型;S9、对复相材料相组织集合模型进行晶界单元与相界单元的分类。本发明建立的复相材料模型中对相界和晶界做出分类,依据两种界面不同的材料性能,赋予不同损伤参数,能够模拟沿相界裂纹和穿相裂纹的演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7590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71850.8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超塑性异构双相细晶中锰钢的方法及制备的中锰钢,具体步骤为:按C的含量为0.1~0.3%,Mn的含量为4%~12%,Si的含量小于3%,Al的含量小于4%,其余为Fe元素及杂质配置中锰钢的化学成分进行冶炼并浇铸成铸锭,并将铸锭锻造,空冷至室温后切割得到板材坯;对板材坯依次采用小变形温轧、小变形冷轧和超塑性变形工艺,制备超塑性异构双相细晶中锰钢。中锰钢的材料组织由奥氏体与铁素体组成,奥氏体,包括粗晶奥氏体和细晶奥氏体,铁素体在中锰钢的材料组织中占比为40‑50%,粗晶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范围为10‑20μm,细晶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范围为1‑5μm。本发明通过工艺制备具有超塑性变形力学性能的异构双相细晶中锰钢,从而拓宽先进汽车板材成形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485550.X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轮踏面损伤测试装置,包括模拟机构、驱动机构和制动机构,轮试样与钢轨轮相抵接,可模拟轮对与铁轨的滚动接触,轮试样套装于车轮轴上,且轮试样与车轮轴键连接,车轮轴上设置加载座,加载座与车轮轴之间设置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球轴承,通过设置在加载座上的加载板可以实现对轮试样同时加载横向风载和轴重,从而模拟列车轮对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同时承受轴重和风载时车轮踏面的滚动接触磨损和疲劳损伤,继而对踏面损伤进行检测,有利于后续作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186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5540.6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轮对过盈配合面微动损伤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单元、驱动单元和制动单元,测试单元包括车轮、车轮轴、钢轨轮、钢轨轴、轴承座,车轮与车轮轴相连,车轮与车轮轴过盈配合,测试时,车轮与钢轨轮相抵接,相当于火车轮对与铁轨的滚动接触,通过加载盘向车轮轴加载径向载荷(即轴重载荷),模拟实际载荷,打开电机和磁粉制动机,模拟火车加减速实际工况,模拟结束后,将胀紧环拆下作为检测试样,分析火车轮对过盈配合面在不同工况下的表面形貌和表层裂纹状态,得到表面微动磨损状态以及表面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