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的砂浆试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32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83827.2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的砂浆试件,其包括以下组分: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砂石和水,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碱渣和70~90%的矿渣。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碱渣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碱渣和矿渣以预设质量比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S3、在搅拌机中的碱渣‑矿渣二元胶凝材料中以预设质量比加入砂石,搅拌均匀,S4、在搅拌机中加入预设质量比的水,搅拌得到砂浆试件。本发明以工业废渣碱渣和矿渣为原料,制备出高强的砂浆试件,变废为宝,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的砂浆试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217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783824.9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的砂浆试件,其包括以下组分: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砂石和水,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碱渣、60~80%的矿渣和10~30%的水泥。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碱渣进行预处理,S2、将预处理后的碱渣、矿渣和水泥以预设质量比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S3、在搅拌机中的碱渣-矿渣-水泥三元胶凝材料中以预设质量比加入砂石,搅拌均匀,S4、在搅拌机中加入预设质量比的水,搅拌得到砂浆试件。本发明以工业废渣碱渣和矿渣为原料,制备出高强的砂浆试件,变废为宝,在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盐渍土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18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783488.8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盐渍土的胶凝材料,其包括水泥、矿渣和盐渍土;所述水泥和矿渣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制成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与盐渍土混合后得到胶凝材料;所述固化剂中所述水泥和所述矿渣的质量百分比为25%~75%:25%~75%。本发明利用天然的盐渍土、水泥以及工业废料矿渣制备胶凝材料,其具有原材料易得、可塑性好等优点,能够降低水泥的用量和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基于盐渍土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18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83488.8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盐渍土的胶凝材料,其包括水泥、矿渣和盐渍土;所述水泥和矿渣按照第一预设比例制成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与盐渍土混合后得到胶凝材料;所述固化剂中所述水泥和所述矿渣的质量百分比为25%~75%:25%~75%。本发明利用天然的盐渍土、水泥以及工业废料矿渣制备胶凝材料,其具有原材料易得、可塑性好等优点,能够降低水泥的用量和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碱渣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7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230169.X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碱渣透水混凝土,其每立方米的组分为:碱渣80~145kg、水泥80~120kg、矿渣200~250kg、碎石1400‑1500kg、水110~130kg。所述碱渣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对碱渣进行预处理,将其压碎并过4.76mm方孔筛;将上述比例的碱渣、水泥、矿渣、水依次投入到强制式搅拌机中,搅拌1min;再投入碎石,搅拌2min;分三层各振捣25次成型,即可制备出碱渣透水混凝土。本发明的碱渣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28d强度均达到C15透水混凝土要求,成本比同强度的水泥透水混凝土成本低30%以上,同时利用大量碱渣,环保节能,环境、经济效益显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