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裂绳位置精确定位生产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6109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005798.3

    申请日:2015-01-07

    Abstract: 一种撕裂绳位置精确定位生产装置与方法,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立柱与高度调节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一底座上,立柱的中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高度调节柱的底端活动插装在立柱的顶端,高度调节柱顶端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盘安装杆与两个卡盘,所述卡盘安装杆的一端垂直安装于立柱,所述两个卡盘分别插装在卡盘安装杆的两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杆与定位导轮,所述安装杆位于卡盘安装杆的正上方,且安装杆的一端垂直安装于高度调节柱,另一端安装所述定位导轮。本发明能够控制撕裂绳在光缆内部的位置及撕裂绳之间夹角,控制撕裂绳的放线张力,保持撕裂绳放线路径的顺畅。

    一种等时延传输多芯光缆

    公开(公告)号:CN105137557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86673.4

    申请日:2015-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03 G02B6/443 G02B6/44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时延传输多芯光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多芯光纤带、内护层、芳纶纱和外护层,多芯光纤带包含若干根光纤,并由若干根光纤通过涂覆丙烯酸酯再固化的方式一次成型,内护层均匀地挤塑在多芯光纤带的四周,内护层中设有多个增强元件,芳纶纱均匀地分布在内护层的四周,外护层均匀地挤塑在所述芳纶纱的外部。本发明,多芯光纤带通过若干根光纤涂覆丙烯酸酯再固化的方式一次成型,可避免光纤之间相互移动,导致的长度差异,再通过增强元件的定位作用提高各个光纤之间相对的稳定性,使得光缆内各路光纤长度差小于0.03%,实现各路光纤信号的同步传输,从而避免了因光纤传输时延差过大,导致的信号失真及不同步问题,成本低,可靠性高。

    一种光纤传输干扰装置及干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4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44994.4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传输干扰装置及干扰方法,该干扰装置包括多个硬质环体、施力机构和控制系统;多个所述硬质环体用于沿光纤轴向周期性地包覆在光纤上;施力机构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压板;控制系统与所述压板相连,其用于控制所述压板朝底板运动以对包覆有硬质环体的光纤施加径向压力,并在光纤中形成与压力周期相同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该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周期满足纤芯基模与高阶包层模耦合的相位匹配条件;以及朝远离底板的方向运动并松开包覆有硬质环体的光纤。本发明提供的干扰装置对光纤进行干扰时无需断开原有的光纤线路,无需损伤光纤,产生的通信干扰效果具有可逆性,撤除对光纤施加的压力,即可恢复光纤线路的正常通信功能。

    一种撕裂绳位置精确定位生产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610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5798.3

    申请日:2015-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79 G02B6/4497

    Abstract: 一种撕裂绳位置精确定位生产装置与方法,涉及线缆生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立柱与高度调节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安装在一底座上,立柱的中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高度调节柱的底端活动插装在立柱的顶端,高度调节柱顶端设有定位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盘安装杆与两个卡盘,所述卡盘安装杆的一端垂直安装于立柱,所述两个卡盘分别插装在卡盘安装杆的两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杆与定位导轮,所述安装杆位于卡盘安装杆的正上方,且安装杆的一端垂直安装于高度调节柱,另一端安装所述定位导轮。本发明能够控制撕裂绳在光缆内部的位置及撕裂绳之间夹角,控制撕裂绳的放线张力,保持撕裂绳放线路径的顺畅。

    一种多层绞光缆及性能评估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4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5056.3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绞光缆及性能评估方法,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中心加强件、多层绞合元件层和护套;每一层绞合元件层均包括连接增强带和多根绞合元件,至少一根绞合元件为套管,且套管内设置有光纤;对于最内侧的绞合元件层,其连接增强带设置在中心加强件上,且其绞合元件绞合在中心加强件上,并通过该连接增强带与中心加强件固定;对于任意相邻的两层绞合元件层,外侧的绞合元件层的连接增强带设置在内侧的绞合元件层上,外侧的绞合元件层的绞合元件绞合在内侧的绞合元件层上,并通过该连接增强带与内侧的绞合元件层固定。本申请可以尽可能地抵消套管滑移产生的光纤余长,避免因光纤余长增加导致低温环境下光纤附加衰减不合格。

    一种光纤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710443210.1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涉及光纤光栅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光纤纤芯,所述光纤纤芯包括多个高密度段和多个低密度段,所述高密度段和低密度段在沿所述光纤纤芯的轴向交替设置,且所述光纤光栅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光纤纤芯、光纤涂层和光纤着色层,所述光纤涂层和光纤着色层之间设有多个硬质嵌体,所述硬质嵌体环向包覆所述光纤涂层和光纤纤芯,多个所述硬质嵌体沿所述光纤纤芯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被所述硬质嵌体包覆的部分所述光纤纤芯密度大于未被所述硬质嵌体包覆的另一部分所述光纤纤芯的密度。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光栅,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

    一种光纤光栅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8526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43210.1

    申请日:201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1 G02B6/02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光栅,涉及光纤光栅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光纤纤芯,所述光纤纤芯包括多个高密度段和多个低密度段,所述高密度段和低密度段在沿所述光纤纤芯的轴向交替设置,且所述光纤光栅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光纤纤芯、光纤涂层和光纤着色层,所述光纤涂层和光纤着色层之间设有多个硬质嵌体,所述硬质嵌体环向包覆所述光纤涂层和光纤纤芯,多个所述硬质嵌体沿所述光纤纤芯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被所述硬质嵌体包覆的部分所述光纤纤芯密度大于未被所述硬质嵌体包覆的另一部分所述光纤纤芯的密度。本发明提供的光纤光栅,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

    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8555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499847.9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一种双色光纤着色模具,涉及光纤表面着色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圆筒结构的油墨杯及沿轴向插装在油墨杯内的模具,模具包括进口模和出口模,进口模的一端插装在出口模内形成插入端,该插入端具有第一锥形配合面,出口模内与插入端相对应的内壁处具有与第一锥形配合面相配合的第二锥形配合面;进口模和出口模分别沿轴向设有中心线相重合的进口模中心孔和出口模中心孔,且进口模中心孔与出口模中心孔之间设有油墨腔;出口模的侧壁上设有两个进料口,每一个进料口与油墨腔之间设有一条进料通道;油墨杯的侧壁上设有两个注料口,每一个注料口与一个进料口对应。本发明提高了生产速度,而且减少了一道生产工序,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