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漏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17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031349.0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漏方法、装置和系统,方法通过调压阀控制供气系统以第一预设压力为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供气,当供气管路内的气压稳定后,获取安装于所述调压阀和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之间的供气管路上的流量计的当前数值,将所述流量计的当前数值作为所述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泄漏量,实现了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泄漏量的测量。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漏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317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31349.0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测漏方法、装置和系统,方法通过调压阀控制供气系统以第一预设压力为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供气,当供气管路内的气压稳定后,获取安装于所述调压阀和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之间的供气管路上的流量计的当前数值,将所述流量计的当前数值作为所述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泄漏量,实现了被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泄漏量的测量。

    一种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63516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0916761.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一种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的电堆气路包括: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和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设置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流出口端;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设置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流入口端。通过两种不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和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结构及性能特性,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分级布置电堆在燃料气路中的相对位置,在确保电池结构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燃料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电堆组电效率的目的,维护成本低。

    一种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06351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761.4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一种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的电堆气路包括: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和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设置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流出口端;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设置于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流入口端。通过两种不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电解质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和阳极支撑电堆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的结构及性能特性,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中分级布置电堆在燃料气路中的相对位置,在确保电池结构稳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燃料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电堆组电效率的目的,维护成本低。

    一种SOFC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燃料电池及混合动力车

    公开(公告)号:CN21085211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672207.8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SOFC燃料电池冷却系统,针对SOFC燃料电池运行的全过程,并非每个部件都工作的特点,将直流降压器DCDC、风机和冷凝器并联连接,并在每个并联管路中安装有用于根据相应的信号控制每条管路通断的电磁阀,其相比传统SOFC燃料电池冷却系统恒流量串联冷却系统会减少压损,减少水泵的功率;在每个并联管路中都安装有电磁阀,根据相应的信号控制每条分路的通断,综合考虑SOFC燃料电池启动、发电和停机时的冷却要求,通过对每个并联管路合理的设计,以并联的方式进行各个部件的降温,从而提高降温效果,降低能耗;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及混合动力车。

    SOFC车辆冷却结构及SOFC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159226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1675868.6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SOFC车辆冷却结构,包括SOFC系统,连通SOFC系统的排气通道的吸附制冷系统,和与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制冷管路换热的车辆冷却结构。车辆SOFC系统的排气通道连通吸附制冷系统,吸附制冷系统吸收SOFC系统排出尾气中的热量,制冷剂从吸附制冷系统的多孔吸附剂中解吸出来,形成制冷剂蒸气,由其吸附制冷管路与车辆冷却结构换热,实现对车辆的冷却液冷却,通过SOFC系统与吸附制冷系统结合,代替传统的散热器对冷却液冷却,由吸附制冷管路与车辆冷却结构换热制冷,实现对SOFC排气的低品位能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SOFC汽车。

    气密性和背压测试仪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64949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676249.9

    申请日:2019-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和背压测试仪,包括终端测试仪、上位机和终端控制器;终端测试仪由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连通被测产品和气源供给装置。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将气源供给装置供给的压缩空气送入被测产品,控制第二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被测产品进气端的第一供气流量和第一供气压力,以及被测产品排气端的排气流量和排气压力,通过在预定压力下的流量差值获得被测产品的泄漏量,通过预定流量下的压力差值获得被测产品的压损,从而实现利用终端测试仪同时进行气密性和背压测试,通过上位机和终端控制器,实现终端测试仪的智能化控制,应用于热箱同时实现气密性和背压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