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38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23333.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通过确定待控发动机的停缸触发时刻,并根据停缸触发时刻的曲轴转速、目标扭矩以及当前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来确定下一个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再结合相邻三个第一循环的停缸模式确定当前第一循环中各个气缸的缸压类型,最终基于标定好的第一循环的预设喷油量图表确定出当前第一循环的发火气缸的喷油量,解决了动态跳跃点火的动态停缸技术所存在的各个气缸负载不均衡、不能针对具体机型进行具体配置、NVH与可靠性差且控制策略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发动机工作状态稳定、负载均衡、控制策略逻辑简单且控制精度较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65760.7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缸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停缸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发动机工况确定若干停缸模式,记为第一停缸模式,当发动机工况不变时,控制采用一种第一停缸模式控制发动机动作;连续经过指定数量的发动机循环后,控制采用另一种第一停缸模式控制发动机动作;当发动机工况改变时,重新确定与当前发动机工况对应的若干停缸模式,记为第二停缸模式;在发动机工况改变时,最后一次按照第一停缸模式控制发动机动作后,控制全部发动机气缸发火,记为第三停缸模式;在执行一次第三停缸模式后,控制采用一种第二停缸模式控制发动机动作;连续经过指定数量的发动机循环后,控制采用另一种第二停缸模式控制发动机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53454.1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17/02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停缸路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停缸路径确定方法包括:针对停缸数目相差一的两组备选停缸循环矩阵,将停缸数目较小那组备选停缸循环矩阵所构成的集合记为第一循环矩阵集合,将停缸数目较大的那组备选停缸循环矩阵所构成的集合记为第二循环矩阵集合;计算第一循环矩阵集合中的每个第一循环矩阵切换至第二循环矩阵集合中每个第二循环矩阵的代价值,将这些代价值的集合记为第一代价值集合,计算每个第二循环矩阵切换至每个第一循环矩阵的代价值,将这些代价值的集合记为第二代价值集合;根据第一代价值集合以及第二代价值集合,从备选停缸循环矩阵中选定每种停缸数目下的一个最优停缸循环矩阵。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098253.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动态停缸的工作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确定获取的工作状况点所处的停缸工作状况区;根据停缸工作状况区确定发动机的目标停缸数目;根据目标停缸数目确定目标均衡大循环类型,将发动机的运行状态确定为目标均衡大循环类型;若工作状况点发生更新,则确定更新后的停缸工作状况区、目标停缸数目和目标均衡大循环类型,将目标均衡大循环类型切换为更新后的均衡大循环类型。本申请提出均衡大循环类型的发动机运行状态,使发动机在目标停缸数目对应的目标均衡大循环类型下运行,能够保证均衡大循环类型切换的平稳性,提高发动机在停缸状态下运行或状态切换时的结构可靠性和NVH性能,使得发动机处在平稳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84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3333.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通过确定待控发动机的停缸触发时刻,并根据停缸触发时刻的曲轴转速、目标扭矩以及当前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来确定下一个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再结合相邻三个第一循环的停缸模式确定当前第一循环中各个气缸的缸压类型,最终基于标定好的第一循环的预设喷油量图表确定出当前第一循环的发火气缸的喷油量,解决了动态跳跃点火的动态停缸技术所存在的各个气缸负载不均衡、不能针对具体机型进行具体配置、NVH与可靠性差且控制策略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发动机工作状态稳定、负载均衡、控制策略逻辑简单且控制精度较高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28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0173.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N7/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活塞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涉及发动机可靠性分析技术领域,包括:S1:根据活塞结构确定活塞有限元模型;S2:根据活塞有限元模型确定活塞结构可靠性功能函数;S3:根据活塞结构可靠性功能函数确定样本池,并确定DoE初始样本点以及极限状态函数的真实响应值;S4:根据样本池、DoE初始样本点与真实响应值构建多项式混沌Kriging基本模型;S5:根据DoE初始样本点与多项式混沌Kriging基本模型确定第一样本点与第二样本点;S6:将第一样本点与第二样本点添加到DoE中,得到Kriging改进模型;S7:判断Kriging改进模型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条件;S8:若Kriging改进模型未达到第一预设条件,重复S5‑S7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23463.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装置和发动机,通过确定待控发动机的停缸触发时刻,并根据停缸触发时刻的曲轴转速和目标扭矩以及前一个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来确定下一个第一循环所对应的第二循环和停缸模式,最终确定下一个第一循环的发火气缸的喷油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动态跳跃点火技术来控制发动机的动态停缸所存在的各个气缸的发火次数不相等、负载不均衡、工作状态不稳定、不能针对具体机型进行设置且控制策略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发动机工作状态稳定、负载均衡且控制策略逻辑简单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7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64436.6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D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选停缸模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备选停缸模式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发动机总缸数、在一个循环中发火的发火缸数、循环数以及均衡循环矩阵定义条件;根据发动机总缸数以及发火缸数确定一个循环中全部的发火模式,针对一种发火模式生成一个唯一发火码;生成一个位数与循环数相同的初始编码,根据唯一发火码的全部排列组合方式,将初始编码的每位替换成一个唯一发火码,生成若干发火模式编码;对全部发火模式编码进行数据清洗,筛选出与均衡循环矩阵定义条件相匹配的发火模式编码,记为备选发动机停缸模式编码;根据备选发动机停缸模式编码确定备选发动机停缸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100984.X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均衡大循环的筛选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发动机均衡大循环的筛选方法包括:确定发动机发火的气缸数为n的均衡大循环的基准扭矩;其中,n为正整数;调整发动机发火的气缸数均为n的每一均衡大循环的平均输出扭矩均等于基准扭矩,得到目标均衡大循环组;基于稳态动力学对目标均衡大循环组进行仿真,筛选符合动力学响应指标阈值的发动机发火的气缸数为n的均衡大循环。本方案对发动机均衡大循环的筛选使用的仿真模型更加精简,计算量更小,计算速度更快,因此可以实现快速地从大量的均衡大循环中筛选出动力学响应较优的均衡大循环,来为最终确定动态停缸方案提供候选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0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7285.1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附件的隔振装置,包括平衡板、设置于平衡板上的电磁平衡件、设置于平衡板一侧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平衡板另一侧的第二固定件,振动传感器与转速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控制电磁平衡件电源的连通与关闭,根据发动机附件的振动频率以及发动机的转速改变发动机附件与发动机的连接状态,当发动机附件的振动频率较小或当发动机的转速较小时,发动机与发动机附件刚性连接,连接更加稳定,提升发动机附件的稳定性;当发动机附件的振动频率较大以及发动机的转速较大时,发动机与发动机附件通过隔振装置连接,弹性件减少了发动机的振动的传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