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8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517622.1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氮源和磷源前驱体的制备:先将三聚氰胺与植酸按照一定的摩尔比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得到氮源和磷源前驱体;S2:反应物的预处理:将菲、三聚氰胺与植酸聚合物、硫酸钾和乙二酸钾活化剂按照一定质量比研磨、均匀混合;S3:由二维碳纳米片构建的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的制备:将步骤S2得到的反应物转移至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去除杂质后,得到由二维碳纳米片构建的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本发明为高面积比电容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杂原子掺杂碳正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948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517622.1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氮源和磷源前驱体的制备:先将三聚氰胺与植酸按照一定的摩尔比进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得到氮源和磷源前驱体;S2:反应物的预处理:将菲、三聚氰胺与植酸聚合物、硫酸钾和乙二酸钾活化剂按照一定质量比研磨、均匀混合;S3:由二维碳纳米片构建的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的制备:将步骤S2得到的反应物转移至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去除杂质后,得到由二维碳纳米片构建的三维氮磷硫掺杂蜂窝状碳。本发明为高面积比电容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杂原子掺杂碳正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54509.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滁州学院
Inventor: 吴豪
IPC: B01F23/40 , B01F23/451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科用加液稀释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架。储液罐,固定于安装架的上方,且储液罐整体数量为若干个,用于单类和/或多类液态试剂的存储。混液机组。所述混液机组固定在安装架的下方,用于一种和/或多种液态试剂的匀态混合。合流阀,固定在安装架的表面,用于控制储液罐与混液机组连通状态。本方案包括多种液态试剂分类存储的多个对应储液罐,其分别配有一套独立的合流阀与同一个混液机组保持连通状态,并且多个储液罐之间均配有控流组件进行加液的精确化控制,使其在整体进行使用时,能够实现整体的多试剂配比稀释,乃至单试剂的持续稀释控制,保障整体配比精度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配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9481.5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滁州学院
IPC: C07D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吲哚美辛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吲哚美辛酯类衍生物如式(I)所示。该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是以2‑(三甲基硅基)苯基三氟甲磺酸酯类化合物为苯炔前体,氟化铯作碱,实现无需外加缩合剂或金属催化剂条件下和吲哚美辛反应,该方法操作简单、步骤简洁,为有重要价值的吲哚美辛酯类衍生物的制备提供了安全、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制得的吲哚美辛酯类衍生物有望用于制备COX‑2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948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85051.9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滁州学院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IPC: A61K9/107 , A61K31/192 , A61K47/61 , A61P29/00 , A61K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药胶束及其制备、应用和抗炎药物。前药胶束,包含通过酰胺键连接于酮缩硫醇上的布洛芬和透明质酸。制备方法为:通过催化剂和缩合剂分别活化透明质酸和布洛芬的羧基得到羧基化的透明质酸或羧基化的布洛芬;将酮缩硫醇溶液加入羧基化的透明质酸中混合反应得到第一混合物;将羧基化的布洛芬加入第一混合物中继续反应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透析、过滤得到前药胶束。本发明通过在前药胶束的纳米核内包裹抗炎化合物制备抗炎药物。本发明合成的透明质酸‑布洛芬前药可以同时递送布洛芬和姜黄素,提高了布洛芬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血液循环时间,同时具有靶向性和ROS响应特点,实现了药物的高效递送和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908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8199.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反应物的预处理:先将芘分子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将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混合物加入到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低温干燥得到反应物;S2: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的制备:把步骤S1得到的反应物置于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待冷却至室温后,将得到的产物取出,经蒸馏水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后得到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本发明以芘分子为原料,采用溶液混合法,可以达到反应物均匀混合的目的,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为芳香烃分子制备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碳材料开辟了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554509.1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滁州学院
Inventor: 吴豪
IPC: B01F23/40 , B01F23/451 , B01F1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检验科用加液稀释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架。储液罐,固定于安装架的上方,且储液罐整体数量为若干个,用于单类和/或多类液态试剂的存储。混液机组。所述混液机组固定在安装架的下方,用于一种和/或多种液态试剂的匀态混合。合流阀,固定在安装架的表面,用于控制储液罐与混液机组连通状态。本方案包括多种液态试剂分类存储的多个对应储液罐,其分别配有一套独立的合流阀与同一个混液机组保持连通状态,并且多个储液罐之间均配有控流组件进行加液的精确化控制,使其在整体进行使用时,能够实现整体的多试剂配比稀释,乃至单试剂的持续稀释控制,保障整体配比精度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配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0871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88199.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的方法步骤如下:S1:反应物的预处理:先将芘分子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然后将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混合物加入到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低温干燥得到反应物;S2: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的制备:把步骤S1得到的反应物置于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待冷却至室温后,将得到的产物取出,经蒸馏水洗涤干燥、研磨、过筛后得到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本发明以芘分子为原料,采用溶液混合法,可以达到反应物均匀混合的目的,采用简单的工艺制备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三维相互交联氮掺杂针状碳,为芳香烃分子制备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碳材料开辟了道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