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安装且可调节粗糙程度的管道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22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2795.1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安装且可调节粗糙程度的管道及使用方法,包括夹层管道、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和控制系统;其中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和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先收集所需模拟位置的粗糙度数据,控制系统能确定各个粗糙程度调节机构的实心杆伸入管道内的长度;然后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粗糙程度调节机构实现控制不同实心杆伸入管道内的长度,从而在能模拟不同粗糙程度的管道,为后续通风实验提供精准的模拟环境;夹层管道和控制系统相互配合,在进行管道连接时,控制系统能使相邻两个夹层管道的法兰一和法兰二之间磁吸接触,并通过柔性密封罩伸展密封,实现相邻夹层管道之间的快速连接;完成通风实验后,能实现各个夹层管道的快速拆卸分离,便于后续运输。

    一种用于巷道通风阻力测试的管道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361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5738.X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巷道通风阻力测试的管道及测试方法,外保护罩用于对可变形巷道和巷道粗糙度调节机构进行包裹防护并提供固定框架;可变形巷道能改变巷道的断面形状,根据需要形成矩形或拱形或梯形;巷道粗糙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侧壁粗糙度调节机构和顶板粗糙度调节机构,分别用于调整两个侧壁和顶板的粗糙度;数据监测及可视化装置通过监测单元获取不同巷道断面形状、侧壁粗糙度和顶板粗糙度的通风数据,从而计算得出不同情况下的沿程阻力,并对不同情况的沿程阻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满足预测、建立通风模型、数据校准以及误差纠正的需求;另外该管道仅需在原有通风系统的基础上更换一段巷道就能满足不同情况下进行沿程阻力实验的需求。

    膨胀式锚杆组件及锚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49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09830.0

    申请日:2025-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式锚杆组件,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套设有可膨胀套筒,所述可膨胀套筒和所述锚杆之间设有可膨胀支撑装置,所述可膨胀套筒中设有用于粗步调整所述可膨胀套筒膨胀状态的第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可膨胀支撑装置中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可膨胀支撑装置的膨胀状态以进一步调整所述可膨胀套筒膨胀状态的第二温度控制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膨胀式锚杆组件的锚固方法。本发明的膨胀式锚杆组件和锚固方法,具有锚固效果好、抗拔承载力强、施工工艺简单等优势。

    一种分层拓扑重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鲁棒性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6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15282.X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拓扑重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鲁棒性提升方法,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拓扑结构初始化;将节点划分为三层,即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选取通信范围内的节点集进行边重连;建立基于移动平均法的收敛状态监测机制,当检测到随机边重连进程陷入停滞状态时,启动多策略协同优化机制;对优化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全部收敛。本发明提出三种策略从“洋葱状”网络结构特点出发,通过分层拓扑重构机制有效突破了传统随机边重连算法的局部收敛限制,在不改变网络度分布的前提下,驱动网络拓扑结构向具有高鲁棒性特征的“洋葱状”结构进行演化。

    一种煤矿皮带运输直泵旋转式泡沫降尘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7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56628.1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皮带运输直泵旋转式泡沫降尘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喷嘴、进风管、混合室、旋转发泡室、扩散管;所述的喷嘴上端设有用于接入混好比例泡沫液的泡沫液入口,喷嘴下端嵌入在混合室中;所述的进风管用于输送压风,其一端通到混合室腔体内;所述的混合室用于泡沫液和压风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气液;所述的旋转发泡室连接混合室下端,内径小于混合室的内径,使混合气液旋转发泡;所述的扩散管连接旋转发泡室下端,内壁的内径随着位置接近末端逐渐增大,发泡好的泡沫从扩散管末端喷射出。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降尘效率高,且能够根据实际的场景来调节发泡的程度。

    通风机循环油半导体冷却装置及其导热层厚度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085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61447.5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机循环油半导体冷却装置及其导热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通风机循环油半导体冷却装置包括输油机构、水箱、传热机构、冷凝器、电源,传热机构包括内导热层、外导热层、半导体制冷片。本装置通过在输油机构和水箱之间设置高效的传热机构,将输油机构内部的热量传递至水箱内,并由水箱内流动的水将热量带走,最后通过冷凝器散失,完成整个降温消热过程。本装置可有效降低通风机循环油的温度,解决了现有通风机循环油冷却装置存在的制冷性能不佳的问题,使得通风机可长时间保持正常温度工作,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可有效延长通风机的使用寿命。

    热湿交换过程中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10474.X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热湿交换过程中换热面积的确定方法、装置和提高换热效率的方法,涉及通风与喷雾湿式除尘技术领域。前述方法包括:构建喷雾液滴群粒径分布分形模型;以喷雾液滴群为对象,确定喷雾液滴群累计个数占比与液滴尺寸的标度关系;对雾化场内所有单一液滴面积进行积分,并利用分形的标度关系,得到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计算公式;根据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基于分形维数的液滴群表面积;求得雾化场内尺寸不同的所有液滴表面积之和,即为热湿交换过程中空气与液滴群之间的换热面积。本发明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热湿交换过程中空气与液滴群之间的换热面积。

    一种喷雾消热装置的长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568947.3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消热装置及其长度确定方法,喷雾消热装置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进水管、集水槽、排水口、导流板、喷嘴、箱体、挡水板;含尘热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消热装置,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实现均流,随后进入箱体,与喷嘴喷出的雾化液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根据进水管进水温度的不同,消热装置可对风流进行减湿冷却和蒸发冷却,同时喷雾段又能对含尘气流实现降尘的功能,最后风流经润湿后的挡水板流出,完成整个净化消热过程,水流从集水槽的排水口排出。该装置实现了梯级降温的过程,解决现有隧道通风降温和机械制冷降温存在的不足,兼有吸尘、除尘,净化的功能,经处理后的空气可二次利用。

    一种喷雾消热装置及其长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35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8947.3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雾消热装置及其长度确定方法,喷雾消热装置包括进风口、出风口、进水管、集水槽、排水口、导流板、喷嘴、箱体、挡水板;含尘热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消热装置,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实现均流,随后进入箱体,与喷嘴喷出的雾化液滴进行直接接触换热,根据进水管进水温度的不同,消热装置可对风流进行减湿冷却和蒸发冷却,同时喷雾段又能对含尘气流实现降尘的功能,最后风流经润湿后的挡水板流出,完成整个净化消热过程,水流从集水槽的排水口排出。该装置实现了梯级降温的过程,解决现有隧道通风降温和机械制冷降温存在的不足,兼有吸尘、除尘,净化的功能,经处理后的空气可二次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