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钢拱架支护结构及其让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9016.2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钢拱架支护结构及其让压控制方法,隧道钢拱架支护结构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节段和接头,二者沿节段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接头包括升温时体积缩小而降温时体积增大的记忆合金阻尼块,所述记忆合金阻尼块与节段贴合、并通过体积变化改变二者间的摩擦力,且所述记忆合金阻尼块与用于控制其温度变化的控制模块电连接。让压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隧道钢拱架支护结构。本发明具有保证隧道钢拱架支护结构拥有强大支护力的同时,变形承载能力强的优点。

    一种隧道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9055.2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拱圈、第二拱圈和监测机构;第一拱圈经岩块和填充于其间隙中的浆料粘接形成,第二拱圈经若干注浆装置拼接组成,第一拱圈经注浆装置注浆形成;浆料内混合有若干导电纤维,导电纤维搭接形成电导渗流网络,监测机构与电导渗流网络的不同点位相连通。将注浆装置留置在隧道内可以形成第二层支护结构,从而在第一拱圈受损失效后还能对岩体产生支撑,进而增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在浆料内混合导电纤维形成电导渗流网络,并将监测机构与其不同点位相连,使得监测机构能够通过不同点位之间的电阻率变化判断岩体是否产生新裂隙。

    一种判断深部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09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06666.8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深部地下硐室围岩稳定性的装置,具体涉及硐室围岩检测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检测仪,所述箱体的内部左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收卷盘,所述收卷盘的外侧壁绕设有导线,所述导线远离所述收卷盘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左侧,且固定连接有探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箱体、箱盖、检测仪、收卷盘、导线和探头,使得可以对检测仪起到保护作用,且导线便于收纳放置,且探头通过导线与检测仪电性连接,使得可以通过伸长导线,使得探头从钻孔伸入,继而便于对硐室围岩进行检测,利用检测仪显示检测数据。

    一种具备防脱落保护结构的市政用井盖

    公开(公告)号:CN115613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11863.4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防脱落保护结构的市政用井盖,包括保护筒,所述保护筒上设置有井盖本体,所述保护筒和所述井盖本体之间设置有减震滤网结构,所述井盖本体和所述保护筒之间设置有多个活动卡舌结构,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多个所述活动卡舌结构同步张合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和所述井盖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联动组件使多个所述活动卡舌结构保持伸出状态的弹性组件,井盖和保护筒之间设置有多个锁舌连接结构,能多角度锁紧井盖,防止井盖脱落造成危险,提高了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井盖安装后,锁舌自动对四周锁紧,如需拆卸井盖,需要采用本申请特定的拉杆结构实现结构,并且同步驱动多个锁舌打开。

    一种可防毒供氧的矿帽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630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34548.7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防毒供氧的矿帽,包括帽体、与帽体连接的防毒供氧面罩,防毒供氧面罩包括罩体、过滤防毒装置、供氧装置,罩体一侧与帽体一侧连接,另一侧与帽体另一侧连接,以及在其上开设有呼吸空腔;过滤防毒装置连接于罩体上,并与呼吸空腔连通;供氧装置连接罩体上,位于过滤防毒装置一侧,且其与呼吸空腔相连通,用于向呼吸空腔内供输氧气。本申请通过设置于罩体上的过滤防毒装置以实现过滤空气,以及去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同时还可通过供氧装置以实现供输氧气的功能,继而不仅可帮助采矿工人解决在深入矿井碰到有毒气散出的问题,且还有利于采矿工人呼吸到有毒气体,进而可大幅度保证采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避免危害生命。

    一种隧道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62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9055.2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包括第一拱圈、第二拱圈和监测机构;第一拱圈经岩块和填充于其间隙中的浆料粘接形成,第二拱圈经若干注浆装置拼接组成,第一拱圈经注浆装置注浆形成;浆料内混合有若干导电纤维,导电纤维搭接形成电导渗流网络,监测机构与电导渗流网络的不同点位相连通。将注浆装置留置在隧道内可以形成第二层支护结构,从而在第一拱圈受损失效后还能对岩体产生支撑,进而增强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通过在浆料内混合导电纤维形成电导渗流网络,并将监测机构与其不同点位相连,使得监测机构能够通过不同点位之间的电阻率变化判断岩体是否产生新裂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