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8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170760.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依照预设的权值,将修正后的桥梁结构模型输出的修正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未经修正的所述桥梁结构模型输出的初始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以及所述修正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桥梁结构响应实测数据以及预设的规范评估算法得到的桥梁健康人工评估结果,作为桥梁健康状态评估参数,对所述桥梁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实现了桥梁健康状况评估的优化,在减少了人力工作量的同时,可以给出更具时效性、客观性的科学评分,实现对桥梁健康状况评估模型的实时修正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0760.7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桥梁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依照预设的权值,将修正后的桥梁结构模型输出的修正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未经修正的所述桥梁结构模型输出的初始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以及所述修正桥梁结构响应输出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桥梁结构响应实测数据以及预设的规范评估算法得到的桥梁健康人工评估结果,作为桥梁健康状态评估参数,对所述桥梁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实现了桥梁健康状况评估的优化,在减少了人力工作量的同时,可以给出更具时效性、客观性的科学评分,实现对桥梁健康状况评估模型的实时修正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888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599234.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空间变位监测方法和系统、可读存储介质,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对GNSS天线、倾角计以及基站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采样,对GNSS天线和基站采集的数据进行解算,获取GNSS测点的位置坐标变化数据,再根据预设算法对GNSS测点位置变化数据和倾角数据进行计算,获取倾角计的位置坐标变化数据。该桥梁空间变位监测装置通过联合GNSS与倾角计的联合监测方法,在桥梁主梁上合理布置倾角计和GNSS测点,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对大跨桥梁主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变位动态监测,同时还设置自动报警装置,能够实现大跨桥梁主梁空间变位的动态监测以及智能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25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1326557.6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索夹滑移自动化在线监测方法与系统、可读存储介质,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对位移计采集到的索夹相对主缆的位移数据进行采样,对温度计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采样,根据温度数据获取主缆同截面温度的平均温度向量T,根据位移数据获取索夹相对主缆的位移监测向量X,根据平均温度向量与位移监测向量的线性相关方程,从而获取修正后的索夹滑移值。该索夹滑移自动化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位移计和温度计对索夹滑移位移数据和索夹附近的结构温度进行采样,可以联合温度计测量结果和位移计测量结果,经过算法修正,剔除温度影响从而获得精确的索夹滑移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4247.1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形钢腹板梁桥的预制线形确定方法,首先建立了预制需要的预制坐标系及局部坐标系,同时提出了以局部坐标系为基础的节段6个测点空间定位计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预制线形确定方法。利用梁段顶面6个测点测定梁段空间定位的方法以及测定相邻梁段的匹配关系进行线形拼接的预制线形计算方法,具有抗施工干扰性好,得到的预制线形具有精度高的优点;采用分段循环施工的流程更紧密,施工进度更快;本申请最终得到整桥的预制线形参数中的端节点坐标,是以后线形拼装的基础,拼装线形需要在预制线形的基础上得到;6点局部坐标是线形拼装时梁段空间定位的基础,是现场拼装误差的识别及纠正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8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1599234.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空间变位监测方法和系统、可读存储介质,根据预设采样频率对GNSS天线、倾角计以及基站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采样,对GNSS天线和基站采集的数据进行解算,获取GNSS测点的位置坐标变化数据,再根据预设算法对GNSS测点位置变化数据和倾角数据进行计算,获取倾角计的位置坐标变化数据。该桥梁空间变位监测装置通过联合GNSS与倾角计的联合监测方法,在桥梁主梁上合理布置倾角计和GNSS测点,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对大跨桥梁主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变位动态监测,同时还设置自动报警装置,能够实现大跨桥梁主梁空间变位的动态监测以及智能化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2238.X
申请日:2025-04-08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1/04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K断面组合梁斜拉桥异步施工的线形控制方法,本发明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预拼装并且分批次制造,精准把控制造精度,确保PK断面组合梁段制造时的线形准确;在运输过程中对PK断面组合梁段制造进行加固、支垫避免PK断面组合梁段发生变形;在吊装过程中通过反顶的方式确保待吊装的PK断面组合梁段和已吊装的PK断面组合梁段的横向线形一致;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不断测量吊装标高定位点,即便桥梁刚度变化导致吊装标高定位点偏移,也能够通过张拉斜拉索调整纵向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07701.0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梁桥下部结构置换的施工方法,通过设置纵桥向约束,对受损墩柱进行固结和水平固定,将旧盖梁的顶部的支座与梁体的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之间进行焊接固定,施作门式桥墩组件,在隔层空间设置第一顶升组件、第二顶升组件、平面调平组件,再控制第二顶升组件将梁体顶起,割除受损墩柱,再对旧盖梁进行调平复位,将新盖梁与旧盖梁结合,更换旧盖梁的顶部的支座,再控制第二顶升组件下降以将梁体落座于新支座上完成体系转换。本申请施工工序简单,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施工速度快,可节约施工工期,达到抢险救灾的效果,降低了施工的风险,同时与受损加固方式相比,质量更加可靠,降低了后期地质灾害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454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34247.1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形钢腹板梁桥的预制线形确定方法,首先建立了预制需要的预制坐标系及局部坐标系,同时提出了以局部坐标系为基础的节段6个测点空间定位计算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预制线形确定方法。利用梁段顶面6个测点测定梁段空间定位的方法以及测定相邻梁段的匹配关系进行线形拼接的预制线形计算方法,具有抗施工干扰性好,得到的预制线形具有精度高的优点;采用分段循环施工的流程更紧密,施工进度更快;本申请最终得到整桥的预制线形参数中的端节点坐标,是以后线形拼装的基础,拼装线形需要在预制线形的基础上得到;6点局部坐标是线形拼装时梁段空间定位的基础,是现场拼装误差的识别及纠正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60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69061.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1/04 , E01D12/00 , E01D21/10 , E01D101/24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斜拉‑连续协作体系组合梁桥的施工方法,不需要设置大批量的预应力波纹管及钢束来保证桥面板的使用性能,充分利用斜拉‑连续协作体系组合梁桥自身的结构特点,通过改变连续组合梁桥面板的叠合顺序,保证连续组合梁的负弯矩区域桥面板不产生拉应力,而正弯矩区域桥面板产生压应力储备,通过增加张拉斜拉索索力,使连续组合梁靠近斜拉桥侧主梁向上位移,边跨侧主梁向下位移,让桥面板产生压应力、钢主梁产生拉应力,充分发挥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钢材的抗拉性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桥面板预压应力通过组合梁自身内力分配完成,该施工方法简单可操作,且结构受力明确,保证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