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15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4389.X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水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征集异交习性优良的水稻资源,筛选符合育种目标的水稻资源作为亲本材料;用两系不育系为母本与当选的亲本材料杂交、回交,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中间材料轮回选择库;按照目标性状单株选择,获得性状较稳定的高世代不育系材料;在适宜温敏不育系繁殖的条件下繁殖,除筛选多个优良单株作为备选材料后,混收白酒酿造试验,选出酒率高、酒质好、成本低的株系,当选株系的后备单株再进行不育性、可繁性和配合力研究直至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进而育成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水稻两系不育系,用该不育系与相应的恢复系配组,极易育成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高产杂交水稻。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5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4199.8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杂交水稻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超高产杂交水稻的选育方法:征集不同类型的水稻资源,以目前用于酿酒的杂交籼稻品种冈优188为对照,对征集品种鉴定和评价,筛选具有超高产株型特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及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理化性状同冈优188相同或相近的水稻资源作为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杂交水稻选育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构建具有超高产、酿酒专用水稻等目标性状的恢复系育种群体;选择两个不同生态区的实验地,进行恢复系筛选与鉴定;恢复系筛选与鉴定完成后,测交配组,以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作对照进行丰产性、抗性等性状的筛选,当选组合进行白酒酿造试验,选出酒率高、酒质好、成本低的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50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4664.8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籼稻品种选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籼稻品种的选育方法,筛选适宜于酿造浓香型白酒籼稻资源,通过杂交、回交,构建具有目标性状的育种群体;杂交或回交后代选择合适的实验地,进行筛选与鉴定;筛选与鉴定完成后,进行白酒酿造试验与审定推广。当选材料同生产上主推高产、高抗品种杂交、回交,构建具有高产、抗病、酿酒专用水稻等目标性状的育种群体,分离世代在两个不同生态区的实验基地,进行筛选与鉴定,以生产上主推优良水稻品种和冈优188作对照进行丰产性、抗性、酿酒专用等性状的筛选,当选株系进行白酒酿造试验,选出酒率高、酒质好、成本低的株系,然后进行区试、审定和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261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94295.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西科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稻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糯稻品种的选育方法,所述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糯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筛选酿造浓香型白酒水稻资源:征集不同类型的糯稻资源,筛选株高适中、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及品种外观品质、加工品质、理化性状同本地大酒谷相同或相近的水稻资源;以本地大酒谷为母本与当选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构建具有目标性状的育种群体;筛选与鉴定;白酒酿造试验与审定推广。本发明提供的酿造浓香型白酒专用糯稻品种的选育方法,科学高效,易于操作,能够准确快速育成产量高、抗性强、出酒率高、酒质好、成本低的酿酒专用糯稻品种,为优质浓香型白酒专用糯稻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62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37333.1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IPC: A01H1/02 , A01H1/04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新型核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水稻新型核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主要受第10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利用该新型核雄性不育系(S+S‑,简称S±)在低温短日条件下有低自交结实的特性,自交至遗传背景纯合稳定。通过测交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不育株系(S±),仅对少量目标单株进行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工作。新型核雄性不育目标单株自交后代可分离出S+S+和S‑S‑近等基因系,能直接用于新型核雄性不育系的种子繁殖,育种效率大幅提高。常规的桥梁亲本法仅能利用稳定的、不含S±基因的材料、程序复杂且工作量大,本发明可以根据育种需要利用几乎所有种质资源、操作简单,扩展了种质资源的利用范围,大幅提高了近等基因系的选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43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07045.1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及制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合混种制种的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杂交、回交或诱变、基因组编辑等遗传改良方法,在杂交水稻恢复系、不育系双亲间创造粒形/粒重/粒色/除草剂抗性和苗期叶色差异,培育出适合混种混收制种的杂交水稻组合。利用恢复系、不育系双亲间苗期叶色的差异,可使恢复系在制种田保持合适密度且分布更加均匀;利用粒形/粒重/粒色/除草剂抗性差异,相应采用机械分选或喷施除草剂去除恢复系的技术处理,实现杂交水稻的混种混收制种。本发明可提高杂交水稻的制种产量和纯度,降低制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410012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67983.3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育种及制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合混收制种的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杂交、回交或诱变、基因组编辑等遗传改良方法,在杂交水稻双亲间创造颖壳形状和除草剂敏感性双重差异,培育出适合混收制种的杂交水稻组合。针对亲本间的差异,采用除草剂喷杀恢复系和种子精选加工去除恢复系的技术处理,实现杂交水稻的混收制种。在不增加大型机械加工设备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杂交种子纯度,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03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16107.2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A01H5/10 , C12N15/8261 , Y02A40/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穗部性状调控基因PT2及其应用。所述PT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能调控水稻穗部性状如粒形、千粒重、穗长。本发明还提供了PT2基因的等位基因pt2-J和pt2-I,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和SEQ?ID?NO.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PT2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可用于植物新品种的选育,如选育高产水稻品种,或用于选育高档长粒优质水稻品种,也可用于玉米、高粱等其它植物高产优质新品种的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18064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66388.0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研究发现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2bp处插入7.3kb DNA序列,导致红色颖壳的产生。本发明根据此突变位点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标记OsRH3‑P12,包括2条正向引物和1条反向引物。本发明提供的功能标记可以快速鉴定水稻红色颖壳基因OsRH3的功能型、非功能型及杂合型,且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极大提高了OsRH3基因的选择效率、加速选育进程,对红色颖壳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以及杂交水稻父母本混播混收全程机械化制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014102.8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白色颖花标记性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涉及植物遗传学技术领域。包括:利用现有两用核不育系为母本与具有白色颖花标记性状的隐性突变材料为父本进行杂交,再经多步骤筛选选育。本发明选育得到的所带标记性状不育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抽穗时带有明显的白色颖花标记性状,具有防伪识别功能,显著区别于现有任何类型不育系和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所有水稻品种;可在母本抽穗时一次性识别并除去所有杂株,有效地提高杂交种子的纯度;用于两系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于白色显色度最好、识别度最高的原理,在昏暗、目力所及大范围等条件下都容易识别,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除杂,能显著提高母本群体除杂的效果和效率。
-
-
-
-
-
-
-
-
-